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行路人
言有物,人有格
一个有态度的极客@靠谱的投资人
壹、忒修斯之船
在罗马帝国时代,一个叫普鲁塔克的哲学家,他在书中记载着一个思想实验:传说中的雅典国王忒修斯,与年轻人们自克里特岛归还,他们所搭的桨船,被雅典人留下来做为纪念碑。随着时间推移,木材逐渐腐朽,人们便用新的木头替代。最后,每根木头都被换过了。
哲学家们就开始思考:这艘船,还是原本的忒修斯之船吗?
英国哲学家托马斯·霍布斯(公元1588年-1679年)后来对此延伸,如果用忒修斯之船上取下来的老部件,重新建造一艘新的船,那么两艘船中,哪艘才是真正的忒修斯之船?
问题再延伸一下,人体的细胞会新陈代谢,由于不同细胞代谢的时间和间隔不同,将一身细胞全部换掉,平均大概需要七年。也就是说,你还是七年前的你吗?
先不用着急回答,闭上眼睛,思考几分钟。
贰、一个关于认知的故事
我经常喜欢用下面这个故事,来说明以偏概全,或是认知偏差。
三个老汉在皇城根下晒太阳。
拾粪的老汉说:“如果我当了皇帝,我就下令这条街的粪全部归我,谁去拾我就抓谁”。
第二个老汉是砍柴的,不屑一顾:“皇帝拾粪干啥?如果我当了皇帝,就打一把金斧头,天天用金斧头去砍柴”。
要饭的老汉听完后眼泪都笑出来了:“你们两个真笨,皇帝还用得着干活吗?要是我当了皇帝,我就天天坐在火炉边吃烤红薯”。
我们大多数人,就是上面那三个老汉:
把自己的感受当作全世界的感受,
把自己的观察当作全世界的观察,
把自己的看法当作全世界的看法。
2300年前,庄子在《齐物论》中写道:“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则莫若以明。”这位先哲告诉我们:每个人对世界都有自己的理解,沉浸其中并否定他人。怎样去无限接近本原世界呢?莫若以“明”。
庄子所说的“明”,也可以理解成老子说的“道”。“明”是动词,“道”是名词。“明”是动作,是过程,是方法,“道”是目标,是本原,是规则。
这个世界,不是你理解的样子,也不是别人理解的样子。我们大多数人,只触摸到这个世界的微小部分,犹如盲人摸象。
换个宇宙的视角,去观察、去理解、去判断、去选择。我们会惊奇的发现:原来这个世界还真不是自己想像那样。
就如同电脑操作系统要升级,我们对自己大脑也要升级:通过不断修正、补充、更新、迭代,让大脑的思想无限接近“明”或“道”。对世界的理解,才能够无限接近于本原:
知道这个世界是什么样子(世界观)
知道人生应该是什么样子(人生观)
知道什么东西是好东西(价值观)
叁、三观决定命运
十多年前,有一个叫余世维的老师在培训时说过一句话,我现在还记忆犹新。他说:
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
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归根结底:命运不好,是因为思想不好。
还有人说:
三观决定选择,选择决定命运。
一个人的思想,就是一个人自己的世界。
思想决定价值观、价值观决定人生观,人生观又决定世界观,世界观又反过来作用于思想。
有一种人,从学校毕业出来以后,思想就停止更新,不再接受新的知识。这种人,判断对错和好坏没有标准,也就无法做出正确的选择;这种人,三观落在地上,活在自我世界,注定命也好不到哪去。
这种人的特点:
短浅:只要今天不要明天;
纠结:遇事左右为难无从选择;
自大:你必须得先对我好;
狂妄:没有我不知道的事;
自私:全世界都亏欠我。
肆、认知升级
猎豹移动CEO傅盛在他的一篇文章中写道,一个人认知的有四种状态,或是人的四种境界:
人和人根本的区别就在于这四种状态。可怕的是,95%的人都处在第一个状态,甚至更多。这也就是为什么碌碌无为的人是大多数。
有哪些提高我们认知水平的途径呢?
答案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如:
1、身边的“老师”;
2、互联网;
3、有“用”的书。
现在我们知道,95%的人属于“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为什么“孟母三迁”,为什么“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打地洞”,为什么有个词叫“猪队友”,全赖生活圈子,身边的“老师”是多么的可遇不可求。
值得庆幸的是,这一个最好的时代!
我们每个人只要认识到,升级大脑的重要性,互联网可以让你找到无尽的知识,可以让你轻松了解到这个世界古往今来最牛的思想。
但,这又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社交媒体和自媒体的兴起,人人都能发言,并有可能让全世界都听到。一些不假思索的言论,甚至别有用心的谎言,让“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人打开了潘多拉的大门,沉沦其中,不能自拔。
如何正确使用互联网,如何判断信息真伪?
1、互联网只是一个检索工具;
2、官方发布和一流媒体的报道,默认为真,直至被证伪;其他来源特别是自媒体、朋友圈、微信群,默认为假,直至被证明;
3、认知迭代,独立思考,重要的信息多方求证。
相对于互联网信息,我更相信书。
一本出版过的书,有责任编辑把关,出版社还要考虑投资风险:如果是“垃圾”书就卖不出去。从另一个意义上来讲,书是系统化阐述问题或观点,而不是碎片化。如果是一版再版,甚至多次出版的书,我们可以判断:这是一本“有用的书”。
你我这样的普通人,几乎一生中所有的问题,都可以在书中找到答案。
孤立的知识最难记忆和理解,它总是漂浮。“有用的书”读得足够多时,我们又会发现,这些古今中外的牛人讲的又大多类似,比如:
德不孤,必有邻(论语);要想拥有什么,首先要都让自己配得上它(查理芒格);想贵人相助,首先自己得是贵人。
你看看,这三句话是不是一个意思?!
所以,我们必须要有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织成一张网,来捕获这些漂浮的知识。使它们成为框架当中的一个个节点,和其它节点相互关联,彼此支撑。
无他,这个知识框架就是多看“有用的书”。
啰嗦这么多,就是想说一件事:
你是不是七年前的你,命运是否越来越好,取决于你是否认知升级。
这个螺旋式上升的循环通道就是:认知升级——修正三观——命运更好——跳出原有阶层——身边更多的牛人——认知升级……
七年就是一辈子,每一辈子,都要比上辈子精彩。
延伸阅读:
1、普鲁塔克(约公元46年-120年)罗马帝国时代的希腊作家,哲学家,历史学家。 这个时候的中国正处于东汉时期,就是林俊杰唱的“东汉未年分三国”的东汉,东汉最著名的哲学家是写《论衡》的王充(公元27年—约97年)。当时流行的“死人为鬼,有知,能害人”的说法,王充反对鬼神迷信,认为人死则血脉枯竭,精气灭绝,形体腐朽,变成灰土,不会成为鬼。
2、神经生物学家的德弗里斯恩教授,研究大脑皮层的神经元细胞是否再生:大脑皮层的几乎所有神经元细胞,在人出生后不久就已经存在,除了在损伤情况下,或是在个别区域,不会有新细胞诞生。
瑞典卡罗林斯卡研究中心的约拿斯弗里斯恩教授,分析人体内一些细胞的年龄。他们发现,成年人的肠道细胞平均年龄约为10.7 ± 3.6岁,人体的骨骼肌平均年龄约为15.1岁。
人体的细胞种类远不止弗里斯恩教授研究的这几种,拥有较高替换率的细胞也不在少数。如,红细胞平均年龄120天;寿命稍长一点的肝脏细胞,年龄约有300-500天;看似终身不变的人体骨架,约每10年也会重新更换一次。
如果把这些不同种类的细胞综合起来看,整个人体内细胞的平均年龄大约为7-10岁。
3、木头全部更换后的船还是忒修斯之船。理由:船的形式没有变,船的目的(纪念意义)也没有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