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声明:这篇文章是自己作为一个观察者的思考,不评论好坏,你做你人生的选择就好,你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即可。)
话说生孩子是大事情,毕竟生了,你可就没有后悔的机会了。
没生,其实也不用遗憾,毕竟谁这一辈子没有一点遗憾呢?
支持生孩子
持方1:支持生孩子且已经生了孩子的
已经生了孩子的人都会无数理由说服自己和他人,为什么?
其一,孩子是解决养老和孤独最普遍的方式。孩子一定是要有的,虽然辛苦,虽然精力,体力,时间,金钱要付出,但养孩子的快乐没有任何事情可以替代。(好玩的是,同时他们也忘记了:不养孩子的人生所享受的快乐,也是生了孩子的家庭无法体会的。)也许他们某个瞬间会后悔,稍微想一下假如没生孩子会怎样?但他们不会说的,原因还是:逻辑自洽,毕竟总不能自己打自己脸嘛。
其二,孩子已经生了,不可逆,那必须得养。反正想尽一切办法孩子带到成年是最基本的标准,当然养育孩子中确实会有一些乐趣。为人父母是一种难得的体验。
其三,孩子是最好的注意力投放点。毕竟人类进化了这么多年,我们的注意力多余了,必须得用起来,养孩子是非常需要注意力消耗的,有多少不都不嫌多。
其四,生孩子是建立亲密关系最靠谱最简单的方式,自私基因表达的最佳途径。从创作角度讲,他们把孩子当成“创作品”,毕竟生孩子是基因赋予我们的最简单的“创作”方式。把自己的基因延续下去也就成了“长生”的解决办法。
其五,摆脱死亡恐惧,生孩子是“长生不死”的替代性方案。理论上说中国人很忌讳谈到死亡的话题,但是我们人生很重要的课题就是学会“告别”。死亡是最终极的“告别”,也是终极孤独。每个人都会有死亡恐惧或者死亡焦虑,目前科技还是没有做到让肉体永远鲜活或者死而复生。生孩子就成了默认最佳的选择。但,这必须强调死亡还是每个人必须独自面对的课题,即便是被亲人围绕着,终点也必须一个人面对,无一例外。
首先我们先明确一个客观事实,对于女性来说,过了特定年龄是不能生孩子的。那么这时候会摇摆不定就会大概在35岁这个临界点。所以这类持方,夫妻双方大概在35岁之前都想着先不要孩子,到了临界点,开始犹豫不决,最后的结果可能要了孩子,然后就继续持方1;也可能挣扎了半天还是没要孩子,那么他们可能切换到持方3。
摇摆不定派
持方2:先决定不生孩子的,后来又摇摆(可能生了可能没生):
原因分析如下:
其一,短期没想要,到了年龄不想错过。本质上是他们一开始就没思考清楚,根本没有考虑特别周全。短期来看他们没有生孩子,某种程度想逃避经济压力和责任感,也可能忙于工作,没精力没体力没时间去付出考虑孩子问题。当然也可能他们自己还是个孩子,没玩够呢,先自己开心一阵子呗,毕竟谁都年轻过嘛,都能理解。大概35岁之前都没有纠结太多。
其二,关于养老和孤独,是生孩子永远无法摆脱的争议点。养老和孤独如何解决他们自己也没考虑清楚,所以外界稍微给一点这个压力,立马就屈服了,如果他们找不到除了生孩子以外摆脱孤独和解决养老问题的方法,那么结果就是赶紧趁着还可以自己生,那就生一个吧。
其三,特殊情况。不生孩子刚开始可能有被动因素,比如客观身体原因等,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意外的有了孩子,这个就另作他论。当然也可能努力之后还是没有孩子,或者采取领养孩子这类替代性方案。最后一定做出决定,他们就必须接受现实,然后解决前面讨论的养老,孤独和死亡焦虑等问题。
其四,综合因素考量。
他们一开始觉得找到“替代孩子”的支撑点,以为这个支撑点足够给自己勇气和决心坚持“不生孩子”。但是人总是会变化的,尤其是受到环境和社会舆论压力的影响。这个“支撑点”到了一定年龄,突然自己不那么热爱了“这个支撑点”了,而且年龄到了一定程度,隐藏的一个问题是,如何面对死亡?有说回到了之前讲过的生孩子是缓解死亡焦虑解决方案之一。暂时来看,就像艺术创作陷入瓶颈期,失去了希望感,害怕失去和这个世界的联系,转化成“死亡焦虑”。再有以上的其1,2,3他们没有考虑周全综合因素。往往他们的借口是扛不住社会舆论压力,那就生一个吧,于是,从丁克到了养娃。
有个很好玩的现象:无论他们决定如何,最后一定是要逻辑自洽的接受自己的选择。然后再观察就发现,这类人群最后选择生了孩子的,通常会鼓励其他丁克一族生孩子,可以和自己做个伴一起讨论备孕,养育孩子的问题等等,毕竟是一个很好的打发时间的话题。也有一小部分人自己生了孩子,可能有点后悔,客观理性分析生孩子利弊,然后给建议说,你自己选吧。还有一部分人呢,他们可能很诚实会说自己生了孩子很后悔,但孩子是不可逆的,于是乎他们选择接受这个事实,可以返回到第一类持方:支持生孩子。
最终人们必须逻辑自洽才能走下去,毕竟让自己“拧巴”的日子挺难受的。
抱怨的后果
持方3:坚定不要孩子的家庭或独立个体(且已经做到):
3.1 家庭层次:
第一类,被动型。有些家庭是被动原因,不生孩子,经历过各种努力客观上还是不能生孩子,于是他们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地方,自己的精神追求,或者其他的亲密关系的建立,可以转移到以下个体层次分析。
第二类,主动型。还有些人他们更多是主动选择不要孩子,经过了非常理性+感性的分析和思考。
首先,他们一开始想的就很长远,一直活在未来。先解决了精神上有极度热爱的“支撑点”,也就是可以“替代孩子”的支撑点。这个支撑点不需要外界人来认可,他们自己知道就可以,本来“兴趣和热爱本身”就是非常主观靠直觉的东西。
其次,一般来说这类人在某个方面都是到了非常高层次的艺术境界,普通人根本没法理解,也不需要普通人理解,财富积累和精神信仰已经超越了世俗。(定义一下这里的普通人:没有想到【生孩子】以外其他的彻底解决养老和孤独问题的人。)这类人呢,从人类发展史上来看,基本上屈指可数了。他们自己的精神追求到极致,可以上升到信仰层次。
其三,他们用自己的承诺和自律,伴侣之间建立了比【生孩子】更可靠的亲密关系。他们和这个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友谊也好,师生情谊也罢,总之他们也同样的逻辑自洽的践行自己的诺言。
其四,作品就是他们的孩子。他们已经有创作品,这些创作品已然对某个国家,社会发展起到推动性作用,可能经过一个世纪仍然被传诵。对他们而言一个个的作品就已经是“生了一个个孩子”,从无到有,从零到一。例如:创造某个理论,创作一部书,某个艺术品等等。
3.2 个体层次:
个体摇摆人群,类似于讨论的持方2。
这类人他们建立的亲密关系更多是和喜欢和追随他们的人,对这些人而言,他们也许很幸运找到了属于自己一生热爱的“支撑点”,有可能是多个“支撑点”。
他们乐此不疲,他们的这些支撑点远比“孩子”更重要。(这里不接受反驳,请尊重每个人的独立选择。不要拿自己的人生和他人比较,也是自我尊重的表现。)
第一,养老问题。他们深度思考养老问题,有足够的金钱,而且他们有属于自己的生活伴侣,但不对外公开,所以老有所依。
第二,孤独的话题。这类人群通常是享受孤独,甚至要特别为自己找到属于独处的时间,他们不喜欢客套的热闹,那种抱有某种虚伪目的“虚荣”,他们反而愿意安静地思考,静听时间的流淌,和自己平和的对话。
那是一种享受一种自由一种宁静的力量。对于伴侣他们也有自己的一套独立的体系,不随大流,顺遂自己的内心。
第三,死亡焦虑问题。这类人对自我认知度很高,而且精神上达到异常高度,他们早就已经看透生死,甚至已经超脱世俗,他们的人生注重质量和自我修行。
人生在于你的选择,一旦做了决定,逻辑自洽即可。
千万记得,选了一条路不要和任何人比较,走好自己选择的路就已经非常难得了。
(第12篇文章:思考:逻辑自洽之要不要生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