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链接
本书的读书笔记过长,故而拆分为7篇文章来记录。
001 时间——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时间
阿甜有话说
这是一本很好的自我提升类书籍,关于本书的阅读,有以下建议:
① 读封皮、目录和前言,弄懂全书大纲。
② 通读全文,在击中你的话下面画横线,概念性的词语用荧光笔标示,重要词汇那页用便利贴建索引。
③ 细读全书,用书中的观点来检视和反思自己的人生,一个一个来,并将反思的结果用文字记录下来。
前言
我们总是在惯性中生活,在教导下学习,在成规中思考,在劝解中决定,并在无助的结果中自责。我们着实需要一种智识和能力,去观察、反思自己被局限的生活,去发现和实践更多成长和成才的路径。
时间是我们的坐标,我们做任何事情都离不开这个坐标,所以处理好与时间的关系,是我们生活、成长和改变的前提。
选择往往发生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它令我们迷茫、无助和焦虑,而学会选择也就是学会认清自己及自己在这个世界中的位置。
行动是生命力的象征,也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归依,而令人不解的是,现代人行动的步伐越来越沉重,无力感不断蔓延,所以我们更需要行动的勇气和智慧。
学习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标志,对很多人来说横是融贯一生的修行,学习的规律和技巧正是很多人需要补上的一课。
思考发生在生活中地每时每刻,但是对思考本身的思考却显得稀少和珍贵,当我们欲要解决工作和学业中的各种难题时,你便会发现它的价值。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一个人的才能是立身之本,但如何获得不平凡的才能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个难解的谜团,解开这个谜团需要打破一些流播甚广的迷障。
成功是一个让人爱恨交织的字眼,无数人为了所谓的成功变成了他们原本讨厌的人,而我更相信,只有坚持做一个你所喜欢的自己,你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001 时间——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时间
一个人如何对待他的时间,决定了他可以成为什么样的人。
(一)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时间?
对于这个问题,民国时期的大学者梁漱溟先生曾以两字作答:郑重。
郑重是这样一种态度:不敷衍、不迟疑、不摇摆,认真地聚焦于当下的事情,自觉而专注地投入。
郑重的态度既不急功近利,也不消极避世,它更像一个孩子所常常持有的态度。孩子用「郑重」的态度玩耍,反倒是成年人用戏谑的、游戏的态度去度过自己的人生。
(二)时间视角
斯坦福大学著名的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提出用「时间视角」这一概念表示人们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不同态度。
(1)积极过去视角
具有这种视角的人总以积极的心态往回看,他们是怀旧的,经常怀念过去美好的事情,珍视亲情和友情,对已经拥有的东西怀有感恩之心。但这样的人容易忽视当下的快乐。
(2)消极过去视角
具有这种视角的人总以消极的心态往回看,他们经常回忆人生中的负面经历,沉浸在以前的伤害中无法自拔,因而出现心理问题的风险比较大。
(3)享乐主义视角
具有此种视角的人总以享乐的心态看待当下,他们认为及时行乐是第一要务,回首过去和展望未来都无太大必要,尽情享受当下便好了。他们的幸福感比较高,但出现成瘾行为如吸烟、酗酒或暴饮暴食的风险比较大。
(4)宿命论视角
他们对现时发生的事情感到无能为力,认为一切都是命中注定,自己只能顺从和忍受外界的安排。
(5)未来视角
习惯往前看、为未来谋划的人,这种视角被称为未来视角,他们具有前瞻性,更关注有待完成的目标和任务。为了完成未来的目标,他们愿意舍弃当下的享乐,时间的利用更有效率,因而更容易取得比较高的成就。但是由于一直为未来担心,所以幸福感并不强。
津巴多建议不要维持单一的时间视角。因为这五种时间视角里每一种都不是完美的,所以最好采用混合和折中的方式:多采纳积极过去视角、享乐主义视角和未来视角。
积极过去视角适合在与家人一起时引发,比如春节团聚回忆过去;在非工作时间,享乐主义视角是合适的,放下工作,专心闲暇;当你坐在办公室里时,采用未来视角是合适的。
(6)平衡时间视角
平衡时间视角由瑞典心理学家林德沃提出,指在内心具有一种延伸的当下感,既可以从当下来审视过去,也可以视未来存在于当下。
这种既不疏离过去也不漠视未来的当下感,与享乐主义视角有明显差别,它显示了一个人对时间的责任感,即以更严肃的态度来对待时间,这与梁漱溟先生的「郑重」一词不谋而合了。
从平衡时间观和延伸的当下感出发,林德沃提出了十条建议对待时间的建议。
① 活在当下——不瞻前顾后,不患得患失。
② 严肃对待时间——审慎、郑重地思考时间对我们的价值并用好它。
③ 留意自己拥有的空间并享受它——找到自己的「独享时刻」,不要疲于奔命。
④ 反思自己和其他人的时间视角——认识到自己和他人时间视角的异同,换位思考。
⑤ 从现在出发联结过去——过去并没有远去,它对今天仍具有意义。
⑥ 并不完全沉浸于过去——比过去更重要的是现在。
⑦ 制订实现目标的计划——未来视角让我们的行动更加有序。
⑧ 平衡计划和非计划时间——由于随机性和不可预见因素的影响,我们的生活并不能完全被计划,平衡计划和非计划就是在未来视角和现在视角之间找到平衡点。
⑨ 视未来存在于当下——未来并非遥不可及,它就出现在即将到来的每一分每一秒。
⑩ 对未来保持积极的态度——既然未来难以预测,那么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它能让我们在当下更有行动力。
(三)五年规划
三年太短,十年太长,想想五年后,你在干什么,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五年通常会让人越过人生的「下个阶段」,进入「下下个阶段」。毕竟本科也就四年,上班族一般会在三年左右跳槽一次,或者从底层员工走上管理岗位,恋爱结婚生子也用不了五年。
五年还意味着你可以去精熟一门可以傍身的技能,或在一个学术领域完成系统性的知识储备,或去思考有没有可能去坚持做一件有价值的事情,甚至把它做到极致。
如果你不愿随波逐流、随遇而安,那你就应该以五年为期,为自己制定一个长期的目标,做出打持久战的准备,并且要好好思考一下,如何通过一点一滴的积累,完成个人核心竞争力的锻造。
如果把五年作为做成一件事的时间跨度,那么也意味着你需要忍受前几年的挫败、煎熬和孤独,乃至别人的误解、嘲笑和攻击。
(四)远期未来与近期未来冲突怎么办?
有研究时间的心理学家把未来分为近期未来和远期未来。
远和近是相对的概念,心理学家发现,人们对近期未来和远期未来的事件,会形成不同的心理表征,并采用不同的方式加以应对,也就是说,存在两种未来视角。
远期未来的视角下,人们倾向于用抽象、概括的方式去思考。这种视角下的想法常常缺乏细节,更多考虑的是这件事情对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比如,一个大一学生,可能会定下成为心理学家这样的远期目标,但是这个目标对他来说是抽象的,他不知道该怎么定义心理学家,也不知道要通过怎样的努力才能成为心理学家。他之所以设立这个目标,可能只是因为这个目标足够高大上,能够满足他实现人生价值的期许。
而在近期未来视角下,人们更容易到具体的情境中去考虑,想得更多的不是要不要做,而是怎么去做。
比如,这位大一学生,在学习《普通心理学》这门课程时,就会提醒自己要做好课前预习、课堂笔记、课后练习这些环节,同时还要主动和老师沟通,甚至去摸清授课老师的脾气和喜好。
而这些具体努力最终的指向可能就是拿到一个好分数,但是从长期视角来审视的话,拿高分对他来说,恐怕并不是最重要的。
综合以上来看,「五年规划」是一个很有用的技巧,它让我们用情境化、具象化的方式来构想远期未来,把时间拉近到眼前,使未来鲜活生动起来,这就有利于从实施的角度去具体设计实现未来的方式。同时,由于五年的时间跨度很长,我们就不会把可行性、便利性作为主要的判断依据,就不会因为一件事简单易实现就去做,而是从它的长期价值出发,同时考虑确实具有可行性后才去做。
生活中的很多问题,都是由近期未来和远期未来的不一致甚至冲突而导致的。比如花长时间来习得一项技能、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等事情的价值和意义不容置疑,但是将它们放到较近的时间范围里考量,人们又会因为贪图一时的便利或满足一时的欲望而偏离这些长期目标。
要想处理好远期未来和近期未来,我们应该有意识克服近期未来视角下的「抄近路」心态,正面迎接挑战。我们可以采用以下两个策略:
① 使远期未来的目标更加具体化、情境化和可实施。
② 降低近期未来中的「非期望行为」的便利性,主动增加挑战的难度。
(五)合理利用时间
合理利用时间就是选择去做正确的事,把时间花在值得做的事情上。
在分析一件事情值不值得去做,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评估:
① 这件事在当下将给我带来的收益大小,即「收益值」。
② 这项收益随时间衰减的速度,即「收益半衰期」。
以此类推,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大多数事情都可以从这两个角度来衡量,由此便可得到由这两个角度组合成的四类事件:
① 高收益值、长半衰期事件——找到真爱,学会一种有效的思维技巧,与大牛进行一场意味深长的谈话。
② 高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买一件当季流行的衣服,玩一下午手机游戏,以「扶墙进、扶墙出」的方式吃一顿自助餐。
③ 低收益值、长半衰期事件——练一小时书法,读懂哲学著作的一个章节,多重复一组技能练习,认真地回复一封友人的邮件。
④ 低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挑起或参与一次网络掐架,漫无目的地刷微博,使用社交软件窥视陌生人的隐私。
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碎片化和功利性等特点,使得现代人很容易陷入两个无能之中,一是「选择无能」,二是「执行无能」。
面对这些状况,都可能用一条简单的行动规则来改善,即尽量少做短半衰期的事情。这个法则暗含着两层含义:
① 收益值的高低无关紧要,只要不是短半衰期的事情,只要这个收益可以被累加,就尽管去做。
② 不要只盯着那些高大上的事情。一些不重要、不紧急的事情,只要对你有长期的益处,仍旧可以去做。
长半衰期事件指南
· 积累可信的知识
· 训练实践技能
· 构建新的思维模式
· 提升审美品味
· 反思和总结个人经历
· 保持和促进健康
· 建立和维持相互信任的关系
· 寻找和获得稀缺性资源
· 探索、提出独创性的构思或者发明
· 获得高峰体验
(六)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
所谓经典作品,就是具有超长半衰期的作品。经典的价值,就在于你总是会从中找到新的东西,所以经典是怎么读都读不尽的。
因为一部经典作品必然包含了某种接近事物根源性的东西,世间万事万物,都有可能与这个根源性的东西发生共振。
一部经典作品,就像一道特殊的光,不同时代的读者去赏析它时,都会被这道光照见内心中不曾被照亮的部分;即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去读它,也会因为想法和境遇的改变而被照亮内心中不同的地方。
可是随着互联网渐渐主宰人们的生活,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忽视经典的价值。微博、朋友圈无时无刻不在刷新,人们的阅读越来越碎片化。这些碎片化、无价值的信息实际构成了一种“信息噪音”,干扰了我们对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信息的判断。
辨认「信息噪音」有一个立竿见影的方法,就是评估信息价值的时间尺度。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提出记述历史的三种时间尺度:
① 最长的时间尺度,关注的是一个地区的地理和气候环境。
② 中等的时间尺度,关注的是社会和文化层面的因素。
③ 而短时间尺度,才是传统的历史学所关注的具体的历史事件。
用时间之尺来衡量我们每天接触的信息,就不难把那些噪音辨析出来,并且过滤掉。你主动过滤掉的信息越多,也就意味着你越有富余的时间、精力和脑力去寻找和领会那些真正有价值的信息。
把更多的目光投向那些被时间之尺筛选过的经典作品,可以避免无谓的躁动,从心智的成长上说,这也是最有效率的。比如每天捧读历史上杰出人物的作品,就如同每天在刷他们的朋友圈,这时你或许会发现,这个朋友圈丝毫不比你现实好友的朋友圈无趣,甚至更加引人入胜。
如果我们多了解一下那些历史长河中的杰出人物,就会发现他们往往是不为潮流所动的人,甚至常常带着点偏执,而且他们都发现了自己独特的才能,并且努力地、义无反顾地去把这个才能发挥至最大。
与那些杰出人士的相遇、交谈,你就会发现,与同时代人作比较并没有那么重要,更没有必要在这种比较中自我怀疑、自怨自艾。人生那么短,路又那么长,你好好走就是了。
(七)时间的快与慢
生活应该有快有慢,而不是一味的和时间赛跑。什么叫有快有慢?用音乐的说法就是节奏。
如果一首交响曲从头至尾快到底,听后一定喘不过气来,急躁万分。所以一般交响曲都有慢板乐章,而且每个乐章的速度也是有快有慢的,日常生活上的节奏和韵律也应该如此。——《人文六讲》李欧梵
在工作场合和生活场合采用不同的时间视角,也正是平衡时间观所提倡的。可现代人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把工作和生活相混淆,不是“过日子”,而是“赶日子”。
做学问,做事业,在人生中都只能算是第二桩事。人生第一桩事是生活。我所谓生活是享受,是领略,是培养生机。假若为学问为事业而忘却生活,那种学问和事业在人生中便失其真正意义与价值。——朱光潜
当然,掌握生活快慢之道最关键的是要想清楚什么事情应求「快」,什么事情应求「慢」,这里提供一个简单的归纳,供大家参考:
① 尽可能求快的事情——做家务等体力劳动,完成常规的事务性工作,完成简单的执行性任务,常用商品的线上线下购买,注定无法达成共识的争吵和争论等。
② 尽可能求慢的事情——与家人共度闲暇时光,欣赏艺术作品,自我反思,思考重大决策,创造性活动中的酝酿过程,为一个挑战性任务做好准备等。
(八)时间的深与浅
同样是安排闲暇的时间,坐在电视机前看电视的「被动式休闲」所带给人的满足感,就远远不如从事一项自己的业余爱好所带来的满足感。
看电视、玩手机,我们并没有倾情投入;而在进行写作、绘画等一些创造性的活动时,则可以完全沉浸其中,甚至进入「心流」的状态。
所以说,我们从闲暇中获得放松和满足的程度并不取决于闲暇时间的长度,而是取决于其质量。
心流(Flow)指一个人全情投入一件事中的状态。在心流发生时,人心无旁骛、全神贯注,甚至忘记了自己的存在,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在这个过程中,人会获得很大的满足感。
获得高质量的休闲满足其实很简单,就是找到并保持至少一项长期的业余爱好。保持一项爱好,让它在时间的深度和长度中慢慢生长,可能会得到始料未及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