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没有剧透,大家放心看。
我被《巨人的陨落》中的人物打动,我在这些人物身上清晰直观地看到中国儒家所倡导的人性,这些人性的光辉比故事情节更令我感动,人性的善是相同的,只不过气拘物蔽,鲜有不昏,那些能保持自己的善不被掩埋的人物让我感动。
比利·威廉姆斯是作者开篇的第一个人物,也是小说尾声最后出现的人物,可想作者对他充满了感情。
比利第一次显露出让我羡慕的品格是在她的姐姐艾瑟尔·威廉姆斯怀上伯爵的私生子,被他们的爸爸赶出家里,比利独自去伦敦看望姐姐的时候。感动我的不是弟弟对姐姐的关怀,而是儒家所描绘的那种“生知安行”的状态。
生知安行,生下来就知道怎么想,怎么做,不被外界困扰,居仁行义,不被外部世界阻挠,常保赤子之心。
可能有的人认为这很简单,不就是看个姐姐吗,怎么被形容的这么厉害。
仔细想想,扪心自问,这很难做到。
当时的思想环境,大家普遍认为比利姐姐的事情是不道德的,被街坊邻里所唾弃,而比利就是在这种思想环境下长大的,应该说他的想法应该被掣肘在这种思想里,跟随大多数人的想法,即是说是他对姐姐的爱可以冲破这种阻碍,或是小孩子叛逆,不顾世风习俗,就是要做出不同的样子来,但他的父亲呢,从书中可以看到比利一直深深崇敬父亲,当他的父亲打出感情牌,甚至在她的姐姐都可以认可父亲的表现的时候,比利毅然决然的说:”我不能。“
呵,还是没什么啊,只不过是一个叛逆的孩子做对了事。
对,就是做对了事,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可能这种事情在我们足够叛逆的时候也可以做到,可比利这么做事的初衷恐怕大部分人做不到,尤其是在十多岁的年纪,简直太难得了。
比利的初衷是什么呢,“我们的信仰事关救赎和怜悯,不是把秘密封存起来,也不是惩罚他人。”这是《圣经》的思想,比利在十几岁的年纪就可以自己理解圣经了。一个一直生活在煤矿区的孩子,十多岁就拥有了自己的思想,并且身行力践,不被困扰,不囿于权威(在某种程度上,比利的父亲可以说是权威),这就太难得了吧。这点,比利那受人尊敬的父亲根本做不到,在某种程度上说,他对他信仰的东西根本就不理解,只是在按照规矩做事情, 而比利是那种知道这规矩为何而来的人,从这时起,就可以想见他的父亲永远跟不上比利的脚步,在某种意义上,他的人生高度已经被他十五六岁的儿子超越了。
当看到比利在礼拜堂朗读《约翰福音》,我差点被感动出眼泪,这份赤子之心也太纯粹了,他的怜悯之心已经超过了当时礼拜堂里的所有人。
而后来比利的人生轨迹,做的选择做的事,无不是把这份人性的充拓的尽,历时愈久,这份人性愈显光辉。
作者肯·福莱特对比利这个人物充满感情,可以说,比利是作者塑造的完人形象。书中的好多主要人物,虽然环境不同,性格不同,境遇不同,但或多或少也都是这份人性的显露,只不过不如比利这般透彻。
原本打算把这些令我感动的人物都写出来,但发觉这些人物的本性是如此相似,都是比利这种人性的善,只不过境遇不同,表露的方式不同,写多了反而成了剧透,如果能明白比利的善,那么自然而然这些人物的善也都能理解,也都能感动。
其实,每个人在读书看电影的时候都能意识到这种人性,被这善的人性感动,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具有这种品格,因为这时我们是置身事外。当置身事外的时候,人很容易摆脱声色名利的困扰, 而当置身其中的时候,扪心自问就很少有人能依照自己的人性做事,牵囿其中,不能自拔。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让我们离开熟悉的环境,人在离开熟悉的环境时,很容易从平常的声色名利中抽身出来,体验到自己人性的善,如果能把这份体验到的善在日用常行中保持下来,就能充拓得自己人性光辉,心中就会满足。如果旅游的时候,心里还装着平常的那些琐事,那旅游的钱基本上也算是白花了。
书中困于声色名利的典型人物是列夫·别斯科夫,他也是窥探到人性的人,可以在生活境遇中游刃有余,常能获得名利,但他能窥见别人的人性,窥不到自己的人性,被物欲牵弊,所以从书外看起来他的生活富丽堂皇,但内心常颠沛流离,需要不断的寻找刺激来满足自己的私欲。把他拿出来说,是因为他的生活最迷惑人,如果细窥他的心境,发现他的心灵常处于一种不满足状态,需要酒精麻痹自己,需要不断地追求刺激。他的哲学技巧到了能写《富士山下》的程度,但初衷错,做出来的就全错,虽然结果有时看起来好。如果是比利来处理他的境遇,效果完全不同,比利做出来会是一连串让人感动钦佩的情节,而他最多只能做到让别人看起来羡慕的情节,比利能导人向善,而他只能教唆人使坏。
《巨人的陨落》还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探讨,就是这场战争为什么打起来,谁该为这场战争负责。打到后来,美国的威尔逊总统问大家,大家为什么打仗,咱们坐下来把分歧解决下,结果比较有意思的一幕出现了,谁也说不出来是为什么打仗,每个政府打仗的理由竟然都无法摆上台面,告知公众。因为争名夺利这件事说不出口,而当大家都争名夺利的时候,就很难不打架,政客们的欲望推动了这场战争的爆发。这点在书中的菲茨赫伯特伯爵身上可窥见一斑,在他心里是想打仗获得军功的,当俄国爆发革命触犯到他的私利时,他甚至会通过非法手段支援俄国反革命政权,战争爆发的蛛丝马迹由此可见。所以《孟子》的开篇就说到,何必曰利,他老人家早就知道,不能谈利,一谈利准打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