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Wilson。一个正在以书写的方式磨砺自己的人,这是我在网络上的第23篇随笔。
6月3日,我有幸参加了《5分钟商学院·实战篇》主理人刘润老师的第二季度线下大课——打磨产品。大课将线上碎片化的课程内容进行了串联,并多个角度为我们呈现了,公司不同发展阶段的决策模型。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大课的部分观点。
一、什么是产品
刘润老师曾今说过,一切商业的起点其实是消费者获益,而产品则是使消费者获益的工具。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探究消费者和产品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
1.用户为什么要用产品?
因为地域差异、人生经历、家庭阶级、社会地位和生活状态的关系,用户会产生许许多多差异化的需求,比如更快的交通、更有创意的婚礼、更舒适的床。为了满足这样的需求,他们就会借助不同的工具来满足需求。因此就会有无数商家绞尽脑汁的创造产品,来填补工具的空位。
2.那这些需求是怎么产生的呢?
来自人性的欲望。人性的欲望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生存。
马斯洛五层需求理论的第一层就是生存,所有满足生存欲望的产品,都是直击人心的重磅炸弹。所以你要理解,为什么父母们在买保健品时会变得特别不理智。
二是贪嗔痴。
贪嗔痴被佛陀称为导致人类灵魂六道轮回生生不息的三毒,但我们人能真的避免它吗?
什么是“贪”,就是我们想不劳而获。所以那些你听着都觉得不可思议的减肥产品,却能够大卖。
什么是“嗔”,就是别人比我好,我嫉妒他。你现在去回忆一下微信里红极一时的两个小游戏——打飞机和跳一跳。当你打完一把游戏后,本以为自己的成绩已经不错了,结果一看排名:“那个平时不怎么样的谁谁谁居然比我还高,那怎么行?!”然后你又充满斗志重开了一局,直到你们互相超越、循环往复。
什么是“痴”,就是我就要拥有它。我小时候有一个干脆面的品牌推出了三国人物卡片,当时所有同学就像着了魔一样,非得把这套卡片集齐,因此这个品牌的干脆面大火,甚至出现了有人买干脆面只拿卡片的情况。这家公司就是抓准了人性的“痴”。
三是繁衍。
很多人可能都听说过一本书——《自私的基因》,人为什么对自己的下一代有着本能的关爱,甚至愿意为之献出生命,这是来自基因的欲望。所以能够确保下一代顺利成长的产品就特别受欢迎。
同时,欲望在另一个纬度上,也能表现为另外三个方面。即得到《梁宁产品30讲》中提到的痛点、痒点和爽点。痛点来自于痛苦;痒点来自于快乐;爽点来自于渴求。
3.当通过洞察人性的欲望,找准填补欲望的需求,而做出满足需求的产品后,是不是就成了最终的商品呢?
并不是,仅仅满足了消费者,而没有一个有效的商业模式做支撑,这件产品是无法获得推广和传播的。所以,不仅要做出满足用户欲望和需求的好产品,更要找到有效的商业模式。
二、怎么才能做出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并因此赚钱?
想要获得有效的商业模式,就得做到“升维思考、降维打击”。通俗的说就是站在100楼看问题,站在1楼执行,再加上时间维度。
一件产品从诞生到消失将经历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特点和规律,我们应该在不同的阶段采取不同的策略。
1.投入期。
投入期其实就是一个满足需求的过程,但是这个世界上到底还有没有未被满足的需求呢?
很不幸,其实这个世界上,所有的需求已经被满足。IBM的托马斯·沃森曾今说过:我想,5台计算机,就足以满足整个世界需求。微软的比尔·盖茨曾今说过:640K的内存,对任何人来说都已经足够。
为什么当时会有在现在看来如此荒谬的言论呢?因为随着科技创新和效率水品的进步,需求也在不断更新。
因此在投入阶段,我们要用科技创新来满足人们更新的需求,已实现产品的成功。因此投入期的创新,才是你能够获得超额利润的重要手段,因此投入期也被称为垄断期。
2.成长期。
进入成长期时候,你的产品已经获得来市场验证,市场份额随着增加,跟进者也逐渐入场。所以从这一阶段开始,你对产品也开始进入竞争期,所以销售成了成长期的重中之重。提高销量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提升可感知价值。那什么是可感知价值呢?
价格。最容易体现的“可感知价值”是价格。因为这个世界永远没有变的,是用最少的钱买到最有价值的产品。所以小米这家公司才会有这样一条宗旨:让客人闭着眼睛进来买都觉得便宜。小米就是靠这一条可感知价值获得了成功。
看得见的福利。比如一些洗衣粉的品牌,为了让你感知到洗衣粉里的活性酶,就故意加入一些彩色的颗粒;商家为了让你知道他们家卖的是土鸡蛋,就故意保留了鸡蛋上的泥土和粪便;童鞋品牌为了让你感知到童鞋的舒适性,就专门采用了网布鞋面、柔软的鞋垫和带有缓震环的鞋底。
3.成熟期。
这一阶段,你已经获得了一定市场份额,但竞争对手也已经接踵而至,市场竞争已经空前激烈,所以这一阶段最重要的是抢占利润。
因此在这一阶段,你会发现那些当初以单品爆款著称的品牌,居然也开始扩充产品线了。因为单品爆款是用专一性,快速获取切入市场的能力,但也会因此牺牲掉部分利润。而多产品线则是为了满足不同需求,尽可能抢夺更多流量的重型收割机。小米的“烤红薯”战略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4.衰退期。
你要承认一点,不管你的产品曾今多么的成功,但迟早有一天,它将推出历史的舞台。因此在它诞生的那一天起,你就得考虑好如何让它死去。所以微软公司在新一代操作系统诞生之日起,就已经想了怎么让老系统安乐死。
但如果非得延长它的死亡起,那也可以靠降低成本来续命,这也是衰退期的重中之重。
如何降低成本?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缩减产品线。因此你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保洁公司要砍掉旗下50%的品牌,IBM为什么要卖掉自己的PC业务,乔布斯当年为什么只做一张桌子放得下的产品。因为他们都在试图延缓老产品的衰退期。
回顾完大课的课程,我相信你和我一样,都明白了一点:这个世界上不可能有一招走遍天下的好事,一切战略的选择都只能“看情况”。今天,就和你分享到这里,下周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