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究我是小女子,摆脱不了小女子的情怀。
秋日的早上,阳光透过双层玻璃照射进阳台,连残存的一丝炙热都不再有了,有的只是和煦。
今天不用工作,一边享受着这可爱的阳光,一边擦着我的皮鞋,有一种懒懒的生活的味道。也许是年龄的原因,我总是由现在生活中的某情某景某事想到过去那些或温暖或酸楚的往事。今天,想到了那两双鞋……
在我初二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我喜欢上了皮鞋,非常想拥有一双。而那个时候,家里的经济情况很不好,家里新盖了房子,爸爸每天都没日没夜的工作赚钱,妈妈也是起早贪黑的忙农活,这样来供读高中的两个哥哥和读初中我上学,还给半身不遂的奶奶攒钱治病。就在那种情况下,妈妈还是答应了我的要求,让爸爸带着我去那时候看起来很遥远的县城花十五元买了一双红色的皮鞋,那时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十五元已经不是一个小数目了,也不知道爸妈是不是借钱满足了我的愿望?当时,不懂事的我,还穿着那双鞋故意的在教室里走出声响,引来许多羡慕的眼光。现在想想,那种虚荣后面也不知藏了多少妈妈的无奈与爱。。。。。。
另一双,是我大学毕业那年冬天,妈妈亲手给我做的千层底的棉鞋。这种棉鞋做起来相当的费时费力。最难的工序是做鞋底:首先是把废旧的衣服扯去边角,扯去缝痕,展平,接好,一层一层的用面浆粘好,晒干,做成“布板”,再把几毫米的布板费力的剪成鞋底状,再叠在一起成厚厚的鞋底,然后用自家搓的麻绳一针一针细细密密的缝实,这个过程我们俗称“纳鞋底”。“纳鞋底”可是个技术活,纳太紧,鞋底太板硬,穿着不舒服;纳的松,鞋子不结实,鞋底几天就磨坏;纳的力道不均匀,鞋子会不平而扭曲。鞋面的外层是一层黑色的条绒布,里层是柔软的棉布,中间填的我妈妈自己种出的棉花纺成的棉絮。其实,在这双棉鞋之前,妈妈已经有六七年没有亲手给我做过棉鞋了,她说我长大了,爱美了,就不会再想穿她做的这种棉鞋了。我上班的第一年,工作在离家百里之外的市里,住的是租来的平房,没有暖气。也许是因为有一次我回家时无意说起租屋的冬天很冷,于是,在我三星期后再一次回家时,妈妈就把这双棉鞋塞到了我手里。我到现在还记得妈妈当时那种既有被需要的满足、又有给我惊喜的孩子般明朗的笑容。那个冬天,这双棉鞋陪我度过了无数个寒冷的冬夜。而我,却鬼使神差地,在一次捐献活动中把这双鞋捐给了灾区,竟也不曾料到,那是妈妈做给我的最后一双鞋,我永远也穿不到妈妈亲手做的那么暖和的棉鞋了。到后来,尤其我自己做了母亲以后,越来越怀念那双棉鞋,越来越经常的看到在我告诉妈妈我捐出那双鞋时她那忽然暗淡下去的眼神……
有些温暖永远不再,有些后悔背负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