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对面的大学,大一新生正在军训,每天都能听到他们群情激昂地喊口号。又一波新生步入了他们重要的人生四年。
也许有同学在入校之前就已经从学长那里了解了很多信息,“知道大学是怎样的。”
之前我带的学生就有一个情况,学生进校之后表现很消极,甚至有退学的想法。沟通之后才了解,在他入校接触老师之前,就已经通过各种渠道从学长那了解了很多信息。
学长告诉他这个专业就业不太好,学长告诉他上大学没有用,学长告诉他上大学有很多空闲时间很无聊,很多大学生都很迷茫。这个尚未走出校门的“学长”用不知道从哪里来的“经验”影响了一个尚未踏进大学校门的同学的思想。“学长”对这个学生的影响有可能伴随他整个大学四年,他可能也把自己的大学生活过成空虚、无聊、没用。
有很多影响因素,决定他们四年的成长,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取决于是否会读书。
我写这篇文章,可能会有以前的职业习惯——说教。但我无意于此,就像我对姑娘的教育理念一样,即便她才一岁多,我仍然把她作为独立的个体来交流,她只是处在一个处处需要人帮忙的阶段,但是她仍有独特的心理。我只是要在尊重她个性的基础上给予帮助和引导而已。尊重独立的个体,是我坚持的思想。所以本文无意于说教,只是个人体会。
01
读书是围绕专业课发展的圆周运动,教科书只是圆心。
教科书只是纲要,提供阅读的方向和指引,只是骨架。为之填上血和肉,才有美感。
形成立体的专业知识是大学四年的基本功课。那么血和肉是什么呢?是与专业相关的书籍,是看似与专业无关的其他领域的知识。对专业的深耕,更多地可能是在毕业之后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中完成的,但是在大学,多读专业书籍,而不仅仅局限在提供的基本教材是形成对专业立体认识的前提。
02
“闲书”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当然,这里的收获已经不是功利性的了。《越读者》中把读书与人的饮食结构相对比,读书类似于人的饮食,要分不同的结构:
主食阅读:生存需要的阅读;
“美食阅读”:思想需求的阅读;
“蔬果阅读”:工具需求的阅读;
“甜食阅读”:休闲需求的阅读。
中学时期是身体成长的重要时期,饮食结构是否均衡,是否吸取足够的营养对身体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到了大学,是思想发展成熟的重要时期,阅读也讲究营养均衡。那些所谓的“闲书”有时候会带给人更深刻的变化。
03
不要把阅读当作闲情逸致,要知道该读什么。
听到这句话可能有很多人会反感。因为我们每个人中学的时候基本上都因为看“闲书”被训过。
我们从小就知道,书,有该读的和不该读的。
以前的读书是一种功利的态度,该读的“课本”、“参考书”是为考试读书。现在我说读该读的书,是指要有目的的读书。我想要读什么,我该读什么,我要怎么读。这本书能告诉我什么。我从这本书中学到什么。都是贯穿在整个读书过程中的问题。这么说的原因是基于自身读书的经验。
“打发时间”是我去图书馆的重要原因。读书找不到焦点,一会看文学、一会看历史、一会又看看心理。度过了愉快的一下午却收获甚少。
不会读书是我大学最大的遗憾,不会读书源于我们从小到大所受的教育。这点与大学的另一个现象有相同的道理。
大学校园的教育,除了专业课的学习之外,另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所谓的思想政治教育听起来是很高大上的,关注的是学生的思想,但往往关注的是学生的行为习惯。有时候会觉得很可笑的事情,却一直反复在做。老师要教育学生准时、上课不迟到。要有礼貌,饭后要收餐盘。不要随处扔垃圾。
需要在幼儿园阶段养成的习惯,到了大学之后才来一遍遍的纠正。相反,幼儿园期间却要学一年级才学的英语,学会做算术。读书也是一样,中学期间应该是要广泛涉猎,以便发现自己的学习兴趣聚焦点,为自己大学之后选定感兴趣的专业做准备。我们却只能读该读的书,不能读“闲书”。以至于到了大学,不喜欢自己的专业,不知道怎么读书。
我们能做的就是利用大学的时间尽量弥补这种缺憾,所以有很多大学强调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前两年先不分专业,在前两年通识教育的基础上学生再选定自己感兴趣的专业。
林语堂先生说过“读书的所得,靠读者的见识与阅历,同靠作者的见识与阅历一样重要”。
这也是我大学期间喜欢去图书馆却收获不多的原因。很多读过的书,只是读了一遍,如同春风拂过,当时让人感觉温暖,但是过后却并未对自己有什么影响。因为对书里面的内容无感,或者感触不深,无法充分理解。
当我现在再打开一本书,总是有“终于遇到你,何其有幸”的想法,我想原因就在于,它碰触到我内心的某一点,产生共鸣之余,对我的思想、意识、习惯有改进的作用,或者对我的生活有指导意义。
看着操场上青春激昂的他们,不知道他们将会用怎样的方式度过这四年。
或忙碌、或空虚;或目标清晰、或浑浑噩噩。如果能在大学学会读书,受益的将会是走出校园之后的那个他们。
学会读书,我也是刚踏上不断追寻的路,与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