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曾说:喜欢一个人,会卑微到尘埃里,然后开出花朵来。
但不是所有的卑微都可以开出花朵,有时,太过于的卑微的爱就等于是“慢性自杀”。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的爱情就是如此,R先生在自己41岁生日当天收到一封厚厚的信,信上没有署名也没有地址,而信的内容只是一个陌生的女人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饱含着一生的痴情,把自己18年来对他的爱倾诉其中。
作者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出生在奥地利维也纳一个富裕的犹太家庭,从小便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和艺术熏陶。同时有惊人的写作天赋,16岁那年发表了第一首诗,20岁的时候出版了第一本诗集,次年发表了第一篇小说。他先后在维也纳和柏林学习哲学与文学,并在毕业后游历各国,去过西欧、北非、美洲以及印度等地,结识了弗洛伊德、维尔哈伦、罗丹等人,受他们影响很大。他擅长刻画女性人物的性格,描写人物的细腻心理,高尔基曾评价他是“世界上最了解女人的作家”。《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便是这种风格的代表作。
他笔下的女主人公有着不幸的遭遇,他用细腻的文笔将这些遭遇记录下来,再一点点剖析不幸背后的精神匮乏和内在原因。
尤瑟纳尔曾经说过:“史上最肮脏的,莫过于自尊心。”
这句话放在这里形容《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再适合不过了。在这场长达18年的爱恋中,“自尊”似乎是一个奢侈的词汇。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女人可以在爱情里这样卑微,一次一次只为这个男人可以记起自己,一生无尽的意义都比不过承欢的那几个夜晚。
世人都在歌颂这个女人对待爱情的忠贞与伟大,却不曾想,是她自己选择了在幻想的爱情中慢性自杀。
父爱的缺席,迷恋由儿时展开
“我从认识你的那天起,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生命。在那以前,我生活在一团乱麻之中,我不想再记起那段糟糕的岁月。那日子就如满是灰尘和潮湿东西的地窖一般,满是蜘蛛网,我的心早已淡漠。”
她出生于一个寒酸的会计员家庭,从小便失去了父亲,和母亲相依为命,深居简出的生活在维也纳。年少瘦弱的她经常被邻居的孩子欺负辱骂,处处充斥着阶级之间刻薄对待,她一度对自己的生活深恶痛绝。直到搬到她家对面的作家R先生出现,世界才有了生机。
在R先生还未搬过来之前,少女就开始从仆人恭敬的态度中幻想他的样子。于是,暗恋的种子便开始种下。在她眼中,素未谋面的R先生的一切都是那么奇特,心中一直缺失的某样东西似乎在被唤醒。
那一年,她13岁,R先生25岁。不曾被温情对待的她,因为他一句温柔的“美丽的小姐”而爱上了他。
“我那时还小,不知道这种好奇就是爱情。在这个世界上,一个孩子的暗恋是无人能比的爱情,这种爱情不怀有任何希望、低微,不为人所重视,充满热情,只是一味地迎合爱人,这和成年女人的炽热欲望不同,它没有那种爱情所具有的贪婪欲望。聚集全部的热情,这只有孤独的孩子才能做到。”
的确,父亲的缺席和母亲的忽视让她孤独,她便把对父爱的渴望转移到了R先生身上,这种爱无关风月,只论真心。
这一点符合弗洛伊德所提出的“恋父情结”(又称伊拉克特拉情结)。这是一种无意识的欲望,内容就是对父亲的爱,对母亲的轻视。
弗洛伊德认为,我们的情感基础常是童年形成的。如果爸爸妈妈给了我们足够的爱与安全感,我们就会在潜意识中将爸爸妈妈当作爱情的原型,并按照这个原型去寻找恋人,反之亦然。
她是在按照幻想中的父亲寻找一个恋人,一个可以给她温暖、安全感、和人生希望的人。她把作家当作自己的知音,那是她心中完美父亲的模板。她看不起胆小的母亲,以及身边对待感情轻佻的女同学。面对成熟有才华的R先生,她的情感找到了发泄口。
所以,年少的她无数次在大门口等待他的出现;无数次在楼梯上偷听他的脚步声;无数次透过窥视孔观察他的一举一动;也曾疯狂地亲吻过他抚摸过的门把手……
但这时候的爱,还只是一个孤独的孩子最真诚最纯洁的爱意表达。
为你,我倾尽所有;于我,你一无所知
“除了你之外,每个人都对我好,宠爱着我,你却把我忘得一干二净,你从未记起过我。”
一切的爱恋似乎都要因母亲的再婚而挂上句号。
母亲为她找了一个有钱的继父,他们一家人不得不搬离这座楼,住进因斯布鲁克的别墅中。面对即将失去的人生意义,她不惜要去祈求R先生,哪怕做女仆也好,奴婢也罢,只愿自己还能够见到他。
然而在楼道苦等一夜,忍受寒冷换来的却是他牵着其他女人的手,失望之余不得已离开了维也纳。
在因斯布鲁克的两年,她形容自己是在无尽的思念和痛苦中度过。
她的继父虽然不爱说话,但性情温和,对待她像对待亲生女儿一样;母亲也在尽力弥补,顺从她的一切意愿;她身边也不乏有许多优秀的年轻人围绕示爱。但这一切她都视而不见,只觉得没有R先生,愉快而满足的生活都变得毫无意义。
她内心隐秘思念着心爱的男子,心头带着坚不可摧的意志,犹如一个虔诚的信徒。
于是,在18岁时她说服了父母回到了维也纳,那个载满她爱恋的城市。并屡屡制造巧遇,与R先生发生了关系。可她心爱的人并未记起她,只认为她是众多爱慕者中的其中一个。
但这并未阻碍她对R先生的痴情,她认为一切都是命运的感召,一生都在等待他的召唤。
就连此后怀上R先生的孩子都不曾告诉他,独自去妓女光顾的黑诊所,独自将他们的孩子抚养长大。为了孩子昂贵的学费和生活费,不惜出卖自己的身体,委身他人。
讽刺的是,那些她卖身的人都爱上了她,并多次向她求婚。其实不乏有伯爵,有富二代,她本可以过上养尊处优的富家太太生活,但她的忠诚使她不允许自己对别人稍微的动心。
“每一个和我发生关系的男人都喜欢我,他们都依恋我、爱我。亲爱的,只有你是个例外。”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她等来了所有人的爱,就连曾经的老仆人都可以在一刹那间认出她,却换不来他的一瞬想念。甚至就连最后一次的一夜春情后,在身后镜子里,她看见他在给自己偷偷留下过夜费。
他像经过一条河流一样经过她的身边,触碰她的身体就像触碰一块石头,他一直在向前走,不曾回头张望过原地等到的女人。
她放弃了万千宠爱,换来的只不过是一个风尘的印象,但她仍旧不忍苛责,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都在诉说“我爱你”。
这不是爱情,是在幻想的爱情里“慢性自杀”
“可是,你要相信我,我的爱是这么舍身忘我,是这么死心塌地,我不会背叛你,只对你从一而终,没有一个女人能像我这样爱你。”
在最后一次见面后,她再也不曾找过R先生。直至儿子病死,自己也身染重病才肯将所有的事实和盘托出。
她说,当他看到这封信的时候,自己一定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因为如果自己没有死,这封信就会被她撕掉。
为何偏激至此呢?有人说还是会失望,还是会埋怨。而我却看见了一个沉迷自我幻想,自我感动,害怕面对真实世界的女人。
在这一场看似震撼人心,荡气回肠的爱情中,似乎总有那么一个缺席的人,那就是R先生。这个人许多人说他渣男,说他不负责任,但事实是,她从来不在乎R先生究竟是怎么想的,他的感受又是如何。
她只是上演了一场“我爱你,与你无关”的爱情独角戏罢了。她的忘我和死心塌地面对的都是自己的幻想,而不是真实的R先生。所以才会说:“我既不需要你为我付出爱,也不奢望能获得你的同情和安慰。”
无论是少女时候的暗恋,还是青春时候的激情,亦或是流落风尘,最后走向死亡,她看似坚守自我的暗恋背后,是源自幻想的爱。
从所有故事的起点——那栋楼房开始,R先生还未搬来便在梦里与他初次相遇。在她的幻想中,他是优秀的,所以努力让自己变得优秀;幻想中的R先生是会弹钢琴的,所以自己也会刻苦练习钢琴;她幻想着R也在经常想起她,所以才会一次又一次,因为他不曾记起她而感到失望。
但真正的R先生是她想象中的样子吗?
就像林徽因当初拒绝徐志摩的求爱一样,林徽因说:“徐志摩当时爱的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诗人幻想的浪漫情绪想象出来的林徽因,可是我并不是他心中所想的那样一个人。”
与林徽因的自我觉醒不同,对于R先生,她主观地认为其就是一个喜欢轻松愉快,不喜欢被束缚的人。所以所有的一切包括孩子她都独自承担,并把这种迷恋和幻想寄托在和R先生长得一样的孩子身上,当孩子死去后,她的幻想彻底破灭,自己也不愿意独活。
她从始至终都沉迷在自己幻想的爱情中,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中“慢性自杀”。
最后的启示:
这本书的结局无疑是悲剧的,因为读完信的R先生也只是短暂的怅然若失,脑海中也只依稀记起一个模糊的不能再模糊的影子而已。
这场独角戏,就这样在声声叹息中落下了帷幕。
看完这本书后,我既庆幸自己生活在21世纪,虽然还未彻底实现男女平等,但在当代似乎见不到这样卑微的爱情。又为这个女人惋惜,惋惜她从未找到内心正确的自己。
也许有一句话说得对:每个人都是时代的产物。这个女人便是那个男权时代下的产物。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写作社会背景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动荡的年代。那是个物欲横流、爱情堕落为商品的年代,男权主义横行,似乎都是致力于去描写女性的毫无尊严的付出,为男人甘愿卑微一生,最后牺牲自我。
“他们玩弄爱情,就像摆弄一个玩具,他们夸耀自己恋爱的经历,就像男孩抽了第一支香烟而洋洋得意。”
而我认为作为和平爱好者的茨威格,这样的描写无疑是在将那些不曾示人的思想情感,赤裸裸地暴露在阳光之下,目的是让我们产生反思,反思男女不平等的社会中对待女性的种种残忍。尤其是其中描写女人在医院生产的遭遇,一个迎接新生的医院却像一个屠宰场一样血淋淋。在他细腻的笔锋下犀利的折射出的,恰恰就是那时候黑暗社会的一个小小的缩影,暗示着这份爱情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的,注定要万劫不复。
书中无时无刻都在表达着茨威格的怜悯之情,这一切不过是特定的时代,特定思想下的爱情悲剧。
这样一个失去父亲的女孩,从纯真热爱,到渐渐迷失自我,把自己推向灭亡的故事,任谁看来都会觉得惋惜。但如果可以的话,我宁可他们从未遇见,也不愿意看到一个在爱情中丢失了自我的女人。
因为在爱情中,你的自尊永远比那个不要你的人来的重要。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