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几乎是饿着肚子读完《至味在人间》的,所以看这本书对我来说到底是享受还是折磨,还真不好说。当然,一直声称要减肥的我,还是没有勇气在晚上看的,一般我都是在工作间隙看几篇,然后带着深深的艳羡和流过几茬口水的味蕾,在索然无味的食堂就着《至味》引发的想象和勾起的食欲“大快朵颐”。
这是一本关于美食的书,却也不完全关于美食。(当然对于我这样的吃货来说,真是一本恨不得拿个笔划重点做笔记的书,也是我绝不会从kindle中删去的书~)我觉得沈宏非序里写的特别好:陈晓卿的文字里透着“地气”,而这种地气,“不是从地里冒出来然后被他一弯腰接住,而是酝酿于丹田,厚积于舌根,薄发于舌尖,逆向地深入泥土,深入地表,深入人心。”
关于对吃的态度,我与陈晓卿老师在好多地方都不谋而合,因此,他的文章也深得我心。有时候读到一半,倘若陈老师此刻就在我面前,我真的恨不得握住他的手说:“说得太对了!!我也是这样的!!”陈老师是安徽人,出生在皖北,家乡的一碗SA汤,让他一抿解乡愁。他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碗珍珠翡翠白玉汤,而从小在湖北长大的我,那碗让我魂牵梦萦的汤非莲藕排骨汤莫属了。而我不像陈老师那样幸福,在异乡还能喝到家乡的味道。自从我大学去了西安,工作又来了乌鲁木齐以后,就再也没有在外地喝过正宗的藕汤了。因为我发现,藕出了湖北就再也不是那种一口咬下藕断丝连、绵密入味、粉红肉厚的红藕了,北方的藕只能用来凉拌或者清炒,拿来煲汤怎么都差些味道。还记得有一次我在乌鲁木齐一条小街的拐角处发现一家湖北汤馆,抱着试一试的心情走进了这家店,老板是一对儿荆州的夫妇,店面非常小,寒暄了几句就问老板有没有藕汤,老板说:今年没能从老家进成藕,所以,这一年都没有藕汤卖了。于是遗憾无比,不过欣慰的是,他们家的热干面做的还算地道,也是我在外地吃过最正宗的热干面了,此后只要一对食堂的饭菜厌倦,我就会来这儿点上一碗热干面再要碗鸡汤(他们家的汤煲的也都很不错,保留了湖北汤的精髓)。一碗面一碗汤,吃完一身汗,岂不爽哉。可惜的是,后来这两口子说要去哈萨克斯坦做贸易生意,于是就关了店面,让我一解乡愁的那碗面也随之消失了。
我相信,汤对于每一个湖北人都意义重大。我从上大学到现在一直是食堂狗。。。但我从来不喝食堂里的什么蛋花汤青菜汤,对我来说那些“味精”汤根本没什么喝头,要解渴我宁愿喝白开水。在我的概念里,汤是需要时间的沉淀的,不经过几小时熬制不能称之为汤,充其量只能叫盐水。当焯过血水的排骨和切成块的莲藕浸在水中,大料的味道随着温度的上升逐渐散开,跑到汤里,再被食材吸收,莲藕和排骨仿佛张开所有毛细孔,在汤里尽情地呼吸,让大料肆意地带出食物的香味~几乎不需要放一滴油,猪肉自身的油脂就可以起到提鲜的作用,经过几个小时的炖煮,一碗清香扑鼻的汤便呈现在面前。此时,排骨肉软而不柴,莲藕绵而不烂,汤香而不腻,这才是一碗好汤。湖北有一句话叫“吃肉不如喝汤,喝汤不如闻香”。所有的精髓、所有的营养都集中在汤水里,喝上一口真的会余味绕梁而三日不能忘之~从小到大,我们家逢请客,尤其是过年过节,必要做汤,一锅莲藕排骨一锅山药土鸡,这是标配。有时排骨会换成腊肉,山药会换成萝卜,但不变的是经过漫长时间熬制出来的精华。煮一锅汤,后面可以吃上三五天,每顿饭后一碗汤真是爽哉(后来知道了汤要在饭前吃更健康,就改到饭前了~)。
另一件湖北人共同的执念大概就是早餐了。湖北方言中有专门的说法叫“过早”,湖北很多特色小吃也都是早餐:热干面、豆皮、面窝、烫粉。。。如果你在湖北呆一个星期,大概每天的早饭都可以不重样,湖北早餐品种之多,样数之丰盛,口味之豪华应该在全国都是数一数二的。
作为一个被湖北早餐“惯坏了”的人,在北方生活这么多年到现在都无法释怀的就是早餐。我们那里,早上喜欢吃热乎的。南方人吃面吃的少,而面食大部分时候都出现在早上,吃的最多的就是碱面,也变化出热干面、汤面等等各种吃法。在外地游荡多年,最想念的除了汤,就是这一顿丰盛的早餐了。每次回家也会专门出去吃几顿湖北的特色早餐,临走前也必须一碗热干面一份豆皮再加个蛋花米酒才能解恨。记得有一次看到陈晓卿老师微博发了在武汉吃的王师傅豆皮,后来每次去武汉,这儿也成了我必去的地方,虽然每次去都排队,但仍然吃得不亦乐乎~当时就心想,跟着陈老师吃果然没错!
“每个人的肠胃实际上都有一扇门,而钥匙正是童年时期父母长辈给你的食物编码。无论你漂泊到哪里,或许那扇门早已残破不堪,但门上的密码锁仍然紧闭着,等待你童年味觉想象的唤醒。”
陈老师在书里如此写道。
关于吃,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喜好品味,而我相信,每个人的味蕾都是那一方水土培育出来的,它不仅仅是对于食物的偏爱,更是对人对事对家乡的记忆。
《至味在人间》是一本有情怀、有文化的让人看了以后,心生温暖,眼含泪水的书。
PS:看完最大的愿望就是,好想当陈老师的儿子(划掉),啊不,是朋友!打入美食圈,成为了新的人生目标~ 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