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前的我,当了妈妈,知道妈妈两个字不像书里写的那样。书里面的妈妈有着广博无私的爱,“妈妈”更像是一座丰碑,每个举手投足间都是教科书,每个眼神里都是慈爱。
这样的爱,有着不食人间烟火的味道。自从我当了妈妈,觉得自己离心里理解的称谓着实太远,所以抱着儿子的时候,都羞于说“妈妈”这个词,感觉自己不配。
随着小家伙慢慢的长大,对我哭,对我笑。我渐渐理解了“妈妈”的更多含义。“妈妈”不是超人,“妈妈”平凡普通,“妈妈”有时会忙的手足无措,“妈妈”也会哭鼻子。
总而言之,“妈妈”这个词在我的生命中变得活泼生动。
我喜欢和孩子一起堆积木,然后看着积木堆的高了哗啦一下子全倒了,我和儿子就会哈哈大笑。
我喜欢和他一起看灰色的蜗牛,看褐色的蚯蚓,然后看着他懵懂的小手探索着触了一下蜗牛黏黏软软的身体后,飞快的缩回来,瞪着的眼睛又大了一圈。
就这样,我享受着和他在一起的每一天,希望他快乐的童年里也有妈妈的存在而生动真实。
一转眼,哲米已经六岁半,上了小学。孩子需要适应,父母更加需要。儿子在开学的前一天跟我说,“妈妈,我感觉自己,要成为一个少年了。”我当时胆战心惊的问他,“你喜欢当一个少年吗?”我本以为这几天的各种忙碌和即将告别疫情长假的他会满满的不喜欢,结果他很平淡的一边用筷子夹菜,一边说:“喜欢。”
我的心情就像是大考刚发榜一样的松了一口气。同时,我心中还有很多疑问,基于什么理由他喜欢呢?是不是上了几天之后就不喜欢了?海淀区的小学那么累怎么能喜欢呢?
我的顾虑很多,总觉得学习被当下的教育环境变成了苦差事,很少有孩子喜欢。
这种想法也加大了我的压力,感觉自己这么早就给孩子的童年画上了句号。变成了凶神恶煞的包租婆,月月叼着烟去儿子家收租子。
我的心理建设现在还在继续,我终于理解,有个同事说周末把孩子送到辅导班,而后自己去了隔壁的家长心里辅导班,家长的心理也需要建设。
我本应做个给孩子减压的父母,结果我现在做成了加压的工头。
归根结底,孩子的兴趣更为重要。孩子的教育不是百米冲刺,更像是马拉松。刚开始的一点点领先,并不能代表什么,而且周围的人可能接二连三的先超过孩子,他和家长因为这种比较或许会很是焦虑,想要打破自己的节奏也快马加鞭。
可是,马拉松不看开始,也不看中间谁超过了谁,它是自我的斗争和进化。是和自我的抗争,忍受身体的不舒服,忍受一路的孤独,忍受大脑里面的想要放弃。而后,慢慢的,一步一步的就到了终点。3-5个小时不靠别的,靠的是自身的素质和坚持。
所以,不要急于前面发力,不要随波逐流,呵护孩子的兴趣,我们才是陪他跑完这段旅程的人。
儿子睡前跟我说,我太急了,是啊。我确实是把不好的情绪都带给了家庭。
作为父母的修为也需要一点点磨练,希望我们的孩子能原谅父母的不足,可以保有爱和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