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是一个逐渐降低期待值的过程,可偏偏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小的时候看动画片,每每看到孙悟空出场,我就开心的不成样子。喜欢他的七十二变,动画里的他手拿金箍棒,上天入地,斩妖除魔,无所不能。现实里的我举着扫把,咋咋呼呼,疯着,笑着能跑遍整个古城。
等长大了,去上学了,为了考试,老师要求我们精读四大名著,再次读到《西游记》,没有了小时候的热血与纯粹,一心只想着是否能从中发现要考的考点。匆匆忙忙翻过,他已然成为了我笔下其中的的一个人物形象,多了点特征,却少了一份我内心对他的欢喜。
对那时的我而言,他已不再是英雄。
生活中可以看到有很多人整天愁眉苦脸,很少能真正开心的笑。也总会有人不时的感叹现在的人都过于浮躁,其实不是我们浮躁,而是我们想要的太多。有的人为了生活奔波,一天一天甚至连饭都顾不上吃;有的人为了学业忙碌,一篇篇报告,忙到凌晨一两点。难道我们不知道享受吗?不,不是,只是我们都在为着我们想要获得的东西,紧紧的抓着生活中的每一分每一秒,生怕自己一不留神它就会悄悄溜走。为了不让它逃跑,你更加的努力,更加的去工作,去学习,当然带给我们的也会有加倍的不快乐。欲望有时候是个好东西,会激励着我们不断进步,但有时它也是个泥潭,会让我们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那么为什么我们会不快乐?
马德在《允许自己虚度时光》里给出了答案。书里说“我慢慢明白了我为什么不快乐,因为我总是期待一个结果。看一本书期待它让我变深刻,吃饭游泳期待它让我一斤斤瘦下来,发一条短信期待它被回复,对别人好期待被回待以好,写一个故事说一个心情期待被关注被安慰,参加一个活动期待换来充实丰富的经历。这些预设的期待如果实现了,长舒一口气,如果没有实现呢,自怨自艾。可是小时候也是同一个我,用一个下午的时间看蚂蚁搬家,等石头开花,小时候不期待结果,小时候的哭笑都不打折。”
我们应该学会降低期待。在你做出选择,并一直为之而努力时,不要太看重结果。如果你的人生,只有在实现了期待的结果才有意义,那么,在你的一生中,你都只能一直在焦虑的赶路。快乐是自然而然的一种状态,个体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说人生就像是在每一个瞬间不断起舞的连续的刹那,是一个点一个点的连续,跳着跳着,你突然惊觉,我已经来到这里了。只要你此时跳着的舞让你满意,就已经足够了。
小时候我们总想着快些长大,等到真正长大了,却又怀念那时的无忧,天真与快乐。虽然回不去了,可是给心筑起城墙并不断添砖加瓦的我们,也可以稍微慢些。有时候我会骑着单车,回到带给我无限快乐的古城里,虽然早已物是人非,但一回到这里,就又想起我拿着扫把跟着小伙伴一起追逐打闹的情景,也仿佛只有在这里,我心里的那个英雄又再一次鲜活了起来。
是时候,对心里的那个家伙说:“嗨,你辛苦了,停下来,歇歇脚吧。”
文章来源公众号:平凡小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