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鞳羽
爱好由来落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里。
——题记
《中国诗词大会》是中央电视台继《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谜语大会》之后,由科教频道自主研发的一档大型演播室文化益智节目。
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
我们知道,一句诗就是一幅画,一句诗就表达着一段情,越来越多的人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中,追寻文化归属感。
午后,人间诗画,蓝颜知己。
有人曾问,把读书与背诗相结合,坚持下来又会发生什么?
引用宋代诗人卢梅坡在《雪梅》一诗中道:“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诗意提出在梅花和雪花互相争春,谁也不肯服输的时候,这使诗人很作难,只好搁下笔来,费心加以评判。梅花虽白,但与雪相比,还差三分;雪虽清,较之于梅,则没有梅花的幽香。
苦读训练成才人之美。
北宋文学家苏轼在《柳氏二外甥求笔迹》一诗中道:“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君家自有元和脚,莫厌家鸡更问人。”诗意提出青年人要想成才,必须勤学苦读,博采众长。
《中国诗词大会》在为数不多的诗词类,电视节目中脱颖而出,独匠其运。参赛选手下至几岁小孩,上至花甲老翁,涵盖了学生,教师,各行各业的人员等。他们怀仁诗词,齐聚一堂,场面十分震撼!由此看出,他们平时对古诗词的热爱是多么深沉,苦练的背后基本功是多么的扎实!
书读圣贤,行仁义事。
在作家杨绛先生《我们仨》著作的经典语录中,有这句话:“我们读书,总是从一本书的最高境界来欣赏和品评。我们使绳子,总是从最薄弱的一段来断定绳子的质量。坐冷板凳的呆子,待人不妨像读书般读;政治家或企业家等也许得把人当作绳子使用。”
中国现代作家三毛说:“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阅读让我们相遇,诗词让我们相知。夜静8点,我们相聚电视一旁共赏古人文诗的海洋,亲伴诗词的歌声,引领古典诗词文化的艺术,那一刻温暖是值得回忆倾心的。
诗歌熏陶生活,生活充满诗意。传承经典,品读圣贤,这是传统文化的魅力!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
在新春佳节央视一套黄金时段首播的过程中,如此高调推出这一节目,充分体现了央视对我国诗词文化的高度重视。节目主持由央视著名主持人董卿主持,著名学者担任点评嘉宾。央视此举,对中国传统文化,普及诗词知识,不仅是一件文明传播,又是舞台挑战的一次尝试。
胸藏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
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他是陶渊明,也是中古时代的大思想家。他的文学思想是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对真的理解,既注重历史与生活的真实,更注重思想情感和襟怀抱负的真实,是较完美的艺术真实。同时,他对自然的理解也表现其文学思想的独特性。他不言教化、不事雕凿,注重情感的自由抒发,注重诗文的自然天成,这是一种非常高的境界。然而,无论是提倡艺术真实,还是推崇文学的自然,都是为了酣畅淋离地表现人生。这是文学思想的灵魂。
昨天7日晚,火爆的《中国诗词大会》迎来了总决赛。印象最深刻的她,是来自上海名校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的16岁美少女武亦姝,诗词量2000首。1米8的身高,俊秀的外表,气质温婉却又“气场十足”。在第四场比赛中,武亦姝一人横扫全场,创下新纪录308分,成为央视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播出以来这个环节里的最高分获得者!而在昨晚总决赛第一环节:她更是夺得了317分!连主持人董卿姐姐都感慨:主持了10场这是最高分!这种青春励志值得我们学习!作为一名大学生,深深地敬佩这位小学妹!中华诗词是我们永远学习的经典。弘扬诗词文化应从自身做起,当我们深刻意识到自己的词汇量不足,以表达自己的情感时,只有学习才成为自觉的需要!
虚心学习,扎实学问,百折不挠,锲而不舍。
引用诗人张籍《逢王建有赠》一诗中“新诗句成相借问,闲来议尽共寻思。终今三十余年事,却说还同昨日时。”诗意解析,凡立志成才者,应善于向师长学习,向朋友学习,向一切内行者学习,并将他们的才智变为自己的才智,以促使自己早日成才。
《题画竹》是诗人戴熙其作“雨后龙孙长,风前凤尾摇。心虚根柢固,指日定干霄。”全诗以竹喻人,并喻示:只要具有虚心好学的品格与扎实学问的根底,必将有所作为,定会成就一番事业。
一直以来中华民族诗词文化源远流长,意境深远,是我们每个中国人值得骄傲学习的!是否从我们出生,认识语言 功能后,我们都在尝试学诗、读诗,从“鹅鹅鹅,曲项向天歌。”至脍炙人口的名篇,白居易著作的《长恨歌》等。至此我们应该感谢语言文字的伟大!不妨我们就做一个执着的文字爱好者,时时以汉语言之美感慰藉心灵、涵养精神。语言之美,美在精华,诗心之妙,妙在灵处。诗词文化美,一定会在我们的生活中绽放风华。
中华文化美,美在精华。其女不才,观看诗词大会,有感而发,其写以上此文,赋雅诗一首:
《爱诗贤词》
从言寺声韵律美,
诵读文学情感发。
言辞话语写作文,
从言司声牌曲名。
乐章琴趣合宴乐,
诗余词牌出萌芽。
中华诗词好文化,
书读贤人题为名!
相逢必有缘,感谢每位和我一样爱好诗词的人,感谢中国诗词大会嘉年华。希望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希望《中国诗词大会》一路走下去,让古老的诗词再度焕发青春。也让更多的人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除了奋斗的力量,还需要“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