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颅脑损伤 护理体会
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常见的急诊,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重型颅脑损伤往往发病突然,病情危重多变,加上合并伤多,伤后昏迷时间长,因此伤后并发症发生率高。我科自2011年2月~2012年2月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63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自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了重型颅损伤病人63例,男39例,女24例,年龄11-76岁,其中重型脑挫裂伤28例,颅内血肿12例,硬膜外血肿10例,硬膜下血肿合并颅底骨骨折6例,脑干损伤7例。神志浅昏迷39例,深昏迷24例,住院天数平均为37天,痊愈42例,好转19例,死亡2例。
2.观察与护理
2.1 严密观察患者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变化
2.1.1意识状态:意识状态是脑损伤最易出现的变化之一,在观察中如出现:由昏迷状态转入躁动,如抓伤口、拔导尿管等动作,能遵嘱举手睁眼、伸舌等,均系病情好转;如果由躁动不安转入昏迷状态、对周围反应迟钝、强刺激可能唤醒,表示病情加重 [1]。
2.1.2瞳孔的观察:瞳孔是判断颅脑损伤后病情变化的一项重要指标。观察瞳孔的大小、形状、对光反应的灵敏度及两侧是否对称。一测瞳孔散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有可能为再出血引起的脑疝,应立即告知医生,给予脱水药物,做好抢救准备。如果双侧瞳孔散大固定,则病情危重,为临终状态。
2.1.3生命体征的观察:生命体征的观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护士应谨遵医嘱随时观察并做好记录。观察过程中发现异常,如出现呼吸和脉搏缓慢,而血压反而升高,说明是颅内压增高的表现。如:出现瞳孔进行性散大,伴有严重意识障碍和生命体征变化,提示脑疝的可能,护士应及时报告医生,给予对症处理。
2.2 呼吸道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正常的咳嗽反射和吞咽功能丧失,不能自行排除口咽及气道分泌物。护士应该:(1)对没有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的患者:使其取侧卧位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配合翻身扣背或放置口咽通气道,以利于痰液、呕吐物、口咽分泌物排出以防误吸;(2)对于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患者:定时湿化气道,及时吸痰,痰液粘稠者可配合雾化吸入及翻身扣背,必要时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做好气管切开护理工作,严格无菌技术及吸痰操作技术规程,保证患者舒适。
2.3 血肿清除手术后护理
颅内血肿手术清除后,护理的重点是观察有否继发出血的发生。要对患者的意识、瞳孔、生命体征严密观察。每0.5~1h测量一次,做好详细记录,对每一项目的变化都要高度警惕。要定时触摸减压窗的张力,如果张力高,说明颅内压比较高,要加强巡视,对症处理,必要时复查CT,以便及时发现再次出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 保持引流管通畅
引流管应固定在床头低于头部的位置,留有足够的长度。对躁动者加以制动,适当给予镇静剂,防止牵拉及误拔引流管。搬动病人、变换体位时,应有两名以上的护士共同完成,注意引流管的走行,操作完毕,确认管子无扭曲、受压、闭塞、脱落后,见引流状态完好,方可离去。
3 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3.1 上消化道出血
表现为血压下降,脉搏细速,自气管导管或口腔吸出咖啡色痰液。抽吸胃管,有咖啡样液体流出,解柏油样便,大便潜血试验阳性。护理措施:严密观察意识、生命体征、血常规、排泄物的变化;积极治疗原发病,减轻疾病的恶化。由于实施肠内营养有利于维护肠屏障功能,减少肠源性全身感染,有利于免疫功能的调配[2]。伤后48-72小时,尽早作胃肠道内营养或药物治疗,鼻饲前回抽胃液观察有无咖啡样液体,及时发现及时处置;早期应用H2受体拮抗剂;病情观察中动态监测胃液pH值。若PH值﹤3.5,是出血的危险信号[3]。
3.2肺部感染
表现为发热、血氧饱和度在90%左右,呼吸频率快,26~30次/min,痰多,有痰鸣音。护理措施:严格按医嘱正确使用抗生素,维持血液内有效浓度,并观察其作用和效果;加强体温、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的监测,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高热不退者,可以运用电冰毯物理降温,据报道,亚低温(28-35℃)能显著减轻脑水肿,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有效控制颅内压。注意观察有无寒战症状的发生。严格无菌观念和操作,做各项治疗时应预先做好准备,尽量将检查、治疗安排在一起,减少污染机会;做好呼吸道管理,按时吸痰翻身叩背,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室内相对湿度50%~60%,温度18~22℃,湿式清扫,每日室内空气消毒1次。
3.3 气管套管堵塞
由于患者病程长,气管切开长达两个月,8号气管套管堵塞。表现为呼吸困难,雾化吸入和生理盐水冲洗气道效果差,更换气管导管后症状消失。护理措施:加强气道湿化,稀释痰液。在护理中对开放气道并吸氧的患者采用持续微量泵滴入湿化,用生理盐水200ml+盐酸氨溴索(沐舒坦)4mg,以6ml/h的速度泵入。对机械通气患者用电热恒温湿化装置,及时添加灭菌用水,维持温度32~35℃,使吸入的气体得以充分湿化,以达到稀释痰液的目的。掌握吸痰时机,如出现痰鸣音或呼吸机气道峰压升高报警、血氧饱和度突然降低,提示有痰,立即给予吸痰。
4.康复期的护理
术后病情稳定的情况下,开始进行瘫痪肢体的被动屈伸运动和肌肉按摩,将瘫痪肢体置于功能位置,预防关节孪缩、肌肉萎缩、肌力低下等废用综合征。恢复期即病情达到2周以后,生命体征平稳可加大康复训练的力度。主要包括语言、吞咽、肢体功能、平衡功能训练。要在康复师的指导下,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制定康复计划,训练过程中应循序渐进,鼓励患者的微小进步,充分调动患者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最佳的康复效果。
5.护理体会
在护理过程中,护士要有高度的责任心,熟练掌握本病的特点并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加强基础护理,术后耐心、细致的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严格无菌操作,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及时处理,对手术成功及预后起着很大的作用。
参 考 文 献
[1] 顾沛.外科护理学(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95.
[2] 李宁,于健春.临床肠内营养及置管新进展[M].4.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9:04.
[3] 繆建平.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常见并发症的监测与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6):4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