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阅读P182-200。本章主题关于《做到头脑极度开放》,这也是书里提到最重要的一条。
01.两大障碍
书里说,影响决策最大的两个障碍就是自我意识和思维盲点。自我意识是指大脑主管情绪的部分——杏仁核(也被成为本能脑),我们会因为他人的反对意见立马进入防卫机制,使我们难以接受自己的错误和弱点。另一个是思维盲点,比较好理解,是指我们的思维方式,认知和理解事物的能力,每个人都存在个体差异,导致我们会因为自己没有看到更多角度或者因为无知而导致决策失误。
这部分我非常有体会,也在书的这章折了一角,打算隔段时间就回头看,警示自己,不要忘了人性中的两大障碍。
关于第一个,让我想起之前在MOOC上听台大老师吕世浩讲关于秦始皇的历史给世人的警示,其中有一条就说到了:决策一定要在理性下做,而不是在情绪中做决定。秦始皇能一统天下,但最后他死了好几日都无人知晓,就是因为在两个状态下的决策结果。能一统天下,从一个小族一步步登上帝位,需要极大的理性,克制住自己的情绪,处变不惊。可是等自己成了王之后,盲目自信,刚愎自用,导致最后被身边人陷害,死去好几日都没有人知。每每当我想起这个故事,我都会提醒自己,千万不能在情绪下做任何决定。当我遇到情绪时,我会选择几个方式释放,比如找人倾诉;透过画思维导图发泄自己的情绪,也让自己看清我在事件的哪里,我为什么会有情绪,之后等情绪消下去之后,做理性分析;或者让自己动起来,走路走上几圈。目的就是让自己一点点冷静下来。这时候,我也不会与当事人交流,因为情绪来了,说出的话也是不受大脑控制的。我想,长大之后,越来越懂得管理情绪是件非常重要的事!
关于第二个,这也是我在学习和教学思维导图中最受益的事。很多人会认为思维导图就跟Excel、PPT那样,是个整理信息的工具,但其实不是,因为思维导图从本质而言,它的内容呈现就是你当下的思考。我每每给学员点评导图的时候,我更多的是看到他是如何思考这件事的,而经历5年每次每月持续至少300张的导图阅读,让我无形中更快地找到他人思考的角度,打破自己惯有的思维模式,了解到世界上还有这么多的视角,同时我也在学习更多科学的思维模式,慢慢思维导图对于我而言,更多的是思考的工具,这种多元和包容的思维方式渐渐成为我的大脑语言,落实到我的工作和生活中,我更容易接纳他人不同的意见,这点非常重要。尤其在日常会议中,我帮很多企业朋友主持和引导过会议,大家能聚在一起是为了讨论一个项目或者解决一个实在的问题,开会想要达成的结果是落地行动,但大部分的会议就是各抒己见,但却只认同自己的,或者因为自己的意见不受重视,就干脆不说话。整个会议越往后成为彼此争论的会场而不是聚焦目标。有时候3个多小时的会议,可能最终结果是不了了之,问题依然在,落实到个人的行动迟迟无法推进。这里面,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有两个:1、我们开会的目的是什么?达成什么目标?参会人都有共识了吗?2、我们讨论和分享观点是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还是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法?而其中第二点,就需要主持人或者参与人有非常开放的心态并且敏锐找到对方的视角能力,这就需要大量思维模型的积累,说白了,你如果见识了很多思维视角,你就能更快地理解对方在说什么,他处于什么立场说,他说的目的是什么。这也是我近期在和团队一起研究的课题《企业的高效能——如何高效的开一场有结果的会议》,后续也会把我的发现分享上来,作为企业培训课程,提升企业会议效率,提升企业产能。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跟我联系:微信15905168137
02.大脑开放
书里说,大脑极度开放的基础是一种真诚的担忧:你在决策时看到的情况也许并不是最符合事实的情况。
我的理解是,要时刻留意自己是否在盲目自信,如何证明自己是对的?而不是我认为自己是对的。这两个思考维度是截然相反的结果。
书里说,知道自己不知道,这是无比重要的!
这让我想到,尤其在我们有一定经验之后,或者位居领导者,这是非常容易忽视的问题,我们会认为自己是对的,别人说的(尤其是年轻人)我们会认为对方的意见不值一提。但有时候,盲目自信就会让我们在接下来的某件事上,跌个大跟头。
三人行,还必有我师呢!任何时候,都要保持谦逊,而不是自傲。这是我在看书的时候,写在书空白页的地方。因为我也要时刻提醒自己,要知道自己会有很多不知道的地方,而不是认为自己在某一方面一定很行。时代在发展,很多技术都在更新迭代,我能做的就是保持学习,跟有经验的人请教。学无止境。
书里还有一个部分,关于找人请教,这件事也让我受益很多。前提是,你得找对人。这让我想到,之前有一个朋友想要辞职创业,但他却问着跟他一样上班的同事,对方没有创过业,自然给的建议可想而知。他会说,创业有很多风险,很多困难等等。在我自己事业发展过程中,也会需要向优秀的人请教,书里说到的内容就更提醒我:即使需要建议,也要找专业的人(至少他在这个领域成功过,最好成功过三次,书里的内容),而不是找没有经历过的人。而且专业的人最好多找几个,就好像书里说道关于看病这件事,那还需要多看几个专家,听听每个人的意见以及了解他们为什么这么说。这点对我也启发很大,多找几个专业人,甚至把他们聚在一起,听听他们的讨论,远比我们自己闷头苦想好很多。而且有了互联网之后,很多网络平台都可以相互交流经验。这也是我可以学习的地方。
以上,就是今天的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