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年轻的僧侣问修道院长:“我能在祷告时抽烟吗?”得到的回答是一个否定的回答。不久后,年轻僧侣遇上一位年长的僧侣,在祷告时享受地吸着烟斗。他告诫这位年长僧侣:“祷告时不能抽烟,这是修道院长说的。”这位长者悠闲地回道:“是吗?我问过修道院长,我能否在抽烟时祷告。然后他允许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各式各样想法,每个人都有自己固定的思考方式,思维模式。生活中,我们每天需要做大大小小的决定。习惯于在遇到事情时第一时间运用惯性思维去分析、判断、定义和处理。像是无形在大脑之海的锚,很难轻易改变我们自有记忆以来基于日积月累生活经验所形成的思维逻辑方式。
于是,这样也产生了各样的问题,靠直觉的判断、靠经验的判断和认知有曲解的判断。
放眼望去,历史上大大小小的决策,古今中外领导人的身旁总会围着他的一群智囊团,防止以个人之见影响到公司、集团、城市乃至国家的命运。
在《思维陷阱》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请你一定要意识到,我们隔着一副带有立场的眼镜看问题,这也是我们作为管理者总想要被那些能看到‘全局’者指点迷津的原因。”
但很多时候,在我们个人的人生历程中,都需要靠自身去辨别和判断,我们身旁没有所谓的“智囊团”帮助我们分析,防止以偏概全,帮助我们指点迷津。我们要形成自己清晰思路并拥有理性的大局意识,无论在何时何地,任何情况下都帮助我们不要下错判断,误入歧途,悔恨终生。纵然,这是个艰难的过程,但有绝对的必要,也随时不晚。
如果有注意观察,你会发现当我们的身边人在我们发表意见提出不同的见解时,我们第一反应会下意识的倾向于反驳和排斥,那些与我们所秉持的不同观点和认知,并不会第一时间得到认同和听取。甚至我们会变得激动和愤怒。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小到亲朋好友间的意见冲突,大到会议讨论的各抒己见、互不相让。
过去几年,神经学的医学影像为这一探讨带来了生理学层面的解释。2004年10月,来自亚特兰大埃默里大学的心理学家德鲁·韦斯腾及其团队把研究的受试者送上核磁共振台,询问他们关于总统候选竞争对手的竞选承诺。研究者挑选了15位来自不同党派的支持者进行研究。核磁共振成像显示,只有当展示的数据和宣言与自己理念相符合时,负责情感指示的特定大脑区域才会被激活。其他任何信息出现时,整个区域毫无共振。
我们会把新信息或新假设当成异类,不会毫无区别地看待它们。面对与我们理念一致的观点,我们倾向于默认和支持。而与我们理念想驳的事实与观点,就让我们难以接受甚至屏蔽。
这可能源于我们大脑的“反抗机制”,但无论如何,我们要有意识的认知到这个情况,避免倾向于过度批判。
在《思维陷阱》这本书中,有很多很意思的案例和测试,通过这些测试,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大脑中有哪些误区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尽量避免。
下列哪个选项每年会造成世界上更多的死亡?
(1)鲨鱼
(2)椰子
你下意识第一反应想回答的是不是“鲨鱼”?
正确答案是椰子。在2003年,约有10人死于鲨鱼攻击,150人死于下落的椰子。
大多数回答错误的人都犯了惯性思维的错误,他们认为鲨鱼凶猛能能直接致人死亡,而椰子的危害力可能没有那么大,其实事实不然,椰子掉落砸死人的事件不仅时有发生且不在少数,因为鲨鱼对我们来说有更多的认知,因此,对于“我们熟悉的关联,似乎比我们从未面对的事实更重要。”
我们有自己的逻辑观点、角度立场,但同时也限制了我们观察到的片段。
再有下面这个测试。
以下10家企业(非银行、非保险业)因其营业额被《南德意志报》列入2009年德国前百强企业的名单中。两组名单中各有5家企业,试问哪一组企业有更高的营业额?
第一组:巴斯夫化工、E.ON能源研究中心、德国弗朗茨海涅尔集团、麦德龙、Schwarz-Gruppe零售商集团
第二组:奥乐齐超市、拜耳、宝马、博世、汉莎航空公司
我们当中的很多人应该都听说过大名鼎鼎的宝马、拜耳和汉莎航空,单从这几家耳熟能详的著名企业基本都能判断第二组的企业似乎有更高的营业额,但这道题的正确答案是第一组。
第一组企业有着更高的营业额,虽然没有那么声名显赫,也有很多人可能没有听说过这些企业但这并不妨碍它不是营业额更高的企业。
你是否也遇到过这类似的情况呢?因此,下次我们能做的就是不要太草率地做出结论。
无论是工作中还是生活中,我们往往会根据一些少量的,不具代表性的案例,对其他情况进行概况和评估。这是非常危险的行为,严重时会造成很多不必要的问题和矛盾。
对于解决诸如此类问题的办法,书中也给了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定义问题所在
确立评判标准
权衡评判标准
概述各种答案的可能性
根据标准目录评判各种可能性
确定最佳答案
此外在日常中国,可以通过以下几点反思复盘自己的思维模式,尽早发现问题、进行改善。
运用决策分析的方法:问题满足客观标准了吗?
学习成为领域专业人士:论据和可能的解决方法符合基本认知吗?
检查自己的认知是否有曲解:我应该向何种方向修正自己的期望?
把眼前的问题转移到另一种情境中:如果我从具体的、迫切的情形中抽离出来,这个问题看上去会不一样吗?
站在客观的角度重新思考问题:我们正在做的事情在局外人的眼里是怎样的?
分析当事人的观点:我能否看到他人的自我高估、认知偏见?
很多时候、很多决定都是在我们比较仓促的情况下做出的,因此有时候会有犯错误的可能性,那么,怎么样能避免这样的情况出现呢?
为此,我们需要对全局有所了解,并进行较深层次的思考。而且,这种基础决策能力是长期习得的。
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是你做出行为代表你是怎样的人。思路决定我们的行为,也决定我们的出路。越早发现思路思维陷阱,越早避免思维盲区,越快更好的掌握人生。
选用书中的一句话作为结尾:“谁能认识到自己内部的自动导航机制,谁就能真实评估自己的思维界限,谁就能极大改善自己的决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