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热潮初起时,i链说重点关注并推送了一系列“大佬”的观点,这些“大佬”有长期从事区块链探索的,也有在其它领域成名却刚涉足区块链的。无论如何,我们希望在这样一个“混沌初开”的时点,把先行者对于区块链的认知传递开来,以帮助更多的人产生思考、提升认知,从而做出是否“参加区块链革命”的正确决策。
现在,i链说认为“观点传递”工作应该告一段落了,认真思考过的人一定做出了正确判断。接下来我们会从技术普及和应用落地的角度进行深度挖掘,在做好科普工作的同时持续跟踪有价值的区块链应用项目,力争早日发现那些“杀手级应用”的苗子。
正式启程前,有必要梳理一下专业研究机构的区块链研报,以对区块链发展形势有整体判断。粗略估算,近两年区块链圈子里流传的国内外知名机构的区块链研报不下千份,他们对区块链概念的解读基本相同,但在热点应用方向和落地时间表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i链说精选了150份报告进行仔细研读,现将研报精华提炼整理出来,以节省更多人的时间。
一、国内外机构对区块链概念和核心特点的研判
比特币是区块链第一个应用,也是迄今为止最成熟的应用,是比特币带火了区块链。各大研究机构在研究区块链时,无不从比特币发展历程开篇,以比特币的运行机制揭示区块链的潜在价值。关于区块链的定义五花八门,网络一搜就能发现很多版本,不同研究机构给出的定义也不尽相同,但都能揭示区块链的本质。(时至今日,如果你还不明白区块链概念,只能自己去做功课了)
区块链价值巨大,万业可用,为所有机构所共识。其价值又靠技术支撑,各研究机构总结的区块链技术基础为:分布式计算、加密技术、共识机制、博弈论等,多种技术融合后实现了去中心化、去信任化、集体维护/集体协作、可靠数据库、防篡改、可追溯、智能合约等功能,具备了变革世界的潜力。
当前,很多人在谈论区块链时喜欢纠结几个问题,也可以说是误区,研报则能起到正本清源的作用:
1. 去中心化问题。
有些人误认为只要使用了区块链技术,就必须、绝对地去中心化,如果做不到就是伪区块链,就没有任何意义。此类人自然是钻了牛角尖,在去中心化问题上做文章说明认知还不到位。去中心化只不过是区块链能够实现的部分功能之一,我们采用区块链也不只为去中心化这一个特征。去中心化的程度要结合商业目的适当调整,采用区块链终究是为了服务应用,而不是生搬硬套那些功能。即便是中心化的商业模式,也可采用区块链,可以应用区块链其它功能,以改进不足之处。因此,合理、有效地去中心化是区块链应用中一个正确尺度。
2. 将比特币区块链等同于所有区块链。
有人将比特币区块链的缺陷,比如吞吐量低、交易费用高、能源浪费等,当做是所有区块链无法逾越的鸿沟,进而得出结论:区块链无法大规模商用。在此必须明确,支撑比特币运转的区块链技术是1.0版本,主要用于于数字货币领域。区块链2.0已经能够满足很多金融机构的需求了,而现在已经到了区块链3.0时代,大量技术瓶颈都被突破,各行各业可结合自身模式相应的采用。
3. 用区块链一定效率低。
此类人依然受比特币区块链的影响,认为吞吐量太低,怎么可能改进效率呢?殊不知效率的改进涉及多个环节,手续精简、人力减少、共享信息、减少中介方、降低资本占用等多个环节的改进都能带来效率的提升,所以区块链一定能大幅提升某些业务的效率,这点毋庸置疑。当然,区块链也有适用范围,在某些商业模式下会带来效率的降低,要有选择的使用。
4. 上链信息可能虚假,因此区块链溯源防伪是伪需求。
溯源防伪是区块链的一个绝佳应用场景,区块链的作用就在数据上链后发挥,而信息采集、上链操作等环节应该交由物联网和人工智能解决,而不是要求区块链解决一切。另外,如果出现人为的恶意操作,那更不是技术层面的问题,而是商誉和职业道德问题,需要区块链之外的其它手段来规避或惩处。用其所长已然足够。
5. 区块链一定会造成能源浪费。
不同区块链可能会用不同的共识机制,目前已经投入应用的共识机制已达上百种,其中最被认可的主要是POW(工作量证明)、POS(权益证明)、DPOS(授权代表权益证明)、PBFT(实用拜占庭容错机制)等,主流研究机构认为POW+POS的混合共识机制具备更广阔的应用前景。人们对区块链能源浪费的质疑主要就是源于POW机制下的挖矿行为对电力的消耗,但考虑到这些能耗所支撑的数字货币市值,下结论前还需再做斟酌。况且,未来采用POW机制的区块链会越来越少。
总之,作为一项由多种技术组成的综合技术方案,区块链并不是万能的,用则用其长,不适合则不必采用。关于区块链分类,各大研究机构叫法不同,但公有链、联盟链、私有链三种分类方法为绝大多数机构所采用。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根据自身商业模式和应用目的进行相应选型。近两年,区块链底层技术公司发展迅猛,为区块链应用落地提供了有力保障。各大机构的研究重心也从比特币产业链转向区块链在各行各业的商业应用上来,而专注于底层技术的几家公司也得到了重点关注,他们会在推动区块链应用落地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二、区块链热门应用方向
国内外研究机构重点关注方向不同,但无一例外认为金融将是被区块链率先变革的领域。互联网金融势头已过,金融科技也只是动了动皮毛,区块链将从金融业务的底层架构出发,发起真正意义上的革命。据贝恩咨询调查,80%的金融市场参与者认可区块链对金融领域的变革作用,并且将在2020年之前部署区块链。
目前看来,区块链比较适合应用于证券发行和后续服务、清算、交收结算、复杂金融合约交易、记录和对照、抵押品管理等细分领域,具体影响大小可通过一些条件判断:
问题列表
1资产是否可以电子化?
2是否需要互无信任基础的多方参与,而原来需要可信任的中介机构?
3是否不同交易之间存在关联?
4是否需要接近实时的结算,但又允许一定的延迟?
5合约是否复杂?是否隐含较大的对手风险?
6是否原来是劳动密集、资本密集?
7是否需要共享记录?
答案“是”越多,区块链适用性越强,业务变革性也越大。
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都曾被寄予厚望,但始终未能达成革命性效果,不是这些技术不够颠覆,是缺少将其串联起来的连接器,导致新技术无法最大化发挥功效。人工智能若要发挥威力,需要大数据支持,而数据来源、数据主权、数据隐私、数据收益等问题一直是障碍;万物互联需要解决设备管理与维护问题,也需要解决数据问题,更得面对不同厂家的设备互通问题。区块链的出现恰好弥补了不足,先变革生产关系,再释放新技术生产力,革命终于要来了。
IBM的调查反映了区块链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探索分布情况,当时媒体娱乐领域几乎没有应用案例,经过2017年底、2018年初的区块链媒体高潮后,这一比例应该会明显上升了。新媒体时代将升级为分布式媒体时代。
三、区块链普及速度
国内不少机构曾预言2016年会出现大规模区块链商业应用,但并没有发生。相对而言,国外机构的预测更加保守,我们认为瑞信的这份区块链落地时间表更具参考价值:
如上图所示,我们当前处于区块链应用落地探索阶段,结合实际情况,2018年应该会有一些区块链应用发展起来,2年后的2020年则会有大量应用落地并开始成为主流应用,到2025年区块链应用将普及,技术进入成熟期。时间很紧迫,没上车的赶紧上,已上车的抓紧前行。我们一起迎接区块链革命胜利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