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通过充足理由律的第一重根获得。随着经验增多,我们需要整理,把经验整理为一个集合,然后用符号作标记,集合越少,这个符号被形容为具体,集合越多,这个符号被形容为抽象。单是标记和整理是不够的,还需要组合。我们发明了一套规则把它们组合,称为语法,符号与语法构成语言,它们是语言最基本的元素。通过语法,把符号(词语)组合,语言上称成句子(Sentence),逻辑上称为命题(Proposition)。直接对经验进行思考,称为反思(Reflection),把经验组合称为想象(Imagination)。
如果觉得上述很难理解,没关系,不理解也没所谓,如果不是做哲学研究(尤其是逻辑研究),是不会思考上述内容,我只是描述充足理由律的第二重根的运作,我们通常称为理性思考。重要的是我们是基于上述元素,才能作出判断(Judgment)。判断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分析命题判断,另一类是综合命题判断。雪是白的,我阿妈系女人属于前者,宾语的意思其实是主语的一部分,所以有时我们说这类命题是废话。不过别小看这类命题,有时不太容易判断出命题是分析命题,尤其是主语的语义不清晰,或有指空(Null Pointer)的情况,有些诡辩家利用这一点来诡辩,比如 “白马非马”, “白墙有黑点”等,生活中这类典型的命题是那型带有XX主义的命题,或带有价值观的命题。这类命题有一大特点是它是必对的,因为你没有办法证明它是错,它的正确性已经在命题中成立,成了一个死循环,阿妈已经包含了女人的意思,说我阿妈系女人等于把语义再陈述一遍。
综合命题判断也就是经验判断,比如小明今天上学,如果小明今天真的上学,命题为真,反之,命题为假。科学所作的就是这类判断,比如牛顿的三大定律,是通过经验确定它们的正确性,不过牛顿的经典力学到了微观层面,则没有解释力,即没有观察所得的经验支持,量子的不确定性,光子的运动,都不是牛顿的经典力学可以解释的,因此需要用另一套理论把它包含,新的理论一方面可以解释之前不能解释的,也要解释经典力学所解释的范围。
这两类命题都必然立足于元逻辑(Metalogic)的四大公理:
- 主体是它的属性之和。(A subject is equal to the sum total of its predicates, or a = a.)
- 属性不能是它自身同时又是它的反义。(No predicate can be attributed and denied to a subject at the same time, or a = —a = o.)
- 主体只可拥有正反其中一个属性,不能同时拥有。(One of two opposite, contradictory predicates must belong to every subject. )
- 真值是通过判断得出,而且不能通过自身证明,这是其充足存在理由。(Truth is the reference of a judgment to something outside of it, as its sufficient reason.)
这四条公理简单理解就好了,对一般人来说,没什么应用可言。
可能有部分读者,尤其是没读过哲学的读者觉得困惑,为什么论文要提及这些逻辑知识?是因为西方哲学有一段时间(现在的大陆哲学也是如此。对,我指的是存在主义这类伪哲学)不停研究形而上学(Metaphysics)。形而上学是什么玩意?就是研究最本质的问题,世界是怎样组成,神是什么,第一因是什么等之类问题,最后被康德在《纯粹理性批评》的二律背反部分杀得干净,然后黑格尔等伪哲学家又救活了,创造了不知所谓的絶对(Geist),所以叔本华几乎在他所有著作中批评黑格尔,说当时的德国人忘了康德的《纯粹理性批评》。是的,上帝已死不是尼采说的,是康德杀死的。
有部分读者可能心里在笑,觉得以前西方哲学家真无聊,不断研究一堆废物。呵呵,你以为现在的学者比以前的好吗?现在学者不断制造大量套套逻辑的术语,无从验证的理论,不过是废纸生成器,看一下金融学的回归分析,工商管理那套不接地气的理论,人文学院的大量空洞术语。唉,我都不好意思去批评。
以上就是充足理由律第二重根的基本内容,内容不多,论文有一半篇幅主要是批评黑格尔的伪哲学和一些错误的见解,比如:宗教,人文主义和康德所谓的絶对律令(Practical Reason with its Categorical Imperative)等。理性是温柔的,是因为它处理感知带来的经验,作出判断,没有第一重根的基础,它自身不能发挥什么作用,所以康德说: “理性无内容是空的,直观无概念是盲的。”最简单的比喻就是,网站没有内容,只是一个空的框架,而内容没有网站整理,只是一堆混乱的资料。
这就是理性的功能,除此之外没有什么,但是那些老师们,人文主义者,知识分子认为理性要承担比它自身更大的责任,它要承担人性,它是人性的守护者,它是道德的底线,道德的基础,连康德也搞这一套,他在纯粹理性批判界定理性的范围,然后又莫名其妙搞了絶对律令(有点像阳明心学),说是因为它,我们才能获得自由。我猜康德是怕把形而上学粉碎,道德因而没有立足之地,因此用一些空洞的概念把道德填补。康德应该可以算是现代西方主流价值观的宗师,博爱, 平等,和平,真善美等,几乎出自他后来两本批判著作,比起他的纯粹理性批判,后两本的影响力更大。理性不过是工具,这是亚里士多德和英法哲学家一贯主张,所以亚氏谈讨理性的著作叫工具论,我们通过它的功能,发现和发明,但它自身没有什么先验道德和所谓的主流价值观可言,假设它真的有先验道德,为什么人类通过它制造大量武器,它不是应该阻止人类发动战争? 假设它真的是先验(先天所得),为什么婴儿会打架,会抢玩具?不是应该和谐相处吗?我们一方面赞同博爱,平等,和平,真善美,其实心里更赞同谁大谁恶谁正确。
如果理性不是道德的根源,道德的根源是什么?道德是什么? 道德的问题是不问大家明白,一问没人明白。这问题不是论文所探讨,我因此不作深入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