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有限的时间
对每个人,每个企业而言,唯一拥有的公平资源是——时间。时间是稀缺资源,容易流逝,对时间的感觉不可靠,只是“想象中的应该这样”。
有效的管理者记录自己的时间至少在半年以上,去找到问题所在。弄清楚时间用在何处,怎么消耗的。
把时间浪费在没有贡献的事情上,是管理者失效的主要原因。弄清楚自己的目标和任务,弄清楚实现目标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建立贡献意识和成果意识,清晰地知道自己的责任,学会如何拒绝、周旋和规避,如何应对来自他人的压力,学会安排时间。
集中精力和时间于一件事——值得做的事。比如上班前的90分钟。只有研究,才能弄清楚自己有多少自由支配的时间,下决心该放下的放下,放下与贡献无关联的事情。
专注于关键事情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争取时间上的主动权。
也只有通过研究,才能弄清楚各种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追本溯源,抓住本质——从源头上根本上解决问题,避免就事论事。
很多事情,没有头绪,就没有成效;理出头绪,事情反而简单。
在贡献上下功夫
“重视贡献”对管理者而言,是一种意识,帮助突破“专长、技术、职务和部门”的界限,看到外部的机会或客户的需求,看到产生成果的地方。
关注三个方面的贡献:扩大组织的直接成果,强化组织的存在价值,培养明天的人才。
随着企业规模扩大,“协同”越来越困难,需要“管理者”以“贡献”意识做出承诺和努力,使整个组织协调起来,这是管理者自身存在的价值和理由。
“直接成果”,要使上司或管理当局做出正确的决策,自己应该报告些什么?向上的贡献意识,把数据、事实、知识、判断、对策、指挥、直觉或经验,贡献给自己的上司。
(具体怎么做…)
“直接成果”能为其他人,其他部门买只整个组织贡献什么?向内贡献,从外部发现机会。
(具体怎么做…)
强化组织的存在价值,为谁服务以及做多大贡献。一个组织如果离开现实的价值贡献和长期的价值承诺,就会失去存在的价值。
每个管理者都应该弄清楚,应该做什么贡献,才能使一个组织长期存在下去。
为明天培养人才。
善于用人的长处
为下属设计一个普通人能够发挥潜质,提升才干,并获得成就感,“人事结合”的职位,本着“发挥下属所长”的原则,关注下属的长处,使得其长处发挥。避免设计“具体或刻板”,缺乏成长和创新空间的职务,否则只能依赖报酬和晋升去刺激。
管理者要学会容忍他人的短处,不企图使人成为“完人”。
只有当一个人的短处影响到其优势发挥时,才应该考虑如何限制,帮助弥补。但不可以容忍“坏品德或腐败”。
其次,发挥上司所长。
每个管理者都应该弄清楚,自己的上司究竟能做什么,有过什么成就,需要什么帮助,如何发挥他的长处?千万不要勉强上司做他不擅长的事,不要企图改变上司,抱怨上司的短处。
上司有自己一套有效的方式、习惯和方法,下属必须据此改变或调整自己的方式和方法,以协助上司的长处,从而使得上下一致,为整体绩效做出贡献。
最后,发挥自己的长处。管理者必须清楚“限制无处不在,可干的事情也很多”,必须清楚自己干不了什么。必须找到自己可以做而且值得做的事,弄清自己的有效工作习惯,不需刻意模仿他人,只做自己擅长、别人却感到困难的事情。
重要的事情优先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一事无成的人,往往低估做成一件事所需要的时间,且喜欢同时做几件事,乱了章法,乱了方寸,乱了阵脚。
抓住关键,做成一件事,进入良性循环,一顺百顺。
当所有的事情都变得紧急时,麻烦接踵而来,所有的压力会让管理者被现实牵着鼻子走,陷入恶性循环,最终变成紧急事物的“处理者”,而不是谋定而动的“管理者”。
集中精力,足够时间,集中自己的长处于成败的关键或机会上,是唯一能够产生成果的方法。所以要摆脱过去,摆脱已经没有价值的事情。任何制度性规范或现行的举措,都有时效性或临时性。
要事优先的原则:注重未来而不是现实,注重机会而不是现实压力,注重外部而不是内部,注重贡献而不是安全,注重创新而不是盲从。不优先于现实压力与危机事件。
有效决策
管理者的基本工作就是“决策”,不是就事论事地解决“例常”问题,而是基于思想观念或高层次认识,对整个组织的存在价值、人才队伍开发和短期绩效或成果,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第一个巨大的要领是,弄清楚决策事项的性质。有效的决策者绝不会就事论事寻找对策或方案,而总是把遇到的麻烦当做表面现象,相信真正的问题一定隐藏在背后,必须设法弄清楚事实,弄清楚这是一件什么事情,弄清楚事情的本质和全貌。然后形成思想观念,形成所谓的“高层次概念性认识”,最后从高层观念入手,寻求解决问题的系统方案。
比如“有车祸”与“汽车的不安全”的认识问题。这类“基于事实和认识”的决策事项不多。
组织中大量重复出现的是“例常事件”。只需要应用制定好的“规则和程序”进行决策,“程序性决策”。
关键是学会区分“例常”和“例外”事件,学会制定“原则、政策、制度或规程”,通过授权,让工作者或当事人去处理重复发生的“例常事件”。
第二个决策要领是,确定目标及其边界条件。任何一项决策都必须明确目标,弄清楚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目的是什么,目标越明确,决策越有效果。
把决策的限制用“边界条件”表达出来,达不到这些条件,就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当“事实和证据”与“信念与观念”相抵触的时候,是否有“偏见”,决定了有效的决策是从收集“事实”出发,还是从“见解”出发。见解是未经检验的“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