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6日,星期日,晴
上大学时,固定电话没有普及,没有手机,电视也只有在周六晚上宿舍楼大门口的空地上才能看一看,那还得是天气好的时候。电视的节目也很少,我们学生的主要娱乐方式就是用收音机听广播。
一
那时我们宿舍白天不送电,只有晚上才送,而且是定时送电,一到十一点宿舍就停电了。只有到了周末晚上才通宵送电。所以,我们的录音机白天使用电池,只有晚上才能插上电使用,这样一来,买电池就成了一笔固定的开销。
有的同学买了充电电池和充电器,这样一次投资,可以使用很长一段时间。而我总觉得充电电池和充电器有些小贵,所以一直买一次性电池使用。因为电池用量大,所以不敢买太好的电池,许多时候都是到批发市场买一些比较便宜的电池来用。
二
那时候的广播节目不是太多,收音机能收到的节目也不是很多,我们听的最多的也就那么几个台,几档节目。
每天中午,去食堂打好饭,我们就跑回到宿舍,边听广播边吃饭。听的最多的就是小说连播节目。记忆最深地就是单田芳老师的《隋唐演义》、《童林传》、《白眉大侠》、《乱世枭雄》、《三国演义》,田连元老师的《三侠五义》、《包公案》,刘兰芳老师的《岳飞传》等。也就是这些评书,陪我们度过了那一段段美好的时光。
除了评书,我们还喜欢听《点歌台》节目,刚开始是电话免费点歌,后来又实行了点歌卡点歌,不管用什么方式,也不管是谁给谁送祝福,对我们而言,最重要的是能听到好听的歌曲。这就已经足够了。
通过《点歌台》,我们听到了许多当年的流行歌曲,如《恋曲1990》,《中华民谣》、《同桌的你》、《九百九十九朵玫瑰》、《爱如潮水》、《再回首》等,知道了四大天王、小虎队、周华健等歌手,这些歌手和歌曲深深地烙印在我们的记忆中。
直到现在,我们去KTV唱歌,点的最多的还是当年经常听到的流行歌曲。
三
大三那年,长城台开通,让我们感受到了一股新鲜的力量。我们成了长城台的忠实听众。
每个节目我们都爱听,特别是一档深夜情感类节目《肖萍夜话》,我们几乎每天晚上都听。肖萍大姐用她那富有磁性地声音,为我们解开了心中的困惑和迷团。尽管听的是别人的故事,但对我们触动却很大,让我们无意中打开了尘封已久的心结,一时间豁然开朗。
有几次,和别的系的同学在一起,聊到广播节目,他们说他们也在听这个节目。看来,这个节目的影响力在当年还是很大的。
在长城台开播一周年时,我们还跑到广播电台参加了长城台举办的听友会。看到了许多平时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电台主持人,我们还买了他们发行的一本书,里面有每个主持人的照片、文章和寄语。在那里,我们还结识了许多外地的听友,那也是我们做过的比较疯狂的一件事。
后来,我还买过一个多波段收音机,能收听到中波、短波和调频节目,有时候还能收到几个电视伴音,这些都给我们枯燥的学习生活增添了许多色彩。
四
现在的人们有了智能手机,用手机可以聊天,看视频,听歌,听广播,还可以听有声小说,生活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
现在的广播节目,要么出现在车载音响系统中,要么出现在网络上,要么出现在一些手机APP上。除了一些老人,还有司机在开车的时候听一听广播,其他时候估计已经很少能看到收音机了。
这是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也标志着收音机已经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但不管如何,是收音机陪伴了我的大学时光,是广播节目丰富了我的大学生活,这一点是无论何时都无法改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