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百鸟朝凤》之前,我仅知道方励一跪求排片,并不清楚吴天明导演已经去世。所以当我看完电影,并了解到这一事实。我突然觉得电影中的天鸣是不是不仅仅是唢呐匠的传承人?他是一个象征标志,像是他那一代人,不管是传统文化,还是电影文化,都是他们想要坚持守护的,他们从去学习的那一刻开始,传承的使命就背在了肩上,他们固执地守着传统,不为世俗所动摇。
电影的最后一幕,当天鸣在他的墓前独自奏起的时候,他看见了焦三爷,三爷的表情,依旧是紧锁的眉头,眼神似乎在叹气。最终他站起来,因为他知道,天鸣会继续吹下去,虽然路会变得坎坷,但是总有可以坚持下去的方法。于是焦三爷背着手,从墓边的小道甩着手迈向远方,好像看见一代人带着自己的坚持一路走下去,缓慢却坚定。
我不禁琢磨,作为第四代导演的吴天明是焦三爷还是游天鸣呢?他是那个坚持发扬传统,带着自己的固执把传统艺术传给看起来更坚韧的小孩的焦三爷?还是接下老一辈的担子,即使被所有人反对硬是扛了下去的游天鸣呢?都是吧,不论是焦三爷还是游天鸣,都是能坚守衣钵并传承下去的人,而吴导在现实中,也是这样坚持着,给我们展现电影人的灵气,也给我们讲述电影的魂。
那个在古城墙上吹着唢呐的老人,游天鸣看着他的眼神。就像是我看着这部电影,看着吴导,这个老人啊,用他自己的方式,继续他想做的事情。
其实我不太喜欢“峰回路转”的结局,那些文化遗产被记在史册里,被记录却没有被传承,成为了真正的遗产。也许是因为吴导相信,传统文化虽然顺着时代的发展,会慢慢被挤下潮流,但是总有归属之处。“唢呐文化”就是被世人用更敬仰的方式,成为“文化遗产”。这也是一种悲哀吧,传统文化是否都只能以“遗产”的方式被保留下来?
五千年的文明古国,中国的传统文化经历了岁月长河,经历了历史变革,最后那些无法和时代并进的传统文化,慢慢都被束之高阁,被称为“灿烂的遗产”。这是一个新时代的进步,也是一个旧时代的消亡。我们并不怕旧时代的消亡,我们只是担心,新时代走得太快,那些旧时代的美好完全被剔除干净,后来之人他们再也不见这“灿烂”,缺了对历史的尊重,少了对遗产的深刻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