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月芬
我毕业于西安市三十三中学,是高六八级的学生,曾在陇县八渡公社沙盆沟一队插队。
离开沙盆沟四十八年多了,期间所发生的很多事情都逐渐淡忘了,但是有些经历和场景却一直清晰地记在脑海中。
想当初,学校动员上山下乡,老师做工作让起带头作用,但是我却犹豫过、彷徨过,实在不愿意上山下乡,主要是怕到了农村就出不来了。纠结了很多天,最后是迫不得已才背起了行囊离开了家。
我的插队生活是从一九六八年的十二月八日开始的。那一天,我和大批的同学先坐火车,再倒汽车,穿过宝鸡市区,一路向北向西,不断向着深山沟进发,特别是翻越千阳岭,漫长颠簸的山路,几次险被甩出敞篷汽车。从不晕车的我,胃里边早已翻江倒海。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终于到了八渡。跳下汽车,打眼望去,只见公社所在的八渡街道,只有短短的几十米,又窄又脏,两边是高低不一、破旧的土房子,冷不丁一个穿着绣花鞋的妇女进入视线,感觉很是新奇,因为绣花鞋在城市被作为封资修的东西早已消失多年。
走进沙盆沟的时候已经是下午,队上早已为我们准备好了房屋和一些生活、生产必须品,并专门安排一名妇女为我们做饭。我们的到来,受到了乡亲们的热情欢迎。
沙盆沟坐落在大山深处,距八渡三十里,农田大多是坡地,平地没几分,农民的房子都是建在高低不平的坡上。我们住的房子建在半坡下,是独立的一座,听说是由牲口房改造的。分到一队的知青共七人,四男三女,四个高中生,三个初中生。
安顿好后,我们很快就跟农民下地干活了。记得队上安排我们干的第一个活是进山背木炭。那一天,我穿了一双塑料底的棉鞋,走在被冻得梆硬的山沟里,简直寸步难行,特别是往回返的路,基本都是缓坡,我背着一篓木炭,几乎是一步一摔,把木炭摔了个稀巴烂。冬天的农活,主要是往庄稼地里上粪,背篓里的粪常常会灌到脖子里。上山砍柴,厚厚的积雪会把棉裤浸湿,进山修路,我们常常喘着粗气爬坡……
山沟里的取暖方式就是烧火炕,第一次烧炕,我们生怕炕烧不热,就猛填柴火,谁知睡到半夜,一个个被烙得跳下了炕。热炕睡不成了,队长从库房拉来几块板铺在了土炕上,从此我们睡上了土炕木板床。
短暂的相处和交往,我们与村里人建立了淳朴的友谊,并得到了他们越来越多的关心和帮助:我们没菜吃,他们把自己地里种的菜送来;我们炒菜没油,他们把自己家留的少的可怜的一点油端来;谁家包了饺子,总会把我们叫去吃;做了凉粉,这家端来一碗,那家端来一碗;地里刚长出的苜蓿,队里不许任何人揪,却单单对知识青年网开一面;每当我们要回西安探亲的时候,乡亲们这家给点粮票,那家送些核桃或线麻。我们不论到谁家,他们都像接待自己亲戚一样,端出核桃招待我们,并提着我们的腿,连鞋塞进他家的被窝;我们不论到谁家磨面,那家不仅提供磨面用具,还必然让我们在他家中吃饭。
我在沙盆沟生活了两年九个月,深受乡亲们勤劳、纯朴的精神感染,也常被他们的热情、厚道所感动,特别是生产队的赵俊队长,为了改变一队的落后面貌,他把村里的事当成自己家的事,难活、重活、危险活,他总是带头干,从他身上,我们常能看到他实干、苦干的无私奉献精神。记得有一年的夏收季节,一天,他带领社员们在麦场上干活,天空突然阴云密布,眼看一场暴雨就要到了,为了尽量减少损失,他迅速组织大家收场,并把麦子摞成垛。并亲自负摞麦垛的活。当摞到差不多两人高时,大雨降临,麦垛瞬间湿滑,赵队长从麦垛上摔了下来,大拇指承受不住重负错位了,大家一片惊呼,都以为他会停止干活,回家休息,谁知他竟然咬着牙,自己把手指掰回了原位,接着又重新爬上了麦垛,直到把活干完。第二天,他像没事人一样,又带领社员下地干活了。他的勇于牺牲奉献和硬骨头精神深深的影响了社员和我们。2002年,我们几个同学曾回沙盆沟看望过一次,再见赵队长时,他老了,柱上了拐棍。走进他的家,只看到了一张土炕上铺张凉席,唯一的电器是用上了电灯,而最显眼的是迎着大门摆放的一口棺材。看到此情此景,我们感到好心酸。赵队长为了让村里的乡亲们能够过上好日子,辛苦劳累了几十年,自己却没能过上一天好日子。我们离开沙盆沟没几年,赵队长就病逝了。
农村的生活确实很艰苦,苦就苦在没有电,烧柴可以上山砍,吃水可以到坡下井里挑,照亮可以点煤油灯,可磨面却经常要人工操作,最痛苦的活是推磨。因为磨房经常没水。苦就苦在物质极度匮乏,没有油、缺少蔬菜,连酱油都要从西安带去。苦就苦在交通困难,没有任何交通工具,去八渡,三十里路用脚量,到县城六十里地还是靠两条腿。有一次,队上派我们两名知青到县上参加一个大会,我们天不亮就出发,走到县城时大会已经结束,吃了一碗面条,两人马上往回返,回到队上已近半夜。下乡的第一个春节,我们决定回西安过年,那一天,我们下了工,草草吃了晚饭就开始出发,穿过一个个村庄和一座座荒山野岭,冒着深冬的严寒,七十里的路途,我们边走边瞌睡,等走到新街,天已经大亮,却遇上大雪,班车停开。
当年在沙盆沟的我们也有快乐:首先,我们从来没有挨过饿,什么时候没粮,队上马上就会让我们到库房领,好像从来没给我们限量。公社、县上有什么活动,队上就会派我们参加,让我们挣轻松的工分,并了解外面的世界。队上还多次把我推荐为学习毛选积极份子,参加公社、县上的表彰活动。第一次招工,我就被推荐上了。
我曾经参加过段家峡水库的建设,也曾参加过关山高压线的架设。在知青中,我是小组长;在生产队,我是妇女队长,虽然自己做了些微不足道的事,插队时间也不算长,但是我努力了,并实实在在地付出了。有了这些经历,我练就了吃苦耐劳的精神,遇到困难不再退缩,不论在什么岗位,从事什么工作,我都要求自己认真负责,精益求精,奋发进取,尽心尽力完成好每一项工作任务。进厂后,从工人到段长再到中层干部,无论在技术上、能力上都得到了一步一步的提高,得到了同事、领导的好评。尽管我没有学历,但还是获得了“高级政工师”的职称,这是领导和各级组织对我的最大肯定。
唯一遗憾的是,由于各方面条件和自身能力的限制,没能为沙盆沟的发展再做贡献。
2019年12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