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好一个故事呢?杰克·哈特经过几十年的实践得出了一套理论,他把这套理论完整的编写成书,分为十四章。
今天,我讲一下关于书中前五章学到的重要的东西。
首先是故事。人们都喜欢听故事,故事是一种很好的传播方式,我们记忆中所有内容都是以故事的形式展开的。
而所有的故事,都具备一些共同的特征,故事讲述者需要充分了解故事的框架。
通常情况下,故事会从一个充满欲望的人物开始,他努力克服成功道路上的各种障碍。
简单来说,就是这么简单。
这相当于必须把握的一个框架,具体的血肉还需要不断的丰满。
然后是情节,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如果说框架是让故事有逻辑,那么情节是让故事更有趣。
事实上,我感觉一篇好的故事是不断由有趣的情节构成的,这样才有让人读下去的欲望。
书中给了一个例子,我觉得很有趣。
“国王死了,王后也死了”,这是简单的陈述,给人感觉可能是死就死吧,关我什么事?但是“国王死了,王后因悲伤过度而逝。”就会让人感觉里面有料,有想读下去的欲望。
顺便提一句,我认为,每一句话能让读者自然而然想读下一句,一篇故事也就写的很成功了。
接下来想说的是人物,关于主人公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有没有一个讨喜的主人公,可能直接决定了读者会不会继续读下去。就跟现实生活一样,没人喜欢和讨厌的人一直纠缠。
如果非想写一个讨厌的人,最好是通过别人的眼睛,就是再安排一个讨喜的旁观者,来描述那个让人讨厌的主人公。
另外,主人公越挣扎,越充满欲望越好,这样的人一看就是有故事的人,一看就有故事可讲。
下一个要谈论的是叙事弧线,什么是叙事弧线呢?这有点像我们小学学过的“起承转合”。作者把叙事弧线分为阐述,上升动作,危机,高潮,下降动作五个部分。这里我只谈前俩个部分。
阐述部分告诉读者他们必须知道的一些事,讲述那些可以更好的帮助读者理解内容的事,和不得不知的背景。
但是不能把所有的事都告诉读者,都说了,就没意思了,一看开头就知道结局,谁还感兴趣呢?留点悬念,有点好奇是必须的。
上什动作由一系列情节点构成,在这个部分最重要的是制造扣人心弦的悬念,一步步把主人公推向悬崖边缘。
讲完叙事弧线,可以谈谈视角的变化,通常视角有第一、第二、第三人称,也就是“我你他”。
第二人称一般在指南类书籍中出现。
第三人称是比较好用的视角,我觉得可以给他起个名字叫“上帝视角”,因为这个视角几乎什么都可以知道,不受限制。
最后想说的是声音和风格,个人感觉作者所说的声音是指文章的灵魂,一个好的作者笔下的文章是有血肉会说话的,我们往往一看到某篇文章就能判断出这是谁写的。不同的作者笔下会发出不同的气味和声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然而很可惜,目前为止,我还没有意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