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王阳明的“此心不动,随机而动”的心所代表的含义和弗洛伊德所说的潜意识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答:两者内涵不同。王阳明的“此心不动,随机而动”讲的是“不动心”,它包含两部分:不动的心和随机而动的心。这是两颗心,一而二,二而一,有联系,又可分别做功。前者被王阳明叫作良知,是本能的部分,后者就是今天所说的意识。大众的良知都被后天习惯所染,这后天习惯被王阳明叫作杂念或私欲。良知一旦被习惯思维或情感所染,良知就被障蔽了,意识也就随着诱惑而跑了,这叫作心动。修不动心就是自觉地排除习惯的干扰,能够实事求是、知行合一地去解决问题。比如,两军交战,将领平时好色,那么对方阵营出现美女,就能影响到将领的作战策略,好财,好名,好生气,好仁慈,也是同理。孙子兵法里就讨论过这个问题。
弗洛伊德所说的潜意识是相对于意识来说的一个概念,指的是大脑意识不到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不管是认知、情绪、意志、动机、人格、兴趣,凡是你未曾意识到的心理现象,都归拢在潜意识中了。比如,鬼使神差地爱上一个人,自己也不知道为何会哭,一句话就能让人暴跳如雷,死活也看不上某个人,几天就得打一回麻将,等等,都是潜意识在发挥作用。有的你知道原因,比如打麻将,因为打习惯了,三天不打难受,有的你也不知道原因,比如为何爱上能当自己长辈的男人(或女人),为何选择了现在的职业等等。弗洛伊德通过让病人自由联想和释梦的技术,就能把病人潜意识中的内容分析出来,找到原因。当把人的潜意识内容提取到意识中来,即让病人意识到自己的深层潜意识内容时,病自然就好了。
不动心和潜意识的不同之处很明显:不动心是明的,潜意识是暗的。不动心有主动调节功能,潜意识不受意识调配。
两者的不同还有:目的不同。一个是为了个人修为,一个是为了给病人治病。手段也不同,一个是自修自练,一个是依靠医生。处理的内容也不同,一个是排除习惯影响,一个是五花八门,无所不包。效用也不同,一个是可应用于一切人类活动,包括带兵打仗,政治活动,学术教育等,一个是作为治病手段,也被用来分析一切人类活动,发现活动背后的心理动因。
两者的共同点是:都具有动力和觉察功能。
两个理论都很伟大,也很实用,能解决现代人的困惑和人生课题。(神意通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