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Henry妈妈
我们从一出生就开始学,学知识,学技能,学生存的法则。但从来没有细想过知识本身的学问是怎样的。跳出纷繁复杂的知识和信息,有机会沉下心来,对知识的兴起、复兴、结构、历史做一个整体的观照,或许对于厘清思路中的芜乱,构建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核心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毕竟,大脑只对结构化的知识和信息记忆最为深刻,提取速度也最快,当我们为人父母,盼着孩子成龙成凤的时候,我们自己对知识本身的了解都是一知半解的,又如何期望孩子能够茅塞顿开,从一开始就对如何认知有充分的准备呢。
所以,家长的自我修养,也从读书开始。吾生而有涯而知无涯,努力完善自己,不论功利的世界再喧嚣纷杂,也要给自己留一块净土,与世界各地、各个时代的智者交流,了解他们是如何系统化、结构化无数的信息,然后整合成自己的思想。
对知识本身的观察和思考,被称为元认知知识(Metacognitive knowledge),即“对思考的思考,对表征世界的表征”,在佛教或人本主义中叫“正念”,更容易理解点的叫“不带评论的观察”。
知乎上对“元认知知识”的解释为:
要理解元认知知识,得先从“元认知[Metacognition]说起。
「元认知」这个概念是认知心理学中的术语,学术点的定义是:
当你发挥元认知功能的能时,能让你意识到你是处在某一种心理状态中,而如果没有发挥这种功能时,你就会觉得自己就是那种状态。(例如,你工作失败被老板开掉,你觉得整个世界都没有了意义,处于无尽的抑郁情绪中无法自拔,感觉未来的生活也失去了所有可能。如果你这时候发挥了元认知功能,你就可以察觉到你自己只不过是目前处在抑郁情绪中,并不是整个世界都是无望的状态)
「元认知」要一般分两块来讲:「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监测」
「元认知知识」主要涉及的能力就是能够有“表面与实质的区分能力”,这是要做到「元认知监测」的大前提,当一个人能够意识到一个东西给我的感觉是什么并不代表这个东西本来是什么的时候,这就为你进一步的探索提供了可能。
「元认知监测」就是当你有了区分表面与实质的能力时,以一种“自我审查”的姿态,让自己同时置身于自身的体验之内和体验之外,同时扮演着“自我的观察者”和“自我的体验者”,能退后一步来观察自己的体验,让你能够察觉到自己有关体验的“想法”。
元认知能力对一个人是非常重要的,它让你能不断地反思、总结、成长,不至于陷入某一种体验中而一直处于无明的状态。
《知识社会史》或许就是一本让你更了解知其所以然的书。
书中信息量很大,作者用了四十多年的时间来研究,视野宏大,考察了1450—1750年300年间欧洲思想和知识的社会化过程。自己预以每一章为界,做读书笔记和思维导图。
第一章从知识社会学的兴起、复兴讲到知识的社会史、知识是什么以及知识的多样性,语言简练,但是每一句话都涉及研究者和理论观点,信息量很大。知识性的东西都可以理解,我想把其中对传统思维有冲击或是批判性的东西摘录出来。
在概述中讲道:
人生活在某个系统当中,整个系统就像是“共通感知”,只有通过比较,人们才能想象它是众多系统中的一个。
在“知识社会学的兴起”中:
我们所知道的东西,与我们所相信的东西,是相对而言的。
在“知识社会学复兴”中:
虽然我是文化和社会历史学者,但本书将会采用上述多种研究方法,供以修正因为专业化而造成的我们知识界典型的碎片化问题。
在“知识的社会史”中:
任何主张知识具有社会情境的人,的确要先给自己定位。我因阶级、性别、民族和世代而产生的偏见,毫无疑问,很快就会变得很明显。
在”知识是什么“中:
智慧并不是累积的,每个人或多或少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才能获得智慧。甚至在知识的例子中,个人知识水平仍然有退步和进步。
学校和大学的专门化程度越来越高,使学生的知识面比以往狭窄,暂且不论知识的深度能否补偿知识的广度。
我本人对知识的知识并不完整,因此在写本书时,有必要在编年、地理乃至社会方面进行限制。
在”知识的多样性“中:
大多数知识的研究是研究精英知识,很少会谈及认知元素——大众或日常知识。培根对经院哲学家进行了更为严肃地批判,因为他们轻下判断,忽略了日常世界。
”尚未试过的真正的方法“,它既不是凭借经验漫无目的地收集材料的蚂蚁,也不是用其内部体液编织网格的经院式的蜘蛛,而应是既采花粉又酿蜂蜜的蜜蜂。要自“感官和细节”始,而后经过多重阶段才达成一般结论。
作者彼得•伯克作为知识的研究者,从书中时时刻刻都流露出谨慎和批判的态度,正因为知道越多越明白知之无涯和局限,所以,他总是尽量减少阶层、时代的偏见和研究方法的局限,作为一个学者确实非常的严谨。
然后,要减小偏见实在太难,因为我们所处的时代在整个时间链条中本身就是一瞬,我们所处的地理空间、社会群体,我们与环境的交互形成的认知,永远都是随机的小样本。我们要做的,就是从这个小样本中,尽量提炼出规律性的东西,减少自身的无明。
采铜在《精进》中说过,要努力做半衰期长的事情,虽然不能有立竿见影的利益,但是从长远来看,会影响你的一生。李笑来也说:你把时间投入在某个人或某件事身上的时候,就等于在这个人或这件事身上,投入了你生命的一段,最终,这个人或这件事,会成为你生命的一部分,不论你喜欢还是不喜欢。我努力把生命投入在有价值的思想上,最终希望这些智者的智慧,成为我生命、成为孩子生命的一部分。
END
一个热衷认知科学的妈妈,想要记录下孩子成长过程的点点滴滴,分享全球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