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自由?
最近,经常被人提及的自由应该是财务自由、时间自由,但那是真正的自由吗?自由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吗?也有人说,自由是不想干什么就不干什么。想理解自由,先看两组不自由的情况:
1)古代的女人被“三从四德”所约束,对丈夫百依百顺,丈夫要求做的事情一般不敢违抗。如果做了什么让丈夫不开心的事情,还有可能被丈夫休了。她们也会有自己的想法,但是一般不敢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她们显然是不自由的。
2)当今社会,有一些富婆,非常有钱几乎什么都不缺,但是唯独缺爱情。一旦有人对她付出感情,她就会被感动地一塌糊涂。别人对她稍微用点心,她可以把自己的一切都给出去。这样的人,很容易被骗,在感情里受伤。这样的富婆是自由的吗?比人可以轻易用感情调用她,所以她也不是自由的。
什么是真正的自由呢?康德曾这样说:“我做某件事情,并不是因为这件事会给我或者别人带来什么东西,仅仅是因为我认为这件事应该做。这才是真正的自由。” 这是康德的哲学里自由的定义。
听了康德的自由,是不是有人会想,难道我努力工作为了升职加薪就不自由了?这个时候就该阿德勒的生活哲学出场了,学习如何在生活中做个自由的人。
2 自由就是不再寻求认可
阿德勒说:“人的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 为什么会烦恼?因为身处关系里面,我们总想获得别人的认可。得到别人的认可我们会开心,认为自己的价值得以实现。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也是社会的认可,但是我们一定需要那样的认可吗?我们需要为了那样的认可而努力吗?
我们应该把认可当作一个副产品,做得好了,得到了认可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是,不应该被认可驱使。直接追求认可,很容易陷入“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
在犹太人的教义中有这么一句话:“倘若自己都不为自己活出自己的人生,那还有谁会为自己而活呢?” 如果一味寻求别人的认可、在意别人的评价,最终就会按照别人的期待去生活,也就舍弃了真正的自我。
被他人认可驱使的人,喜欢跟人比较。如果觉得自己比不上,就会产生自卑。健康的心态应该是和“理想中的自己”比,这样才能把注意力放到正确的地方。对当下的自己感到不满意的时候,就努力奋斗。
李笑来在《财富自由之路》里提到:“无论如何,都要把一切可能的注意力都放到自己的成长上去。”
很多人认为,人际关系是纵向的:人和人按照地位的高低排序。而阿德勒认为:人际关系是一个平面,在同一个平面上,既有人走在前面,也有人走在后面。无论走在前面还是后面都没有关系,我们向前迈进不是为了与谁竞争。我们的价值在于,不断超越自己。
想要在人际关系中获得自由,先放弃寻求他人的认可,活在自己的人生中,而不是活在他人的期待里。
3 自由就是被人讨厌
想要获得真正的自由,不仅要从他人的期待里走出来,还要有勇气被人讨厌。每个人都不希望自己被人讨厌,但是,不管我们怎么努力,都会有人讨厌我们,这是不争的事实。
当我们被别人讨厌的时候,我们内心会很痛苦甚至自责,苦思冥想我们到底做错了什么。康德把这种不想被人讨厌的欲望和冲动叫做“倾向性”。康德说,凡是出于倾向性的,都是不自由的。
如果要行使自由,就需要付出代价,在人际关系里面,自由的代价就是被人讨厌。真正的自由是: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被人讨厌、不追求被他人认可。勇往直前,激流勇进。
在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里,他塑造了一个真正自由的主人公,斯特里克兰。他从不在意别人怎么评价他这个人,是否欣赏他的画。他只在意自己画得是否开心,灵魂是否自由。真正自由的人,内心也是无比强大的。
想要拥有被人讨厌的勇气,也要做好课题分离。“不想被人讨厌”是我们的课题,“是否讨厌我”是别人的课题。我们只能努力做到“把马拉到水边”,是否喝水是马的课题了,我们不能强迫他。
一旦拥有了被讨厌的勇气,我们的人际关系也会变得轻松起来,内心也会充满力量。
阿德勒的生活哲学中,一个信奉自由的人,不会活在别人的期待里,他只会把注意力放在自我成长上,他的价值是不断地超越自己。不再期待别人的认可,也就是有了“被讨厌的勇气”。别人如何看待自己,无论是喜欢还是讨厌,那都是对方的课题。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如此,才能做个“身轻如燕”的自由人。
说了生活哲学家眼中的自由,你心里是不是会有一个疑问:那些不爱跟人交往、我行我素、不管不顾的人是自由的,难道我们要成为那样的人吗?自由只是生活的一个维度,生活是有很多个维度的,例如幸福。人生也不是自由了,就完满了。
欢迎关注我,一个喜欢阅读,喜欢写作的程序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