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评一:
我今年十二岁,抑郁了十年。
从两岁起我就不再是自己。
热评二:
“还是忘不了她吗?”
“早忘了。”
“我还没说是谁呢……”
热评三:
我于昨晚去世,
走时心如止水。
我于今早重生,
未完待续……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音乐评论区文化”首先在网易云那里火了,日常用来听歌和分享生活感悟的网易云音乐,渐渐成了“深夜哲学家们”的“伤痛文学素材库”。后来网易云音乐又顺势而为,用这些“深情”的评论,在地铁里做了一波营销广告,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这一来自评论区里的文化现象。
时至今日,我想,不单是在网易云音乐的评论区里繁荣着这种“深情缱绻”、“愁肠百结”、“固结不化”的社区文化,在QQ音乐、咪咕音乐等平台里也一样有。要知道,在互联网时代,一种时新的玩法很容易被其他平台有意无意地学去。
当这种“用情极深”的评论区文化开始在互联网上弥散开来时,每到深夜,网上就大批“文人”出没,无论是朋友圈还是微博等社交媒体上都能看到一些关于“抑郁”的句子,而在网易云歌曲的评论下,这种文人最多。于是,网易云开始被戏称“网抑云”。
有人说,这只是一种调侃、玩梗,不必认真计较,也没必要上纲上线。就像每个人偶尔会有心情不好的时候,但是过个两三天后,她又会满血复活,之前的忧郁与不开心全都一扫而光,就像从未发生过一般。
在遥远的云端,人们在网络上创建了一个虚拟的分身,这分身放大了本我,表达着本我平日里不愿诉说或不敢诉说的情感。也许这诉说的内容并不完全是真实的,但也足以让分身卸下心理负担,感觉自己是这个虚拟社区或云端部落的一部分,并能找到与自己惺惺相惜、同病相怜的伙伴。
互联网使得人与人的交流变得多元、快捷,也让人很容易找到适合自己的圈子。那些怀着伤春悲秋、苦夏寒冬心绪的人儿,纷纷在一些流行的伤感类歌曲下面留下评论,评论的具体内容可谓是“字字扎心”,大抵以一种孤寂、忧伤的情感基调,以及那种看透世俗之后的失意、落拓、不忿情绪,渲染着天黑之后的暗夜世界。而且无论是中文歌还是英文歌,甚至是一些纯音乐或电音,都出现了许多“抑郁”用户们。
网易云为何变成“网抑云”,可能是大家都敢于在这里把负面情绪发泄出来吧,这或许是一种“无心插柳柳成荫”。无论网易云音乐的初心如何,受市场与用户激励机制的影响,为博取关注度,增加可读性,平台很可能忍不住地要为这种强行悲伤、强行抑郁的“丧文化”推波助澜。
这股强行刮起的“抑郁风”,不知是好是坏。一方面,它似乎提供了一个场所或契机,让原本相互陌生的人之间能够找到话题,谈心、交友,甚至抚痛疗伤。另一方面,需要注意的是,发表负面情绪并非不可以,但情绪是可以传递和感染的。如果只是通过语言文字“无病呻吟”,或利用他者的共情、同理心而博取一时的关注和热度,其用心不可取,负面影响远甚于一句“无意为之”。
由于每个人在网络上都处于不见真身的匿名状态,没有人会知道评论内容的真实程度,有些伤感的剖白其实是用户自我臆想、虚构的故事。因而,蔚然成风的“抑郁体文风”会给社会大众带来迷惑:为什么网络上会有这么多真真假假的负面情绪表达?
这是一个关乎“情绪健康”的问题,也是一个需要作为传播载体的平台去认真思考与解决的问题。
更为重要的是,抑郁症是一种精神疾病,明明很痛苦,现在却在被娱乐化、被群嘲,这难道不值得反思吗?发帖者为了获得一份“共鸣”,会在自己身上插一把假刀子,并且摆出一副痛苦的表情,以此获得更多作为“弱势群体”的“特权”和关注,这难道不是一种病态的游戏吗?
从“痛苦”变成“时尚”,又从“时尚”变成了“娱乐品”,逐渐盛行起来的奇奇怪怪、不太搭调,甚至有些荒诞、格格不入的“抑郁风”,不再是引人共鸣,而是引人反感了。
有人会鸣不平地说,这类被称为“抑郁风”的评论,全网到处都是,何必揪着网易云不放。网易云只不过是因为善于营销情怀,更为人所知罢了,其他平台也有的;况且,评论这个东西,有的人是真情实感,有的就是为了好玩,写个故事或者段子什么的,仅为博得一时的关注,大可不必认真;不管这故事是真实的,还是虚构,它们也没有危害社会,年轻人放轻松一点不行吗?
这么说来,人们从网络中获取慰藉,去音乐中寻找疗愈,在评论区里与人共鸣,这似乎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宣泄之道,也是互联网的一个便利之处。然而,有意为之地吹起“抑郁风”,真的不必担心吗?
“生而为人,我很抱歉。”就像这句网易云音乐上的热梗,如果说“抑郁风”的评论真的伤害到了那些真正的抑郁症群体,“我们”(指“网抑云”上伪装抑郁、强行矫情的人)只能说“很抱歉”……
“到点了,上号,该抑郁了。”
“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一开口就是老抑云了。”
“提前抑郁了。”
现在大家再看到这样的调侃,是不是就觉得稍微有点不适了?所以说,有意为之地吹起“抑郁风”,通过玩梗取笑、少年强说愁的方式来表现自己的行为,会无意中渲染抑郁。不要故作抑郁,这样会给真正的抑郁患者营造不好的观感印象。
一些比较感性的人,特别是在听音乐时会不由自主地代入自己情感的人,当他看到满屏的“网抑云”梗,一个劲地刷啊、刷啊……我们无法判断,他是找到了心灵倾泻的出水口,还是在无形之中陷入了低沉的泥淖。
按照辩证法的观点,事物都是两面性的,凡事都是有好有坏、利弊双端,不能一棒子打死,也不可盲目吹捧。我们需要保持一份理性的判断,切勿人云亦云,互联网时代最不缺犀利、热血的观点表达者,而缺少理性思考和独立判断的思考者。
以包容之心,审视网络社区文化,能够在云端寻得这一暂时的心灵栖息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难得可贵的。
与其群嘲“网抑云”,不如缓解“共情疲劳”。本想给别人提供帮助,结果自己遭受了很大压力,不再愿意去帮助别人,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共情疲劳”。简单地说,就是安慰得了一个,安慰不完一堆。
在感到共情疲劳时,回到“现实”是很重要的。如果你开始因为这些评论感到烦躁、忧愁,那不妨先把视线从评论区挪出来,去看看你身边那些现实存在的东西,体会一下你现在的感觉,比如搬东西时的负重感,用手拿起粗糙物体时的不舒服感、上下楼梯时的劳累感。远离这一切的“抑郁风”或者“共情疲劳”,还有更简单的办法,那就是别看评论区,或者卸载App。
我不知道,此次“网抑云”事件发生后,网易云会不会继续“乘势而为”,好好利用这波调侃“抑郁”的热搜,鼓噪一把,甚至打出类似“听歌就用网抑云,一听就是抑晚上”的宣传口号,来为自己加持。
毕竟,这并不是网易云凭借其音乐评论第一次“出圈”了,早在2017年,网易云音乐把点赞数最高的5000条优质乐评,印满了杭州市地铁1号线和整个江陵路地铁站。
“你那么孤独,却说一个人真好。”
“年轻时我想变成任何人,除了我自己。”
“最怕一生碌碌无为,还说平凡难能可贵。”
“你别皱眉,我走就好。”
那次营销,让网易云音乐评论区与文艺画上了等号。然而现在,这股风似乎过盛了。
再次面对铺天盖地的“抑郁风”评论,许多人累了。本来今天是开心来听歌的,看到这些评论,就像在热闹的聚会上突然有人开始嚎啕大哭,身边人大部分心境开始转为低沉,在一次次地劝说、安抚不见成效后,大家对此也是唯恐避之不及。
当网易云变成了“网抑云”,大家开始感到了反感,就是因为看到了太多负面信息——“怎么评论区里失意的人这么多呀?”扑面而来的负能量会给我们太多压力,我们是共情不过来的,就会感到耗竭、厌倦,怀疑自己原有的价值观,行为上也可能频频出错。
值得注意的是,当“网抑云”大行其道的时候,“网抑云”克星也开始越来越多地出现了。
作者语:不管日子再怎么艰难,希望大家都有晴空万里!
最后,我想说的是,网络上的节奏是一阵、一阵的,希望大家都能保持独立思考,自己多看看、多想想,不要被带偏。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