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31日星期三
周一,第一次体验新居所带来的通勤便捷。刚到家,学习累了的儿子想下楼散步,而老公已经先一步沿河遛弯去了。于是,我陪儿子下楼,老公原路折返,在指定地点汇合。和儿子边走边聊,说起老公对他的无限包容。原本想下班后和老公一起散步,他却以沿河走了很远的理由拒绝了我。当听说儿子想和他一起散步,恨不得三步并成两步快速折返。
从儿子初中起,老公全身心陪伴儿子。他指导儿子的学习,成就了儿子的一路逆袭,不但考上了心仪的高中,也在持续努力中沉淀出强大的自信心和相对稳定的情绪内核。与此同时,在原生家庭里被照顾的生活失能者,转身成为全能老爸,洗衣做饭打扫卫生,无微不至地照顾儿子的生活起居。更甚者,他家族里的自我牺牲精神也血脉觉醒。外出就餐时,心满意足地看着儿子大快朵颐,而自己动筷时总是非常克制。这种现象,绝不是多点两个菜,就能解决的。除了学习和生活,提供情绪价值,才是老公对儿子最大的贡献。无论儿子情绪高低起伏,老公总是能以稳定平和来面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老公对儿子的包容理解与无私付出,我都非常佩服也非常感恩。然而,对于尺度把握上,我却有不同意见——包容与支持儿子的前提,是先满足自我的情绪需求,特别是在精疲力尽无暇自顾时,我无法优先满足儿子的需求——我不认同自我牺牲。
当我和儿子聊起这些时,儿子却说,爸爸的包容才造就了他自由独立的人格。而妈妈的强势,只能培养出扭曲的人格。我愣了一下,再次确认,“你的意思是,初中以后,爸爸更多参与到你的生活中,你才成为今天的你。而你小时候的特立独行,是因为妈妈的强势造成的?”儿子淡淡地说,“是的”。此刻,老母亲的心碎了。我停下脚步,转身,朝着回家的方向走,留下儿子继续前进,和不远处的老公汇合。
不知过了多久,我一个人在熄了灯的卧室里半梦半醒,儿子推门进来说,“妈妈,抱抱”。见我没理他,接着说,“妈妈,对不起,今天我说的话,让你不开心了。我今天心情不好,说那些话,知道你会不开心,我故意说的。真的很抱歉。”此刻的儿子,突然变得有些柔软,靠着我说,“爸爸和我聊了很久,谈到责任的话题。我突然意识到,我确实没什么责任感,总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从没想到我对你们的责任。”说着,儿子转过身,抱了抱我。“我总是因为自己的事情,比如学习啦,就觉得是了不得的大事,非常的不开心。而当我想到,我还有很多责任时,自己那些事也没有那么了不得了。”我非常认同儿子的话。当这个世界只有自己,就是所谓的全能自恋的状态,要么就百分百绕自己转,要么就彻底毁灭。期间,是没有转圜空间的。而老公对儿子无限度的包容,让儿子认为这个世界理所当然是以他为中心的。而我,就是儿子不得不撞上去的现实壁垒。当儿子需要我的情绪支持时,我也许会说,“抱歉,这会儿我无法支持到你,因为我自己也不开心”。当儿子想让我去陪伴他时,我可能会说,“抱歉,我正在处理的事非常重要,必须完成,才能去陪你。”我在儿子身边,时常让他意识到,现实世界并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需要因客观现实去自我调整。这种碰撞,也许不舒服,但却很必要。
儿子对于艺术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时常对我的无知相当“鄙视”。我问儿子,“为什么对艺术无知的我的儿子却有这样的艺术鉴赏力?小时候,是谁陪你看歌舞剧,听音乐会?是谁送你参加艺术中心的话剧夏令营?是谁陪你去听猫馆长博物馆系列讲座?是谁买了《小顾谈艺术》进行艺术启蒙?”作为妈妈,也许我有很多做得不好的地方,但我也一定有很多做对的地方,今天的儿子,不仅仅是初中之后造就的,而是从出生以来,不能割裂的成长历程造就的。“是的,妈妈。”儿子抱着我,亲了亲我的脸颊,拿纸巾帮我擦了擦泪水。“这样和你聊天,我很开心。”儿子说,“我不太愿意把内心坦露给别人,因此主动割断了和外界的链接。然而,这种心和心的链接,感觉很好。我的朋友说,我也许有很多缺点,但有一个特别大的优点,就是真诚。我外在呈现是怎样的,内心就是怎样的。”我心里偷笑了一下,这一点,儿子和我真的很像。
儿子说,“我很喜欢B站的一位老师,他是港中文的本科,清华的研究生,免费为高中生讲授物理和数学,他与我的世界观非常相似。不同的是,因为他的求学经历,曾让他承受非常大的心理压力,所以,他有钢铁般的意志力。而我,也要像他一样,内心变得更强大, 更能够坚持自己的信念。”就像前两天儿子和我分享日漫“宝石之国”的故事内核——凡杀不死我的必使我强大。而且,我也相信,谁痛苦谁改变,痛苦是打碎心灵外壳,让光照进来的一种契机。儿子长大了,即将成为爸爸和妈妈都无法企及的真正的男子汉。希望,儿子总能向我们敞开心扉,保持心与心的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