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刚学会走路的时候,总爱下地,不喜被人抱在怀里,大人刚撒了手,他就开始爬高上低,不是磕了头、摔了跤,就是乱抓了东西去吃。一副无知无畏,想要跟这个世界聊一聊的样子。你呢?你是否还能像孩子一样,为着内心的欢喜,不顾一切去探索这个世界吗?
11月中旬的北京,秋未尽,冬已来,满大街都是黄透了的银杏。
APEC刚结束,家里就来暖气了,进屋后升腾的热气暖身又暖心。对我这个格外怕冷的姑娘来说,前些天接近零度的日子,真是难熬,一想到可以睡舒服服、踏踏实实地睡个热和觉,就开心不已。
你看,这时候的人是多容易满足!因为怕冷,初冬降至就期待来暖气,可过段时间,雪下了、天干了,这位怕冷的姑娘估计就会抱怨北方冬日的漫长,再开始期待来年的春生夏长,怀念南方温润多雨的天气。此时的满足与欢欣,到时怕早就忘干净了。
小时候刚学会走路,我们就爱往外冲,看到别人手里拿了什么好吃的,总想凑上前要过来尝尝;上小学了,刚学会加减乘除,就回家跟爸妈显摆,说你乘法表倒背如流了;再等到了中学,进了大学,更了不得了,会谈恋爱会旅行了,感觉这世界都在眼前,就等你去征服了。可尴尬的是,一出了大学你就蔫儿了,在生存压力和自我成就中挣扎徘徊,再加上父母的期待、同学的攀比和自我的精神满足,没等你反应过来就被卷入洪流中,只剩拼命喘息、奋力摆动肢体,才不至于被浪拍死。
更要命的是,突然看到前方有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刚想上岸来个日光浴,身旁就传来各种奇奇怪怪的声音:“前面还有更美的地方,别在这儿浪费时间啊!”、“听说这山后面有野狼,别上岸呀,万一被吃了呢?”、“前面的大哥说这两天气候不好,马上要下雨了,一下雨这地方就得被淹了,日光浴?你快别做梦了!”...
你看,就连动个念想,什么没说什么也没做,就有那么多奇奇怪怪的人朝你大吼大叫。一会儿可能你就忘了刚刚那个念想,忘了那个山清水秀的地方映入眼帘时的兴奋与激动。
这种状态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怕冷的南方姑娘来北京两年了,呆的越久,越常感受到。像APEC走后满屋升腾的暖气,像小时候别人递过来的糖果,像刚刚背熟的乘法口诀表,像第一次牵手、接吻时的满心欢喜,所有这些短暂的满足感,只充盈在生活的那一瞬间。很快,我们奔着前路,又有新的期待,试图寻找持久的满足感,寻找能牢牢攥在手里的---安全感。
这种安全感是什么?我不太想探讨哲学层面的问题,生活中的迷失、困顿、焦虑和痛苦,这些负能量跟积极的情绪状态一样,是恒常存在的,我们想要攥在手里的安全感,大多数时候是为了减少负能量的干扰。有人说内在达到平衡与满足就够了,去灵修、打坐、参禅静坐吧,可面对瞬息万变的外部世界,忙于应付生活的普通人,哪里有闲去做这些?
工作、生活和爱情,这三个生而为人就无法回避的问题,终极的困顿都落在了“我要成为谁”这个问题上,安全感也一样。20岁的时候,我们会抱有幻想,想象自己成为歌手、厨师、旅行者、设计师、企业高管或全职太太等等,30岁、40岁的时候,很多人离梦想越来越远,幸运的一少部分人或许正从事着当初梦寐以求的职业,不过我打赌,他们现在做的一定跟当初梦想的不同。所以说,无论任何年龄段,当发现自己不喜欢自己的时候,我们内心多少会迷茫和不安。
说到这儿,什么自我寻找、存在的意义啊,这些凭你现在的阅历和智商根本解决不了的问题,还是不要去想了,想了也是咨询烦恼。倒是去想想你喜欢自己什么,讨厌自己什么,想想生活中的哪些状态最让你舒服,哪些最令你讨厌,身边哪些人是你乐于接近的,哪些人是你所厌恶的,去观察自己,去感受,去生活,这样就够了。
“亲爱的,有一天我老公问我为什么我们大学不在一个寝室却会成为最好的朋友,我说因为你体贴,会关心人,让我觉得很暖。我始终记得以前在我们三楼的那个大阳台,我不开心你会给我个拥抱,所以在我心里你是暖的。”
“哦,是吗?我那时候有那么贴心吗?”
“但毕业以后,特别是工作后,你变得越来越硬,可能是职场和公司文化的影响,潜移默化的,节奏快你也跟着快了,这没有好坏之分,各有魅力,关键看你自己喜欢哪一个自己,作为旁观者,我会把我的感受说给你听,因为希望你内心是开心、幸福的。”
前几天,跟大学的闺蜜有了这么段对话,于我心有戚戚焉。愿你也一样,不要成为那个你讨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