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寄来的东西到了,香肠、外加一些干果,林林总总好几大样。
香肠是自家做的,是记忆里家的味道,父亲母亲知道我爱吃,一个月前就灌好了,一周前从新疆寄的,昨天才到。
或许你会认为我是新疆人,其实我是重庆人,新疆算我的第二个故乡,也是我生活最久的一个地方。
但不管是新疆,还是重庆,都是我的家乡,于我而言,家乡不在是你出生的地方,我对家乡的定义,父母在的地方就是家乡…
一.
手里拿着父母寄来的东西,突然想起一首关于思乡的诗,“今夜 母亲是否又独依门栏 遥望着我曾离去的方向 说:又一年了...... ”
离开父母身边是初三的时候,那天的每一个细节想必这一生都要镌刻在脑子里。
冬季凌晨五点的新疆,天还没亮,外面飘着鹅毛大雪,母亲早早起来做好了送行的早饭。吃饭的时候,母亲就一直望着我,叮嘱我一个人在外读书要注意什么。“妈,快吃饭,不然饭都凉了,寒暑假会回来的。”
饭毕,出门,上了出租车,车开启的一刹那,眼泪毫无控制的流了下来,走之前就和母亲插科打诨,说自己走的时候肯定不会哭,母亲还白眼狼白眼狼的叫着。然而当真正离开家的时候,才明白,对父母的爱,对家的眷恋是那样的深沉。
透过车窗,看着母亲站立在风雪中,越来越黑,越来越模糊的身影,心里默念“母亲保重。”
然而,答应过母亲的寒暑假,也只有寒假回去的了了二十来天…
二.
吃了十几年母亲做的菜,来来去去就那么几样,但似乎永远吃不够,还跟父母生活在一起的时候,就看着我妈做饭,慢慢也就会了,出来工作后,想家的时候,就会做几样跟我妈学的菜一个人吃,但似乎总少了什么味道。
一直会有疑问,同样的材料,同样的锅子,为什么母亲的就会好吃些。要说真的有不一样,或许是做饭人的心情不一样吧。一个心理想的是怎么为孩子、丈夫做出一顿可口的饭菜,心里是开心的;另一个只是想着填饱肚子就行,自然无心去体验做饭的乐趣…
这样一想,成品后的滋味,自然各不相同。
所有的味道里,最忘不了的就是母亲的香肠,辣椒的辣配上花椒的麻在加之肥瘦相间猪肉的点缀,咬一口,肥肉的滑腻,配上瘦肉的嚼劲,完美结合的冲突,刺激着每一寸味蕾。
知道我爱吃,香肠成了每次回家一道菜…
三.
自己出来工作已经2年了,一个人在长沙,遇到特别孤独的时候,总是会想起远方的父母。因为这个时候,真正能慰藉你的也只有家。
有那么一次,我在微信上发给母亲一段话,话是这样的:“妈,我想你们了,现在特别想回家。”不一会,妈的电话就打了过来,问我怎么了,是不是出什么事了?我说:“没有,妈,我就是特别想你和爸,想回家休息一段时间了。”其实听到母亲声音的那个时候,一切的不如意都已烟消云散了。
第一次觉得自己开始懂事的时候,也是在长沙。到长沙的头天晚上就发高烧,一个人窝在被窝里,感受着异常的体温。大学的时候,有个小病小灾的就会向父母报备,但拿起电话的时候,就在想:“现在已经是个大人了,一个人在外,还是让爸妈少担心好。”原来成长来的是这么不经意。
余光中先生说: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
如今和父母隔了几千公里的距离,平常也只能视频聊聊里短家常,突然又想家了,回忆又一次涌了出来,温一壶乡愁,将往事喝个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