我的职场故事,是个失败的反面教材,一直想写出来。虽然很唏嘘,但给一些刚入职场的师弟师妹们,一些经验教训吧。
2004年,我毕业于南方一所不知名的大专院校,财务会计专业。大学三年,我能拿毕业证已经好运了。因为,说起这个专业,我只能用“入错行”三个字形容。因为我实在是不喜欢也不擅长这个专业。高考的失利,让我实在没心情再去考虑所谓的理想与梦想了。随便找了一个父母眼里的,“好找工作”的专业。
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过五关斩六将,鬼使神差的我竟然收到一个省级国企单位的OFFER,岗位是行政专员。因为当时,我只有一个还能算的上的特长,就是写文章还不错,大学三年一直也是做校报编辑。可是,因为国企的慢节奏和低工资(800元),让刚毕业的我,不屑一顾,总觉得不甘平庸,有一腔热血的斗志。因此,三个月后,我就提出了辞职。第一份工作就OVER了。因为是财务专业应届生,且当时的就业环境尚可,所以很容易找到了第二份工作。是国内一家知名快消品行业做出纳。离家不远,工资也比国企高了近一倍(1500元)。虽然不喜欢财务工作,但是看在钱的份上,还是走了进去。还是做了一年,因为财务的经常加班和和收款的风险性,果断选择了离开。
第三份工作,是个台资的快消品行业,在华南刚刚起步,办公室还是在民宅。我们算是第一批员工吧。待遇上提升了1K(2500元),实际的工作内容主要是负责客户对账。和财务的实质有了偏离。后面,因为公司市场开拓不利,在公司摇摆之际,再一次选择离开。这次工作时间还是一年。
接下来的工作,是我职业生涯最长的经历。一家500强日资企业,在那里我度过了十年岁月。工作地点很满意,离家不远,且上下班还有班车。入职时的待遇3.5K,公司福利完善,制度清晰,人际关系也很简单。当时的岗位是管理担当,工作内容还是以对账和做做表格为主。但是,没想到这个工作内容,后面竟然做了十年。因为企业的晋升空间比较小,所以,除了工资跟着年度评价每年递增外,职位上没有变化。在这家公司服务到第三个年头的时候,有过离开的冲动,毕竟我能看出职业发展的瓶颈和专业技能上的局限。但是,那时候开始成家,开始买房。有了经济上的压力,并不敢贸然的去去挑战新的工作机会。就那样,温水煮青蛙般,没什么压力的一直做到近第十年,签了无固定期合同。在2014年底,经济环境的变化,公司开始整合,人员上也传出了精简之声。有个部门的同事全部都被赔偿离职,也包括了无固定期的。因此,在2015年,我开始考虑自己的出路问题,并不想等到那个“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时候。那时候,我年薪约13万,三十出头,孩子两岁,房贷已清。我决定大胆一次,出去看看。
于是,应聘了几家,真的有收到一家国企的OFFER。数据分析主管。待遇和500强差不多。我有点窃喜,认为自己还是有点市场的。为了能够风光的离开,和500强愉快的谈赔偿申请离职。换的新工作离家较远,地铁加公交要近两个小时单程。但是,被所谓新鲜感冲昏头脑的我,觉得一切都不是问题。可是,正当我满怀激情的时候,入职不到一个月,公司HR告诉我主管领导认为我不是很适合岗位工作,我被辞退了。后来,我了解到,部门领导需要的是一个懂IT技能且能配合高强度加班的人。我特别气愤,为什么面试的时候,没有这样的沟通。但是,后面反省,难道自己不是也没有对岗位做足够的了解吗?更多是为了所谓国企的铁饭碗吧。
鸡飞蛋打,我经历了一段很懊悔自责的时间。一个月后,有一家台资工厂给了会计的OFFER给我。当时在空窗期的我,根本没有认真的选择和考虑自己的职业定位,有了OFFER,赶紧上车。那个工厂上下班有班车,待遇不算很高6K(税前),但是也基本符合那个岗位的市场行情。从头开始接触专业的财务工作,工业会计其实是个很好的平台,而且那个公司制度上还是比较严谨和规范。当时,我是希望自己能好好锻炼学习下去。但是,我没想到自己的心态上发生了偏颇。身边跟自己同龄或者年小的同事,已经事业有成,高薪厚禄。而,自己还是如初入职场一般,蹒跚学步。巨大的落差感,让我心态逐渐失衡,且无法走出那种纠结。于是,一年后,我带着不甘又选择了辞职。
51JOB上又开始了疯狂的海投,其实很多时候我也迷茫,自己到底想要什么。自己到底应该选择什么。有时候,我想冷静下来,停一段时间好好思考下。但是,经济的压力,有时也逼着自己不能放手。在自己的执念中纠结,曾经让自己和家人都痛苦万分。从500强出来以后生活,自己陷入了一种怪圈。总会刻意去怀念过往失去的,而永远不会去满意眼前的。摇摆不定的自己,生活在不停的抱怨与后悔之中,却无力去改变现状。
年初,又换了一家市区的小公司做财务。公司规模不大,人员配置简单,管理制度松散,工作上也力不从心。加上来回路途的奔波,我依然徘徊在走与留的边缘。已经三十五岁的我,不知道到底什么才是适合自己的选择。
回想,我总结和反省了自己十多年的失败之根由:1、没有对自己的职业做清晰的定位;2、性格上比较犹豫,不能及时进行纠错;3、把时间都留给了抱怨和空想,自我增值太少。
可以奋斗的时光不长,奋斗的时光不要留给安逸,否则,真的唏嘘一路,只剩下:空悲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