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补课,就不免触痛了中国教育的痛点。放眼当下,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在数以十万计的学校里,有哪个省份,哪所学校,哪位教师,哪个同学能理直气壮地站出来,拍着胸脯斩钉截铁地说,我们从来不补课?
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教育部门就颁发了禁止中小学生补课的相关文件,可是近三十年过去了,补课之势不但没有被遏止,反而是欲补欲烈,大有燎原之怪状。
相关报道称,某些学校的某些老师,明目张胆地说服拉拢班上学生去补课。一次说服不成功,再来第二次。第一次说服学生,第二次可能还说服学生家长。如此费尽心思地折腾,目的恐怕只有一个:钱。
学力不足,成绩欠佳的同学需要补课如果还能说得过去,那学力有余,成绩不错的同学被补课,究竟是为哪般?
而且,相关报道还披露出这样的细节:学科重点难点内容教师课上不讲,留在课后补习班里讲。如果有学生或家长胆敢违背旨意,经苦口婆心劝说后还不去补课,那学生可就遭殃了。课上被提问的次数在不断减少,安排的座位可能越来越不理想……某些教师无非就是想利用这种看得见的冷暴力,威逼学生妥协就范,低眉顺眼地去补课,而且心里还要对这个科任老师或者班主任感恩戴德罢了。
试问某些老师,您的职业操守哪里去了?您的良心道德哪里去了?您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为师准则和底线又到哪里去了?
补课之殇,若追本溯源,还是能发现一些问题背后的原因的。
第一,高层教育法律法规在禁止补课这一条款上,措辞不是很严密,要求不是很严格,惩罚力度不是很苛刻。比如只是说“要求各省市各级各类教育部门会同上级部门进行监管。”就是上级要求下属单位配合,那些末梢上的单位会竭尽全力,全心全意配合吗?
第二,教师的师德师风面貌和状态不容乐观。在广大的教师队伍中,有殚精竭虑,身先士卒,披肝沥胆,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好榜样,好楷模。但事物的存在,必然有其两面性或者说是多样性。在教师群体中,也不乏这样一类人,懒惰涣散,捏轻怕重,鼠目寸光,自私自利,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坏分子,坏形象。比如那些一而再再而三勒令学生补课的教师,比如那些因为学生和家长拒绝补课而隔三差五给学生穿小鞋,无休无止地打电话骚扰家长的教师。这一类人的师德师风如果不加以整顿和改变,就好像一块好肉上的一块脓疮疽痈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治疗或剜割,势必会让整块好肉溃烂,最终危及性命。
第三,一些家长的错误导向。据调查显示,关于补课,的确还有一部分家长是举双手赞同的,而且他们其中的大部分人,自己的孩子,亲戚,朋友等,就在补课的泱泱大军队伍里为补课推波助澜,壮大其声势。
他们认为,假期补课,孩子到补课班,自己在孩子身上的时间和精力就节省了不少。其次,其他人都在补,自己的孩子不补,好像是天理难容的事情,怎么都说不过去。于是就盲目地做了跟风者。还有,家长多多少少还是把补课神明化了,在补课这个行为上,寄托了太多的期盼和希望。国人望子成龙的心愿,恨铁不成钢的心态,在这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示。成绩好的要补,是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成绩不好的更要补,这样才能不被倒数。
俗话说,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有需求就有市场。补课班顺势而生,而且遍地开花。
第四,教师待遇目前还不够公开公平公正。补课之直接目的就是利益。但教育,我们说,它不应该仅仅是谋生的手段,别无其他。眼下补课班不计其数,绝大多数就是奔着“利”去的。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补课能赚钱,而且赚不少钱。钱让一群也许从前还心红眼黑的教师,现在变得心黑眼红。从而将法律条文,红章大印丢弃一旁,视而不见,置若罔闻,而是去顶风作案,斗胆去触碰教育的底线,师德师风的底线,良知的底线,做人的底线。
第五,补课乱象之所以愈演愈烈,愈演愈离谱,归根到底,与现行的考试制度,教材内容,课堂教学,师资水平等都有着千丝万缕,密不可分的关联。
要想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这种殇痕,上至国家,下到个人,无论是社会,学校,还是家庭,务必明确教育的远方在何处,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学校和家庭,还有我们个人,需要怎样的教育,需要借助教育达到怎样的学养,素养和修养。需要凭借教育,培养怎样的栋梁和接班人,需要借教育,打造一个怎样的国家和民族。
搞清楚这些,叩问了这些,明白了不能仅凭补课就能迎刃而解,那么,那一刻,才是殇之终结,才是教育的春天,才是一个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和无数曾经被补课的孩子的春天。
(201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