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第一章中谈到,早年依恋关系对一个人内部客体关系模式的建立有重大影响。而母婴关系,正是我们生命里最早的亲密关系体验,那是一种肌肤零距离的触碰,这种亲密度只有成年以后的亲密关系能与之相提并论。
在这最早的依恋关系里,婴儿全身心依赖的这个对象(客体),是否能够稳定地爱自己、不抛弃自己,自己的需要能否被看见、被回应以及被抱持,对于其能否建立良好的自体表象(我是好的、被爱的)与客体表象(对方是爱我的、稳定存在的)、拥有良好信任感和满意度的关系,以及良好的互动模式,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在孩子最初的母婴关系中,尤其是最初的两到三年,母亲作为孩子主要的照料者,能够稳定地陪伴在孩子身边,提供积极的回应与照顾,就相对更容易培养出一个有安全型依恋的孩子。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当遇到合适的对象,能够在情感上信任和靠近他人,安心地依赖,不会太多地担忧被抛弃和不被爱。
而生命最初的分离经验,包括近亲的死亡、父母的离异、不停地更换照料者,以及缺乏情感互动的不负责任的养育等,在与孩子先天气质的作用下,则很容易导致不安全型依恋,有的偏回避型,有的偏矛盾型。
这是一种对于自己是否会被爱或被抛弃的最原初的恐惧,如果这种恐惧太过强烈,并且没能够在后续的成长中得到修复,那么在成年以后进入亲密关系时,最早期依恋关系中的痛苦体验就会被再度唤起。
谈到婴儿依恋模式的建立,为什么前两三年很重要呢?让·皮亚杰的研究发现,对于8个月以前的婴儿来说,消失的物体就意味着不再存在,也就是说妈妈在身边就是有的,妈妈不在身边了就没有了,因为这个时候孩子还没有建立客体永久性。
8~18个月,婴儿对于客体的认识在逐渐提高,但是客体永久性的发展还不完善。直到18~24个月的时候,孩子才能够对看不到的物体进行心理表征,并用这些心理推理去寻找消失的物体,也就是说,从这个时候开始,他们已经能够理解客体的永久性了。
从客体关系的角度来说,婴儿对于被投注强烈情感的人(客体)建立起稳定的内在形象(也就是说,即便客体不在身边,但“好客体”仍然能够留在内心并安抚自我),比理解消失了的物体仍然存在要难得多,并需要耗费更长的时间。但后者又是前者的先决条件。
对于一两岁之前的孩子来说,他们无法理解“妈妈”不在身边或者经常更换并不代表妈妈“死了”或者不要自己了,而是可能有其他原因。他们所体验到的就是一种断裂的死亡感,以及被抛弃的恐惧感。
这个在Lynn的身上有非常明显的表现。对Lynn来说,当她在人际关系,尤其是亲密关系中体验到他人一点点的冷落或者不耐烦时,她的内心就会产生强烈的崩塌感,一种被遗弃、不被爱的感觉,以及对方可能会死亡或者不复存在的“客体无常”感。这是她在自己早期生命里的真实体验,而这种体验被固化以后,则成了阻碍她成年以后走进亲密关系的非常大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