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禅宗起源旧说
中文的“禅”是梵文 Dhyana 的音译,英文通常将之译为“沉思”或者“冥想” Meditation。
禅的起源,传统旧说是,释迦所传授的佛法,除了成文佛经教义外,还有“以心传心,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不成文的“番外篇”。
番外篇只传授给了一个弟子,这个弟子又传授给了一个弟子,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直到传给了菩提达摩,达摩于南北朝时期(公元520-公元526年间)来到中国,成为了中国禅宗的初祖。
达摩又传给了慧可(二祖),又经僧璨、道信,传至五祖弘忍。
弘忍有两个弟子:神秀,创立了禅宗北派;慧能,创立了禅宗南派。
后来南派在传播上压倒了北派,再后来,禅宗推崇慧能为六祖。
但以上旧说,可信度并不是那么高,因为在公元十一世纪以前的文献里还没有发现相关的记载,当代学者对旧说多半是持怀疑态度的。
不过我们的重点并不在于考证,而是在于讲述佛家禅宗的哲学思想。
之前的两期文章,讲的是禅宗产生之前,佛家在思想层面已经确立了相关的理论基础,在这个基础之上,禅宗的产生可以说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并不需要一个达摩祖师来充当开宗立派的创始人。
不过,禅宗自神秀与慧能开始分裂成了南北二派倒是一个不争的历史事实。
从思想层面看,二者的分歧其实是继承自性宗(给中国哲学引入了 宇宙心 的概念)及中道宗(负的方法)之间的分歧。
慧能是广东人,被弘忍收为弟子。
一天,弘忍觉知自己大限已到,便将弟子们召集在一起,让他们各以一首偈概括禅宗的要义,概括得最好的便继承衣钵。
神秀作道: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慧能则针对神秀的偈,作道: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神秀人缘好,大家都推崇他的偈。但是弘忍内心却赞许慧能,深夜召慧能入室,将衣钵传于慧能,并要他跑路,一直向南。
当然,上面故事的可信度高不高,是另外一回事。两首偈则是不争的历史事实。
实际上,神秀所强调的是性宗的佛性或者宇宙心的概念;而慧能强调的则是中道宗的“无”的概念,其思维方法也就是我们前面所讲的“负的方法”——我说不出来佛是什么,我所能言说的只有它不是什么。
在禅宗中,有两句常说的话:“即心即佛”,“非心非佛”,神秀所表达的是前面一句,慧能所表达的则是后面一句。其实将二者结合起来才是禅宗的要义。
## 第一义不可说
不过后来慧能的思想得到了广泛的传播,禅宗也就以他的思想路线为准了,而正是慧能的思想,使中道宗及道家思想的结合达到了顶峰。
上期文章中,我们所讲的中道宗的二谛义有三个层次,每个层次各有俗谛、真谛两重,慧能之后的禅宗,将第三层次的真谛这一重称为“第一义”。
到了“第一义”这个境界,人对其是不可言说、不可思议的。
根据《文益禅师语录》记载,有人问文益大师:如何是第一义?禅师云:我向尔道,是第二义。
禅师对弟子的教导手段是个人接触——一对一教学。但为了使其他人也能受益,这些教导被记录下来,成为语录。(后面我们要讲的新的儒家——理学及心学,也采用了这个办法)
从这些语录中我们可以普遍地看到,有的人向禅师提出关于禅的根本问题,禅师要么答非所问(如回答“白菜三文钱一斤”),要么把提问的人打一顿。不明其中道理的人,会觉得禅师的回应简直莫名其妙、不可理喻。
其实禅师想借此表达的是,关于禅的根本问题——关于第一义的问题,是不可言说、不可思议的。凡对第一义做肯定陈述的,都是所谓的“死语”,而禅宗认为说“死语”的人都该打。
当然,除了答非所问与打人,有些禅师还选择以沉默来表达“无”或者第一义。
第一义不可说。万物都是可以起个名字,对其进行思议、言说的。概念是思维的细胞,语言是意识的外壳。但“无”不是“物”,因此不可思议、不可言说。如果给它起了个名字,就是强加了一个定义,也就强加了一层限制。禅宗与道家都把这个叫做落入“言荃”。[注]
[注 正如我们都知道,在数学计算中出现小数时,只要我们四舍五入,难免会丢失精度,得到的值只是个近似值。
而对第一义进行言说或者思议,也会不可避免地出现误解。]
由上可见,成文的佛经所讲述的并不是第一义。因此义玄禅师在《古尊宿语录》卷四中说道:“你如欲得如法见解,但莫授人惑。向里向外,逢着便杀。逢佛杀佛,逢祖杀祖……始得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