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沾说,他是最值得信赖的朋友;
倪匡说,他是少有背后没有人说他坏话的人——“虽魏晋风流,犹有不及。”
金庸说,论风流多艺不如他,他是一个真正潇洒的人——“见识广博,琴棋书画、酒色财气、吃喝嫖赌、文学电影,什么都懂。于电影、诗词、书法、金石、饮食之道,更可说是第一流的通达。”
能得到“香港四大才子”的三位如此之高的评价的,就是被称为“食神”的另一位传奇才子,蔡澜。
作为才子,过人的多重才华加持是基本,蔡澜的书法、篆刻、绘画都很了得;
作为美食家中最成功的商人,蔡澜堪称肆意生活,无限跨界的典范。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明明看似云淡风轻,却依然无心插柳中,行行业业,和和气气,风生水起。
他早早就事业有成,1963年监制电影,长期任职邵氏、嘉禾等东南亚最大制片厂。看看代表作,《快餐车》《龙兄虎弟》《福星高照》《城市猎人》《霹雳火》《一个好人》《重案组》等成龙主演的巨片。代表了香港电影的辉煌时代。
1989年,和黄沾、倪匡一起合作主持的电视节目《今夜不设防》,创造了香港同时段电视节目的收视纪录。至今看来,依然是有趣的灵魂大集合,谈天侃地的经典。就此开启了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身份。
蔡澜生性喜爱美食,就顺手将爱好天性发扬至极,开餐厅,当料理评审,不亦乐乎。副业成功变现,1992进军商界,暴暴茶、暴暴饭焦等暴暴系列,咸鱼酱料、菜甫瑶柱酱、榄角瑶柱酱、劲辣酱,风靡亚洲。
他将这些年丰富的所见所感,记录下来,开始写作,以通俗幽默又不失人生哲理的小品文见长,笔触随意、任性、洒脱;多本畅销书,对准好吃,好玩,好看的人生百态,给读者酣畅淋漓,醍醐灌顶的如沐春风之感。
这本蔡澜的新作品集《万千风味,都是人生》收录了26篇随笔散文。
在书中,跟着蔡澜先生游世界、聊饮食、谈生活、悟人生。一碗白饭、一盏浓汤、一杯香茶、一壶清酒,都能化身他笔下活色生香的主角;一场小疾、一次理发、一日会友、一幅行草,都能组成他文中娓娓道来的故事。
不由自主,让我想起另一个坚持分享生活平淡之美的大家,与饶宗颐并称为“南饶北季”的著名东方学大师,季羡林先生。
(一)一字一句见真纯
蔡澜专注于美食,美景,美人的流畅分享,风流又不加以矫揉造作,就是坦诚自己的欣赏。总是喜欢美好事物,通感地互相比喻形容。
胡志明市,人们一听即刻浮现战火的印象;但说到罗曼蒂克,还是想到西贡。长堤上,圆尖草帽之下飘着垂直的长发,一身白色的丝绸旗袍,开着长衩,不见大腿,被黑色的香云纱裤子包裹,一寸肌肤不见,但风吹来,衣服紧贴着美少女的胴体,身材表露无遗,这就是西贡了。
看似不务正业,不思进取,但只言片语中,又透着些许人生真谛和哲理感悟,都是点到为止,留白无限。
比如,他喜欢朴素无华的鸡蛋料理:
我为鸡蛋着迷,认为这是最平凡、最低微、最谦卑的食材。当然随手拈来,越是普通的,做法越多,鸡蛋食谱千变万化,世上每一个母亲,都会用鸡蛋做出一两样让子女永远记得的菜,如果要一一记录,是件难事。
而季羡林先生,除了学术造诣的成就外,一直坚持以质朴温暖的散文,深情的笔触,去记录自己的生活与回忆。
明明只是平淡的回忆,那些琐碎的日常之物,还有生命中或长或短的缘分和遇见,偏偏就是可以触动人心。
虽然两人的内容和文风,背景和文化,写作初衷也许各有千秋,然而同样都能让,庸庸碌碌的现代人,从字里行间得到治愈和慰藉,就是因为他们的笔下,他们的世界,就仿佛没有烦恼,挫折,充满了新奇,好玩,有趣的人事物。
比起高大上的噱头和刺激,真诚实感才更容易长久地打动读者。
(二)看向人生的光明面
真的是因为他们功成名就,所以才能比一般人的人生万事如意,轻而易举吗?
不是,责任越大,能力越多,经历越丰富,就越能学会,面对和接受生命中的无可奈何,无能为力,去伪存真,取舍得当,不强求不奢望,珍惜当下,尽力而为。
季羡林的一生,充满了漂泊求学的孤独,却没有展现丝毫的不安全感,归属感缺失,反而他总能用善于发现“真善美”的眼睛,用发现生活中被我们忽视的爱和暖,去慰藉自己和他人的生活。
不管是无私帮助他的良师益友,异国的知己,还是人生过客的房东、邻居、偶然碰到的小孩,他都能看到人间的纯真、热情、友爱、执著、真爱的积极一面。
蔡澜的潇洒背后,也是早年的积累和付出。
在那个很多人不见得重视教育的年代,他读书时为了能看懂外文电影,上午读中文学校、下午读英文学校;
即使功成名就,他始终保持惊人的阅读量,“如果一个写作人不喜欢看书,他就没资格做写作人”。所以看似轻松随意的《万千风味,都是人生》才能四两拨千金得妙趣横生。
一直以来,他仍两袖清风,每天仍在为生活而努力:“我是很努力很努力做人,这样才有今时。”他并不会因为名利,而放弃作为一个普通人最基本的快乐和本分。
每个“轻而易举”的背后,都有异于常人的坚韧,付出和长年累月的积累。
蔡澜或者是季羡林,人生经历无数,他们更多是,暗自消化所有的悲欢离合,无可奈何,只留云淡风轻,肆意洒脱的快乐坦然。
所以不是上天格外眷顾他们,而是他们选择了用不同的方式,或许不同的为人处世态度,更多看向人生的光明面。
(三)看似随意,其实才是真正有原则,有坚持的人
蔡澜看似玩世不恭,纵情享乐的人生态度之下,其实有很多坚持和信念。
比如,客观地评价人事物,对待米其林三星也过度追捧,该指明问题也幽默地一针见血,不虚伪;同样美食不论出处,许知远的《十三邀》前往香港采访他,他就大大方方请团队,去他常去的馆子,藏在热闹市井中的不起眼小馆,完全不在乎排场,没有架子,就是真实接地气地生活。
像他和季羡林这样的有成就的人,反而更谦逊,平易近人,懂得最起码的尊重。接人待物,都有让人舒服的分寸和体面。
比如,好人缘的蔡澜,情商过人,幽默机智的基础,确实是因为做人够靠谱,才备受喜欢。比如他为人处世,始终坚持答应朋友的事情一定做到,互相尊重,就能得到朋友的信赖。
“人生总是漂浮不定的,我们为什么能够稳住呢?好像船上有一个锚,我们有最传统的信条,就是很简单的,孝顺父母、守时、对朋友好。”
比如,蔡澜在书中谈了他对于书法的心得,反映出了他对于治学的态度——人在年轻的时候总会迷茫,而克服迷茫的最佳方法就是培养某一领域的兴趣爱好。这种兴趣,会推动着自己前进——
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找到自己理想的生活方式,找到可以和世界,和自己融洽相处的方法,去践行自己想要的人生逻辑?
人只有遵循心之所向,真正快乐地生活和工作,才能真正领悟到生活的真谛和意义。
所以,眼花缭乱跨界的蔡澜,忠于自己专业领域贡献毕生的季羡林,都是化繁为简,围绕最重要的事,自由地享受自己选择的生活。
很多人都问过蔡澜,电影人、美食家、商人,你究竟是做什么的?
蔡澜说:“我只想做一个人,这并不容易。做人就是努力别看他人脸色,做人也不必要给别人脸色看,人与人之间要有一份互相的尊敬。所以我不管对方是什么职业,是老是少,我都尊重。”
有美食开始,由人生做结,酸甜苦辣,衣食住行,再小再不起眼,认真经营,自己喜欢,无愧于心,便都是一场真正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