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的一开始枫晴老师就给出提示:放下对课程的期待,回归自身,关注此时此刻,打开感受的通道。
枫晴老师在做案列分享的时候,我并没有真正的打开感受通道,更多的是用大脑在分析,甚至是带着问题在思考:孩子们的问题是各种各样的,家长不是专业的心理分析师,那么家长到底应该如何去做在能避免这些?整个课程结束,我得到了答案:亲子关系,好的亲子关系才能避免问题孩子,好的亲子关系需要家长和孩子建立情感的链接,用心去感受孩子。
我觉得我是一个比较理性思维的人,遇到问题多是用大脑思考,而不是用心,这也正是我目前需要锻炼和提升的部分。
作业:
目前来说在养育女儿的过程中我认为有两件对女儿伤害比较大的事。
1、关于安全感的
女儿小学阶段有很长一段时间咬指甲、不能分床睡。指甲咬的严重的会连着指甲边上的肉都出血,我和爸爸基本每天都会说她不要咬指甲,但是没用,我甚至给她的指甲上抹苦甲水也没用。到了分床睡的年纪,我先陪她睡觉,等她睡着了我再回我房间(我的房间在楼上),她每天晚上都会半夜抱着自己的小枕头爬黑呼呼的楼梯来我床上。现在想想小小的她是怎样的害怕还勇敢的摸黑爬楼梯。
后来我接触了心理学,知道她的这些行为与安全感缺失有关,我就整晚的陪她睡觉,并且告诉她:不用担心,妈妈会一直陪着你睡觉,不会等你睡着就离开,保证你早上起来还能看见妈妈。在她五岁的时候我生了一场大病,住院80天,我听说她在家安慰伤心的姥姥,告诉姥姥别哭,妈妈是感冒了住个院打个针就好了很快就回来了。我一直以为是这段时间造成了她安全感的缺失,我会跟她聊那段时间的事,直到有一天她告诉我:妈妈你知道吗,你生病的那段时间我并不恨你,我最最恨你的是你生病好了之后去四川没有带我,家里来了快递我都以为箱子里会装着妈妈。我当时就泣不成声,马上给女儿道歉,告诉她没带她去的原因,四川很多高海拔会有高原反应,我和爸爸还选择了爬很多的山,那时候你还小体力根不上,四川吃的都是麻辣,你也吃不了,所以才没带你。和女儿聊透了再加上耐心的陪伴,女儿的这两个症状也都慢慢好了。那场大病以后,我真的是只顾及自己的感受,和老公一起去四川半个月的时间,家人是有反对的声音,担心我的身体吃不消,但我急于证明我自己已经好了,只想到姥姥姥爷会把女儿照顾的很好,真的一点都没有想过女儿内心的感受,如果时间能倒流,我不会选择这一次的出行。
2、关于学习兴趣的
女儿低年级的时候,听说养成孩子写作业习惯很重要,于是我几乎是天天陪写作业,女儿写作业的时间几乎都是鸡飞狗跳,“这个题这么简单你怎么又错了”“这题我昨天不是刚讲了吗,怎么还不会”“这字怎么写的这么不认真,重新写”这都是我那时候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女儿经常是边哭边写作业。是我的这些行为破坏了女儿的学习兴趣,现在花更多的力气去补救效果也不理想,如果时间能倒流回去,我会更多的去感受女儿的弱小、无助、伤心、不被认同,耐心的对待她的学习,保护好她的学习兴趣。
从此刻开始,练习打开自己的感受通道,用心去感受身边发生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