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拼多多成为了各个媒体报道的热点,也成功引起了阿里和京东的关注,淘宝推出了新的app“低价淘宝”,京东推出新的频道“京东拼购”,两个都模仿了拼多多的“拼团+低价”的模式。顺带提一句,最近电商业务发展迅猛的网易,早在2016年中我就发现网易做了拼团产品“网易一起拼”,而且在网易邮箱强势推广,推广位和考拉、严选是一样的,不过这个产品似乎并没有受到媒体关注)。不过从我读到文章看来,很多记者或者研究员对拼多多的商业逻辑,包括它为什么崛起,它的软肋在哪里,它将走向何方,都缺乏正确解读,所以我希望能写一系列拼多多的文章,加以分析。
这一次的文章主要讲拼多多到底吃了什么红利。红利就是借势,一样的产品一样的商业模式,不断有人尝试,为什么偏偏是那一两个人成功,很大的原因在于那一两个人踩在红利上了。
一、亮眼的成绩
为什么拼多多成功引起大家的关注?原因很简单,增长太快了。Trustdata的数据显示,2017年9月份拼多多的MAU超过了京东,而且同比增长达到了惊人的897%。(Trustdata报告pdf 下载)
也有数据显示,去年拼多多每月大概100亿GMV,今年已经到了每月500亿。500亿是什么概念,每月500亿,一年就是6000亿,大概是京东(1.3万亿)的一半。而且还是以这样的速度增长,京东能不害怕吗?
二、移动支付红利
移如果没有移动支付的成熟,ofo、摩拜都不可能有这么大范围的应用,所谓知识付费也不可能那么红火,还有直播的商业模式也不会成立,这些都是当年打车大战还有红包大战做的市场教育打下的基础。同样的,移动支付这一基础设施的成熟对于拼多多来说是非常关键的。但是往更细的说,拼多多吃的更多的是微信支付的红利。
很多人会去对比拼多多、淘宝、京东的用户群体,确实,拼多多的用户和淘宝的用户都关注低价,有一定的重叠度,但是拼多多是在微信的生态成长起来的,我相信拼多多的很多用户以前是几乎不怎么网购的。虽然没有这个数据,但是我相信拼多多的很多用户是以前不用或者几乎不用淘宝的,乡下很多人并不相信淘宝,也不愿意下载一个淘宝app,还要弄个支付宝,门槛多高啊。而拼多多门槛很低,可能是我们爸妈的微信看到拼团消息,点开就能在微信看到商品,直接可以用微信零钱支付,甚至连绑定银行卡都不需要。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拼多多上线的那一年,2015年,移动支付用户规模增长达到了惊人的65.1%!而且这几年还在持续增长。这就是借势啊。
三、流量红利
我们先看看拼多多的用户构成。拼多多有65%的用户是在三线城市及以下,30岁及以上的用户占比达到惊人的89%!早年最早开始使用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的80后90后,都差不多被京东和淘宝圈住了。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城乡民众使用互联网,尤其是中老年用户增多,这波增长是大家都能预期、大家都希望抓住的,但是真正能抓住的人没多少啊!拼多多能抓住这一波红利,也是它厉害之处。为什么它能抓住这波红利,可以在后面的文章展开分析。京东、淘宝都没做好。快手、趣头条是抓住这波红利的代表。
拼多多的HR到华科校招的时候说过,腾讯从后台看到有一个叫拼多多的产品流水很大、分享情况很好,所以才投资了拼多多。而腾讯的投资,微信对拼多多的宽容,让拼多多可以在微信体系内的到充分的分享,社交的拉新本来就更为精准和有效,而且成本更低。拼多多可以说是找到了一条物美价廉的拉新途径。
这里小八卦一下,拼多多能在微信生态玩的这么溜,也跟它强势挖走很多微信员工有关,其中知乎的@邹剑波Kant 前辈就是典型的一位啦。可能是因为挖人太厉害,腾讯跟拼多多签了一份互不挖猎协议,拼多多要挖腾讯的人,只有腾讯同意才可以(这是拼多多创始人黄峥说的)。
四、淘宝转型红利
淘宝是2014年9月份上市的,尤其是在淘宝上市之后,淘宝对假货、劣质货抓的更严格了。这样的环境下,一些劣质的低价商品甚至都不能在淘宝贩卖。另一方面,淘宝的商业模式是卖广告的,对于商家来说,广告需要竞价,能出高价买资源位的话无形中提高了成本,导致商品单价不可能太低。这两方面原因导致,做低价走量的商品在淘宝的生存空间受到了挤压。
但是这种商品在供给端是客观存在的——比如没做质检的牛仔裤、比如用边角料做的衣服等等,从需求端看也是很多人愿意购买这一类商品的。于是很多在淘宝过的不好的商家跑到拼多多,在拼多多更容易获得流量。有这种需求的用户,用了拼多多之后,自然就留存了。
互联网做产品都讲究点线面体的概念,这一篇文章做的是拼多多的势能、面的层面的分析。还有很多可以聊的问题,比如分析拼多多的优势在哪、为什么能低价、软肋在哪、会走向哪里,等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