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秦策二》中有这样一段记载: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
故事很简单,是说在春秋时期,有一个名叫曾参的人,是孔子的学生,他的家乡在费邑。费邑那里正好有一个与他同名同姓的族人。有时事情就是这么凑巧:有一次,曾参因老师所约去外地考察民情,临行前与母亲拜别,并告知母亲出去需要一些时日才能回来。
在曾参出门这段时间中,那个同名同姓的族人在外乡错杀了人,正好被仇家看见,于是仇家就利用此次机会,到处传播“曾参杀人了”。消息传播得很快,俗话说“好事无人闻,丑事传千里”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传到曾参求学的地方,只知道杀人者的名字叫曾参,连样貌估计也忽略了吧,即便是有描述也是大相径庭了。
与曾参一家有些熟悉的人,一听到“曾参杀人”真以为是“曾参杀人”,就跑去告诉曾参的母亲有这么一回事。曾母第一次听到,心中“咯噔”一下,但转念一想儿子平时的为人和品行,绝对不可能,所以就坚定地回答:“我儿子是不会杀人的。”可是,没隔多久,又有一个听到此传言的人,也跑去告诉曾子的母亲有这么一回事。曾母听到此消息相对于首次的“咯噔”,心中已有些许不安,但凭着对儿的信任,还能保持镇定继续织布。有时也真是天意弄人,又没过多久,又有一人跑来告诉曾母他听到的传言,曾母听了不但紧张而且害怕起来了,本能地丢掉正在织布的梭子,夺门而去。
只是,世人不知道曾母是真的逃走了,还是急着出门找儿子去问个明白?
不论故事是不是真如我想象的那样,先哲写了这段记载也是为了警醒后人的:面对流言蜚语,即便是对儿子有坚定信心的曾母,在多次听到“曾参杀人”的传言之后,尚不能坚定自己的判断,更何况他人的信赖?!
无独有偶,《战国策•魏策二》中亦有这样一段记载:庞葱与世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粱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矣。” 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世子罢质,果不得见。
故事也表达了相似的意思。战国时期,魏国与赵国一直纷争不休,严重拖垮了国民经济,导致名不聊生。后来有志之士进言,双方休战互相订立和平共处盟约。但是两国双方又不信任,所以又有人出来想了一招将“世子”作为人质的主意,没想到这主意一出,两国执政者一拍即合。
但是魏王又担心儿子的安全,赵国毕竟不在自己的管辖之内,为了安全起见,于是派了心腹大臣庞葱陪同前往。可是作为庞葱呢,他有想法吗?他有啊!他不但也有想法而且也担心啊,此次去不但山高路又远,而且大臣在大王面前如何在背后参他一本的信息都接受不到了啊,担心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前程不保,有可能连自己脖子上的向上人头也有人眷顾啊。
不管是历史上的执政者还是现在的,都不会一直相信一个人的。思之,辗转反侧再三,所以庞葱在临行前他还是问了魏王一个问题:“大王, 如果有一个人说大街上来了一只老虎,您相信不相信呢?”魏王想都不想地回答:“我当然不信。老虎怎么可能跑到大街上来呢?”庞葱接着又问:“如果是两个人对您这样说呢?”魏王略作停顿,然后说:“那我也不信。”庞葱再问:“如果有三个人都说亲眼看见了闹市中的老虎,您相信不相信呢?”魏王想了想,说道:“既然这么多人都说看见了老虎,肯定确有其事,所以我不能不信。”听了魏王这样的回答,庞葱心中已明白万分此行的结果,但脸上故作担忧之意易于难表之状,委婉地进言,“大王,您想,老虎是不会跑到大街上来的,这是人人皆知的事情。只是因为三个人都这么说,大街上有老虎便成为真的了。邯郸离我们魏国的都城大梁,比王宫离大街远得多,而且背后议论我的人可能还不止三个。希望您能明察秋毫啊。”估计此话魏王一听,表面上点点头“你的心思我知道了,你只管放心去吧!”心中肯定在说“我需要你教吗?我也有眼睛会看的,有自己的判断。”
事实结果是:正如庞葱临行前的想法与担忧一样:有很多人在背后说起了庞葱的坏话,而且魏王也确实相信了一些人的坏话。所以当庞葱不辱使命回国后,魏王竟忘记了有这一号人物的存在。
虽然故事本身是讽刺魏惠王的无智,但后人更多地引用“三人成虎”的典故来借喻谣言的可怕,同时也是警醒后人谣言不可乱传。
俗话说,流言止于智者。就是要求我们做一个聪明的人,对于传言要有一个分析和求证,确认是不是值得传播。然而,古往今来,又有多少人做了这样的智者?
翻开史书,还记得秦末陈胜吴广的起义吗?鱼腹藏书、篝火狐鸣,最后百姓都认为这是天命所归。
再翻看《金瓶梅》和《水浒传》专门写潘金莲的那一段,同为古代的女子,在旁人的诟病之下,落得个悲惨的命运,而事实的真相又是如何?
推得近一点,2011年出现的抢盐风波,传说吃加碘盐可以预防核辐射,导致盐荒。可是只要有点头脑的人都想一下:如果吃碘盐有用的话,那核武器还有什么用,为什么美国极力控制其它国家拥有或制造核武器?
2012年出现了“世界末日”的理论,致使许多人相信那是真的,传的沸沸扬扬,甚至有些人辞掉工作、卖掉家产,以享受人生的行动来等待末日的到来。只是可惜的是,至今已是2018年了,我们依然很好的活着。
……
究其谣言的背后,都有其目的:
1、不论是谣言还是传言,正好迎合了大众的口味和心意,即所谓的滋生谣言的土壤。人们需要相信某些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或是达到目的。如陈胜吴广起义,因为老百姓苦不堪言,自己又害怕不敢挺身而出,所以来个鱼腹藏书、篝火狐鸣,正式击中了心里所想、心中所念:有一个出来吃螃蟹了!随后跟着风向走就是了。又如世界末日理论,只不过当时,制谣者让人们相信“诺亚方舟”这一的存在。
2、情境使然。在危机的来临之时,人首先考虑到的是自身利益,那是人作为动物的本能反应,因为害怕自身受到伤害就会显得冲动,失去思考的理智。比如抢盐风波。
3、媒体的误读、不负责任,以及政府的无效率等因素叠加,使信息的真假没有得到及时的制止。比如抢盐风波中有主流媒体的误读“如果实在不放心,可服用一定的稳定性碘来预防”,却未说服用什么或怎么服用。随后“服用稳定性碘可防辐射”、“吃加点盐可防辐射”出现在网络新闻的头版头条。政府又没有及时将正确的消息引导,造成恐慌。
4、网络信息的发达,民众识辨能力的低下,跟风现象明显,加上传播者以人性道德捆绑,更加滋长了信息的传播速度。
5、说者无意听者有意的夸夸其谈,来显示听者转身成为说话者的高大与自傲心态。
纵观历史古今,不论怎样,我还是相信“众志成城、众口铄金”这一谚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