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接触到一种写故事的方法,“1个公式+8个要素”,今天就用张爱玲的《倾城之恋》,探究一下,一个好故事是如何写出来的。
首先,要把日常生活变成故事:
姐姐陪妹妹去相亲——没兴趣;
姐姐陪妹妹去相亲,男方并未看上妹妹——正常情况嘛;
姐姐陪妹妹去相亲,花枝招展的妹妹被冷落,男方携姐姐在舞池摇曳,把家人肺气炸——有点意思,冲突发生,《倾城之恋》就此开端。
姐姐名叫白流苏,男方名叫范柳原。
1个公式:人物(职业身份)+心理缺失+寻找弥补。
有什么样的职业身份,就会有什么样的心理缺失。
让我们看一看故事刚开始时,男女主角的状态。
人物1:白流苏(离婚多年,住在思想保守的娘家);
心理缺失:钱财被娘家搜刮,又背个背弃丈夫的污名,成了家中拖油瓶;
寻找弥补:挣脱家中掣肘,给自己得来些改变现状的机会;
人物2:范柳原(风流放荡的私生子);
心理缺失:从小有钱但缺爱,“把女人看成他脚底下的泥”;
寻找弥补:寻得在外面冰清玉洁,又对他富有吸引力的女人;
于是,一场关于爱情、现实与宿命博弈的故事徐徐展开。
8个要素:人物、重大时刻、重要变化、开端(小冲突)、发展(大麻烦)、冲突(矛盾)、高潮(大麻烦+解决)、结局。
当然,如果每个故事都按这八个要素一一堆砌,未免呆板。因此只需要看得清大致脉络就好。
重大时刻之一:范柳原看上了白流苏,邀她赴香港之约。白流苏也没什么可失去的了,不如赌上自己的前途,成功了,能荣归娘家,出一口恶气。
而后面,就是两人步步为营的精心算计,小心翼翼,踩着方寸不乱的舞点。
白流苏从小生活在剪指甲都有人在窗户里偷看的屋子里,蜷缩在墙角,没有信任,没有被爱,生命的胡琴早已唱走了板,哪里有能力拼凑出一份真情;
范柳原只想留一段独特而浪漫的邂逅,不久他就要离开香港,谁知何时归。
一番拉锯当中,当初的好感、期望、耐心逐渐磨灭殆尽,两人走到那堵墙边,范柳原看着她道:
“这堵墙,不知为什么使我想起地老天荒那一类的话。……有一天,我们的文明整个的毁掉了,什么都完了——烧完了,炸完了,坍完了,也许还剩下这堵墙。流苏,如果我们那时侯在这堵墙根下遇见了……流苏,也许你会对我有一点真心,也许我会对你有一点真心。”
一些话总是用半玩笑的语气说出来,然后历史会让玩笑成真。
范柳原买了去英国的船票,租了给白流苏暂居的居室。舞曲即将终了,是炮弹袭来的声音,淡蓝的天幕被扯成一条一条在寒风中簌簌飘动。
高潮:香港遭遇空袭,船走不了,居室朝不保夕。枪林弹雨终于击垮了压在真心之上的纠结与彷徨,范柳原乘着卡车来接白流苏避难,真情终得破壳而出。
劫后的香港,
“流苏拥被坐着听着那悲凉的风。她确实知道浅水湾附近灰砖砌的那一面墙一定还屹然站在那里。她仿佛做梦似的又来到墙根下,迎面来了柳原。她终于遇见了柳原。在这动荡的世界里,钱财地产天长地久的一切全不可靠了。靠得住的只有她腔子里的这口气,还有睡在她身边的这个人。”
结尾:战争成全了一对正言夫妻。要不是最后的几声炮弹,两人多半一个回头,就消逝在了舞池当中。
只可惜这样的成全未免惨烈,未免戏谑,未免勉强。
张爱玲为他们塑造了一个美好的结局,又提出了一个更难的问题。
文中说:
“他们把彼此看得透亮仅仅是一刹那的彻底的谅解,然而这一刹那够他们在一起和谐地活个十年八年。”
“王子与公主”的故事刚刚牵手,“幸福的生活”又有多少值得遐想?
之前醉梦中的范柳原打电话给她: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生与死与离别都是大事,不是由我们所能支配的。而我们偏要说要永远在一起,好似我们能做得了主似的。”
他们主宰不了命运,但希望他们呵护脆弱的真情,手不再松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