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比较洗脑的话就是:常人是因为有希望才坚持,非常之人是因为坚持才有希望。二者都有逻辑上的道理,也非完全洗脑话术。
然而我最纠结的也在这里,常人之心即是常理,常理就是看得到希望才敢于前进,难道真的要做”夸父追日“这等事?或者明明知道没谱还自欺欺人?在这个逻辑上后者是说不通的。
再琢磨琢磨,就会发现我们前面所说的在逻辑上立足的并非具体人,而是大众或者事。那么这种逻辑下我们只能讲平均值或者概率运气了,个人作为在这里就是“唯心主义”了。
问题就出在这,聪明人可以做到摆脱这种平均值思维影响,做自己想要做成的事。王阳明就是典型。
的确,面临形势的不确定未来无论谁都会感到迷茫和担忧,那种事后说坚信的都是扯淡。然而不同的是,平均值看来则是事变则我变,聪明人看则是我变则事变。能够主动干预事件以引导向预期发展。
有没有办法,有一个前提是你相不相信可以解决?把大象装进冰箱,当你觉得可行时才会有解决办法,如果你觉得完全不可行,那就没办法。“夸父追日”代表的就是我们的一种执着态度,“嫦娥奔月”我们都做到了,我也相信有一天可以实现“夸父追日”。这就是先相信再行动,话说“用兵之害,犹豫最大”的意思,不仅是谋而不断,还有以犹豫怀疑的态度行动,那也是很危险的。
聪明人之所以能如此,并非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常人强,也并非他们精神有问题要视而不见的去相信幻想。而是能“见微知著”,简单说,就是拥有准确找出并不断拆分问题的能力。能提出好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一个人无论平时说的多牛逼,就事论事提不出问题那都是瞎搞。
所以,在平均值眼里就是宏观大问题,这时拿着没办法就没办法。聪明人也看宏观,他们不会去做“夸父追日”的事,但他们还会从微观着手。不断细分问题,然后举重若轻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