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悲观者悲观的思考是为了乐观的生活》
—— 读杨澜作品《AI真的来了有感》
《未来简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认为,21世纪经济学最重要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被机器“剩余”出来的人去干什么?以及那些掌握人工智能、基因科技的人,是否更有可能聚敛财富,制造更大的不平等?中低阶层的被剥夺感,中产阶级的空心化,有可能导致社会动荡。他甚至预言:“历史从人类发明上帝时开始,人类成为上帝时结束。”那时,估计(好吧,保守一点)如果世界的运作体系只剩下理性与机器,那么,我想,很多很多人还会不会继续存在下去?当机器高度普及,你剩下的只是呼吸时,那种“被需要”感几近无存,如何阻止人心的沙化?告诉他们“神爱世人,世人必见证神的大能与权柄”就可以了吗?当神的意志等同于人的意志,hahahahahaha……生存还是毁灭,这真TMD是个问题!
我于是陷入了deep thinking,突然发现人真是一棵脆弱的芦苇,茫茫苇地,失却一些苇子,make no difference!说白了,这地球离了谁都照样转,所以我们有些人注定深刻地孤独,长久地孤独,卑微地孤独下去,on and on!所以问题不是我们被⋯⋯需要,而是我们需要⋯⋯,才不至于自杀!从这个角度而言,教师的确不会轻易失业,毕竟他们的天职就是传道解惑,于荒原撒播绿植,于干涸淋漓清泉。不过到那时,被称呼为“牧师”更为妥帖[憨笑],就当此时,我分明被上帝点触,灵光乍现,感到了性灵之门被开启的激动与颤栗。机器啊机器,我知道了你无法超越的是什么——人的神性——对真·善·美的执着与求索。诚然,人是一棵脆弱的芦苇,但因着他的神性,亦将人的高贵无限放大。机器就像法海儿,你永远不懂爱。况且那时人类的生存生态也会极大变革,我们会看到人工智能带来的种种机遇。它提供全新的生产要素,创造智能自动化的生产力;它提升现有劳动力的生产效率和资本的使用效率;它为各方面的创新“赋能”,全面提升社会创造力。它甚至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享受更优质、更有趣的生活。工业革命把人固定在生产流水线上,人被“异化”,被工具化。这在现代教育制度上的体现之一,就是过早地划定“文科生”,“理科生”,迫不及待地把年轻的生命挤压到某一职业前景的“模子”里,塑造成型。人为万物之灵,本该拥有只属于人的性灵生活。
人,并不完美;生命终究脆弱。不过,不完美定义了我们;死亡,定义了生命。人类最大的智慧就是在亿万年的进化中,不断适应危机和挑战。(《三体》值得一读)每一次灾难,每一次重建,每一次绝望,每一次希望,都让他有所改变,让我们成为独一无二的个体,也形成集体记忆,化作基因密码,融入下一代的智慧“草稿”。
所以应对未来,最佳打开方式就是学习,在知识迅速迭代、规则不断变化的今天,学习的心态和学习的能力决定了我们的生存,更决定了我们的生活。
也许有一天顾拜旦的话要变成“不学习,吾宁死!”
戊戌年惊蛰日子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