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摄影:科学内涵的艺术展现(2014科学摄影高端论坛论文)

摘要:本文对科普摄影的功能定位、创作特色等进行讨论,提出了作者的见解,并举出实例加以说明。科普摄影具有独特的功能,可以展现科学的美感,进而唤起人们对于科学的兴趣,吸引人们去观察自然、认识世界,探索科学的奥秘。本文将科普摄影定位为科学内涵的艺术性、普及性、形象化展现。进而指出:科普摄影的艺术追求应永无止境,而科学内涵的展示则宜适可而止,甚至是“点到为止”。在符合科学原理、体现科学内涵的前提下,科普摄影更应注重艺术性。优秀的科普摄影作品能引发人们的联想,借助于联想可为展示科学内涵营造出广阔的空间。本文认为:科普摄影的最佳境界,是在科学视角之下的原生态的质朴。科普摄影可以把晦涩难懂的科学内涵用明朗感性的方式表达出来,让人们通过直觉去感悟科学。最后,讨论了科学内涵的淡化与强化。当拍摄对象所包含的科学元素过多时,要适当加以取舍,忽略多余内容,简化照片的构图,突出所要表现的主体,这就是“淡化”处理。但在更多的情况下,科普摄影师面临的问题是拍摄对象的科学内涵太少,或者很不明朗,难以在摄影作品中直观地表达出来。这时,需要对科学内涵进行“强化”处理。

本文作者:王国全

关键词:科普摄影 科学内涵 联想 原生态

以向公众普及科学为目的的科学摄影,在我国内地通常被称为科普摄影。广义的科学摄影,应包括科普摄影和科研(或科技)摄影。本文仅对科普摄影的功能定位、创作特色等进行讨论。

一、科普摄影的功能与定位

科普摄影的基本作用是向公众普及科学。笔者认为,科普摄影的主要意义在于科学内涵的艺术表达,把玄密的或深奥的科学内涵用艺术性的影像作品展现出来。科普摄影具有独特的功能,可以展现科学的美感,进而唤起人们对于科学的兴趣,吸引人们去观察自然、认识世界,探索科学的奥秘。能够做到这些,科普摄影的目的就达到了。

由《环球科学》杂志与《科学美国人》台湾版联合主办的“2013年科学摄影大赛”的征稿启事提出,希望“科学摄影作品,透过视觉的感动和震撼,展现科学之美与大自然令人折服的力量。……引领公众走入奇妙无穷的科学世界。”这里所说的科学摄影,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科普摄影。这段话,对科普摄影的功能作了明晰的表述。

在对科学内涵进行普及性、艺术性、形象化展示方面,摄影艺术具有形象性强、便于普及推广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各种表现形象的艺术形式中,摄影艺术是最适合应用于科学普及的。更有许多摄影方法,如显微摄影,其实就是科学研究的一部分。另一方面,摄影的发展本身正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得益于科学而回馈于科学,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科学与艺术之间并没有泾渭分明的边界,而科普摄影当是对此的最佳诠释。

科普摄影是科学与摄影的“联姻”。但是,科普摄影应该有自己独立的定位。笔者认为,科普摄影的定位就是科学内涵的艺术性、普及性、形象化展现。本文将对这个定位进行探讨。科普摄影有自己独立的定位,还意味着科普摄影应该有相对独立的发展空间,不应与一般的艺术摄影混为一谈,也不应满足于与科技著作的插图或教学课件为伍。

二、艺术追求要永无止境,科学内涵则宜“点到为止”

摄影是发现和展示美的艺术。科普摄影展示的科学之美,比一般摄影作品的美感更为深邃,更富智慧。为了充分展示科学之美,在科普摄影的艺术性与科学性之间应该有一个适当的考量。笔者认为,科普摄影的艺术追求应永无止境,而科学内涵的展示则宜适可而止,甚至是“点到为止”。这样的提法,丝毫没有贬低科学的意味。问题在于,复杂深奥的科学内容是难以在一幅(或数幅)照片中充分地展示出来的。即使摄影者在照片中充分展示了科学内容,对于外行的欣赏者来说,也很难一目了然。这样,科普效果就无从谈起了。而如前文所述,科普摄影独特的功能在于展现科学的美感,进而唤起人们对于科学的兴趣。所以,在符合科学原理、体现科学内涵的前提下,科普摄影更应注重艺术性。这样做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科普摄影的科普效果。

如前所述,科普摄影的艺术追求应永无止境,而科学内涵的展示则宜适可而止,甚至是“点到为止”。笔者见到过一幅题为《甜瓜嫁接》的科普摄影作品,该作品并没有具体展示甜瓜嫁接的技术细节和过程,而是着力表现一位嫁接甜瓜的农村妇女全神贯注的神态,光线集中在这位农村妇女的面部和双手,只见她凝神静气地专注于手中两片嫩绿的小叶子(我猜想她是把两枝甜瓜的嫩叶接合在一起)。背景呈暗色,最大限度地突出了主体。作品的引人注目之处,就在于传神地表现了这位农妇的专注神情之美。该作品从感性而不是理性的角度,唤起人们对于甜瓜嫁接这项农业技术的关注,而这正是科普摄影作为视觉艺术的魅力所在。显然,这幅作品科学内涵的表达正是做到了“点到为止”。

提倡科普摄影注重艺术性,并不意味要科普摄影忽视科学性。“点到为止”的表现手法,更需要摄影者对作品的科学内涵有深刻的理解和得心应手的把握。优秀的科普作品,大都得益于这样的功力。

科普摄影的艺术性是从科学的内核中生长出来的,科学与艺术应该巧夺天工地融合在一起。在这方面,也需要我们着力去探索。

三、借助于联想,为展示科学内涵开辟广阔的空间

主张科学内涵的展示宜“点到为止”,是否会导致科普摄影作品中科学内涵的表达受到局限,因而处于“弱势”呢?应该承认,在一些科普摄影爱好者中间,确实存在着作品的科学意蕴过于肤浅乃至完全被忽视的倾向。这些作品的科学内涵并非“点到为止”,而是几乎完全没有“点到”。这样的倾向当然是需要纠正的。但是,笔者也认为,如果在注重科普摄影之艺术性的同时,真正做到科学内涵“点到为止”,就不会制约科学内涵的展示空间,科学内涵也不会在科普摄影中被“弱势”化。这是因为科普摄影拥有开辟其科学内涵展示空间的“利器”,其中首要的利器是“联想”。

优秀的科普摄影作品能让人们浮想联翩。借助于联想,可以为展示科学内涵营造出广阔的空间。譬如,不少科普摄影师热衷于天文摄影,他们拍摄的银河照片很能激发人们的联想。关于银河,我们有许多的回忆。20世纪50年代,在北京城里晴朗的夜晚,人们就可以看到银河。到了80年代,笔者还在河北乡村看到过银河。而现在,科普摄影师要拍摄银河,就要到西藏的纳木错,甚至到珠峰去拍摄了。我欣赏了科普摄影师在西藏拍摄的多幅银河作品,除了赞叹银河的瑰丽美景之外,还感受到了内心的震撼。表现银河美景的照片唤起我们对相关科学问题的思考:银河为什么会在都市的夜空中消失?我们该怎样努力去保护生存环境?如果全社会都来关注环保、净化环境,会不会有那么一天,当我们夜晚漫步在都市街头,能够重新看到美丽的银河?这些,都是银河照片带来的联想。

借助于联想,可以为科普摄影作品展示其科学内涵开辟广阔的空间。欣赏这样的科普摄影作品,会有助于人们培养科学素养,建立科学理念,潜移默化地引导人们从科学的视角去观察世界、认知世界。

四、科普摄影的最佳境界:科学视角之下的原生态的质朴

笔者认为,科普摄影的最佳境界,是在科学视角之下的原生态的质朴。许多优秀的科普摄影作品都具有这样的特质。

在古代,当科学刚刚萌生的时候,也是具有原生态的质朴的。譬如,我们所熟知的两条平行线永远不能相交的几何公理;又如,曹冲称象那样充满童趣的故事。后来,科学逐步发达了、完备了,也日益变得艰深晦涩起来。科学本身的形态已经远离原生态的质朴,这是令人惋惜而又无可奈何的事情。不过,我们仍然有一条路径,能够让科学在某种意义上返璞归真,那就是借助于科普摄影。科普摄影可以把晦涩难懂的科学内涵用明朗感性的方式表达出来,让人们通过直觉去感悟科学。为了更好地达到这个目标,我们有理由期待科普摄影作品拥有科学视角之下的原生态的质朴。

科普摄影作品总体上可以分为三大类:其一为探索自然奥秘,其二为体现科学原理,其三为展示科技进展。其中,探索自然奥秘的科普摄影作品较为易于表现出原生态的质朴;体现科学原理的作品则较难展现原生态的质朴,展示科技进展的作品若要拥有原生态的质朴,更是难上加难了。但在科普摄影作者的努力下,难点是可以克服的。

笔者曾见到过一幅表现电焊操作的摄影作品:飞射的火花绚丽夺目,划出优美而简洁的曲线,宛若一朵朵绽放的花朵,而灿烂的光芒又非世间的鲜花所能比拟,给人以视觉冲击力和心旌摇曳的感觉。仔细看去,依稀看到暗色背景中电焊工的身影,以及建筑工地的墙垣和支架。这幅作品,是艺术魅力与科学内涵的完美结合,也是表现原生态的质朴的一个范例。以电焊为题材的摄影作品为数不少,各有特色、各具千秋。但在向自然形态回归这一点上,该作品是较为出色的。人们在钢铁机器的重重包围中生存的太久了,想到要回归自然,也是天经地义的吧!

再以表现风能设施的作品为例。风能发电是新能源之一,属于前沿科技。近年来,表现风能设施的摄影作品时有所见。笔者在网上搜索,找到了4幅此类题材的作品。风能设施(安装了扇叶的高塔)彼此相似,所不同的是周边的环境氛围。第一幅作品,“扇叶高塔”矗立于嫣红的夕阳中;第二幅作品,“扇叶高塔”分布在荒山秃岭上;第三幅作品,“扇叶高塔”在群山云海之间;第四幅作品,“扇叶高塔”下面是一泓清澈的水面。4幅作品都达到了一定的艺术水准,但笔者对第三幅情有独钟。在第三幅作品中,“扇叶高塔”伫立在群山怀抱之中,在苍茫云海的掩映之下,仿佛已经融入了周边的群山云海,成了环境氛围的有机的、原生的一部分。高塔扇叶是铁灰色的,群山是深灰色的,云海是灰白色的,连天空的云彩都是灰暗的,整幅照片在色彩上非常协调,传递出寥寂苍凉的感觉。由于人类对能源的过度开采,已经使得石油、煤炭等传统能源趋于枯竭,并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人们在山上架起“扇叶高塔”来利用风能,其实也是无奈之举吧。这幅照片传递出的寥寂苍凉的感觉,相信能引起许多人的共鸣。

前面提到的《甜瓜嫁接》,也是一幅表现出原生态的质朴的科普摄影作品。留心看去,这样的作品还有很多的。

五、科学内涵的淡化与强化

要使科学内涵的展示真正做到“点到为止”,时而需要将摄影对象所包含的科学元素加以适当处理。

当拍摄对象所包含的科学元素过多时,要适当加以取舍,忽略多余内容,简化照片的构图,突出所要表现的主体。这就是科学内涵的“淡化”处理。前文提到的《甜瓜嫁接》,忽略了嫁接过程和细节,是科学内涵“淡化”处理的一个例子。

但在更多的情况下,科普摄影师面临的问题是拍摄对象的科学内涵太少,或者很不明朗,难以在摄影作品中直观地表达出来。这时,需要对科学内涵进行“强化”处理。

以蜘蛛网的拍摄为例。蜘蛛是人们熟悉的昆虫,蜘蛛网也是摄影作品经常涉足的题材。但在科普摄影中,如果单纯拍摄一具蜘蛛网,那就不仅缺少新意,而且欠缺科学意蕴。有一幅题为《雨后蛛丝》的摄影作品,在这方面有所突破。如标题所示,该照片拍摄于雨后,因而蜘蛛网上挂着一粒粒晶莹剔透的水珠。小巧而光亮的水珠使蛛网的网格更为明晰,背景呈朦胧的青绿色,整幅照片洋溢着唯美的韵味。更重要的是,原本微小的水滴一旦与极细的蛛丝相比就显得硕大沉重了,水珠的存在验证了纤细蛛丝具有超高的力学强度,令人感叹大自然造化的神奇,科学内涵也就隐含于其中了。在这幅作品中,对科学内涵“强化”的过程,其实就是摄影者精心捕捉机会的过程。

再以水的拍摄为例。水是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东西,从江河湖海到杯中之水,人们对水是再熟悉不过了。但是,水的许多科学特性,譬如流体力学特性、表面特性等,却难以用照片直观地表现出来。如何展示水的特质和特性,需要有心人的精心探索。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刘军拍摄的“水滴碰撞”的照片,巧妙地利用水滴之间的碰撞,把水的特质特性淋漓酣畅而又美不胜收地展现出来。《大众摄影》2013年第10期发表了刘军《激情碰撞》一文,刊发了他拍摄的多幅“水滴碰撞”美图,并对拍摄技法作了详细介绍。刘军的水滴碰撞摄影作品成为该期《大众摄影》杂志的封面照片;他的《水之舞》(组照)获得了2014年第三届中国科普摄影大赛特别奖。欣赏刘军的“水滴碰撞”照片不仅是唯美的享受,也让我们看到了从未见识过的水的奇妙形态。“水滴碰撞”照片尽管不能直接演示相关的科学道理,但这些照片却拥有深奥莫测的科学内涵,引发人们的无限好奇和浓厚兴趣,假如有机会就要去探求。不一定去探求水的奥秘,也许会去关注更广阔的科学园地。科普摄影不是教科书,做到这一步就已经足够了。

作者简介:

王国全,教授,长期从事应用技术和应用基础研究,主要著作:《聚合物共混改性原理与应用》《磁化学与磁医学》《当我们50岁之后》《科技创新思路与方法》《篆字快速入门与说文解字导读》《唐诗传奇》等。其中,《聚合物共混改性原理与应用》评为北京市精品教材,《科技创新思路与方法》获第二届世界华人科普奖。在“2014科学摄影高端论坛”发表《科普摄影:科学内涵的艺术展现 》论文,科普摄影作品曾在全国大赛中获奖。作者新著《唐诗传奇》正在简书连载。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4,189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577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857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703评论 1 276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705评论 5 36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620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95评论 3 39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656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98评论 1 298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39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720评论 1 33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95评论 4 319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82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53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95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4,907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472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