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是以前在个人公众号上写的,内容是基于一些哲学家的思想进行的结合性阐述,特别是海德格尔前期的一些思想,也包含有一些个人的理解。
如何是所是——如何成就自身。这是人寻求自身的归属需要思考或实践的问题。在苏格拉底那有所谓“认识你自己”“未加以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柏拉图那有“理念世界”。苏强调的是人保持的批判性,认识和审视的同时也是承认了人的存在。柏拉图强调的是超脱,现实的世界是不真实的,不完美的。只有纯粹理性所及进入共相的世界才是出路,才是完美的。
在后世有指出所谓理念世界根本就是不存在的,因为共相是现实的抽象,完美也是将人身上的美好抽取出来从而形成“上帝”,因此而完美。尼采被看做是最后一个形而上学家,自此形而上学终结,之所以这么说,判断来源于之前所作的一切并不是通达存在,而是存在者,理路已经错误,尼采说那个所谓的存在根本不存在,揭露了其虚无主义的本质。而尼采尽管批评之前的形而上学,但是他也忽略了存在问题,因此也被批评为一种极致虚无主义。
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评也有部分来源于海德格尔。他对存在的问题考察的基础是“此在”(dasein)。胡塞尔作为其老师提出要面向“生活世界”,回到最原初去解决。在海德格尔解决存在问题时同样是基于现实的人的生活世界,因为“此在”是人的“本真状态” ,其他一切在者是具体的和凝固的,意义在于此在同周遭世界与其的勾连,因而“此在”可以通达存在。
但是,“此在”自始至终就处于“沉沦”状态。因为“此在”生活的世界是“常人”的世界,这是中性概念词,通过“闲谈”“好奇”“两可”,“此在”会跌落到“常人”的世界,人在世所有生活活动不可避免受到“常人”的驯化。而意图找寻所谓的“常人”是根本不存在的,因为没有常人这个人,而在“常人”的世界中,一切现实现象都有迹可循,所有可能性都已经在未生成时就穷尽了。
正是由于此在的“沉沦”,使此在的非本真状态得以被意识到。人是通过“情绪”的状态和“畏”意识到这是自身必须直面的,而不是推卸给莫须有的“常人”,这种状态使人不得不面对自身的以往确定状态的反思。
此在都是共在的方式在世,因此也是由共在所规定。这种状态被海德格尔称为“被抛”。这是此在根本的生存方式。此在自在世便是如此境况,作为能在,已经是所是,作为能在,可以成为其所是,而摆脱曾是。然而,此在作为曾是所是的非本真时,有“在家”之感,而作为为其所是的能在,反而有“不在家”之感。对于此在本身,自始无家可归。
那么,此在如何存在于世,海德格尔指出向死而在。唯一能够确定的是死亡,死亡不能推脱,死亡不可代替和体验,死亡始终是自己的事情。死亡作为一种无时无刻的必然的可能性总是“悬临”的,因此将人引入本真的生存境遇而成为其自身。但是,不管是在世也好,此在始终是“去存在”的状态,死亡也是对在世的终结,因此人最终是一种未完成状态。
如何是所是,似乎通过海德格尔是不能为所是,但是依然能够明确此在或者人可以是决断自身的存在者,而不是自始至终沉溺的,展现生命和精神的能动性来为是所是。所谓的“常人”的规定性在某种程度无法避免,但是也可以达到“在家”状态,这是可以现存现存的和现实的,而在达到“在家”的同时也必须要抛去莫须有,以及抛去被莫须有对自身规定的规定,而不要破坏与本真状态相关的勾连,因为破坏只是此在的另一种更失本真的沉沦,以及让此在共在面临同时跌落虚无的险境,让本真被虚无吞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