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笑来这样定义“智商”这个概念的:脑子里有多少个清晰、准确、必要的概念
这个定义还有下半部分,我留在稍后一些的讨论中再说。先看这前半部分,四个关键词“清晰”、“准确”、“必要”、“多少”,我们生活中发生的许多分歧,限制我们准确认识事物的原因,都和这四个关键词有关!
一、清晰
坐在赌桌边的赌徒,每一次下注,输与赢的概率都是50%,一个赌徒连续9次下注都输了,他满怀信心地压上第10次赌注,因为他觉得连续9次都是输,第10次赢的概率一定要大于50%。可关于概率的正确概念恰恰不是这样的,每一次下注的输赢概率都是一样的,都是50%,第10次下注的输赢概率不受以前9次下注结果的影响,依然是50%。
这就是生活中概念不清晰导致有人做出错误决策的例子,如果对于每次下注的输赢概率均为50%这个概念有着清晰的认识,人们在决策的时候会减少多少错误啊!如果对于概率有清晰的概念,这个赌徒应该不会押上第10次赌注,或者,根本就不会参与赌博这个事儿。
二、准确
概念是否准确对人也非常重要。以前我一直以为“智商”是固定不变的,它是一个人处理问题的能力的量化表现。我们常常说别人“被智商限制死了”,不仅取笑别人,其实我们也在心中这样看待自己,比如玩儿股票、基金、投资什么的事儿,那一定是比我智商高的人才能搞得懂的事儿,我还是老老实实挣自己的工资吧。这样的思维方式,确实导致我的很多选择“被智商限制死了”!
经过李笑来的点拨,我才明白原来“智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回答一套设计好的问卷,就能测试出一个人的智商,而且这个智商数字还终生管用,真的是这样吗?
如果智商是一个人的“硬件”,那就相当于电脑的CPU,低级别的CPU处理任务的能力差,是因为相同面积的CPU中主管电路开合的“神经元”数量少,通过缩小开关电路的体积,减少开关之间的距离,人们可以在相同面积的电路板上安装更多的“神经元”,电脑的CPU以每18个月处理能力翻一番的速度迅速提升着处理能力,现在一个手机中的CPU的处理能力都要比早期的超级计算机强大。
人的脑容量是差不多的,表现出智商不同的原因是相同面积的大脑皮层中神经元数量的差异。而脑科学知识告诉我们,神经元的数量是可以通过刺激和训练增加和激活的,通过各种用脑练习,人脑这个CPU的处理能力同样是可以提升的。
在CPU相同的情况下,电脑操作系统的不同也是电脑处理能力的重要条件。从win95到win98、winxp、win7、win10,每一代操作系统都对前一代系统的不足进行了改进,同时增加新的功能。人也可以通过学习,为自己的操作系统中增加新的功能,有的人甚至可以升级或者干脆更新自己的操作系统,因为操作系统不就是脑子里的概念嘛!随着概念的更新换代,运行在大脑这个CPU上的操作系统完全可以升级甚至更新啊!
即使CPU和操作系统都不变,我们还可以给自己安装上不同的软件,让自己具备处理各种不同任务的能力。学习概率学的知识,可以让人更加清晰地看待概率问题;学习经济学知识,可以让人摆脱情绪和表面现象的迷惑,更加清晰地看到事件的原来面目;学习艺术,可以让人增加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
你看,不论是刻意做大脑体操,刺激大脑激活更多的神经元——升级CPU;还是更新大脑中的各种概念——升级操作系统;或者是不断学习新知识——为大脑安装不同功能的软件。这三个方式都能有效地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这不就是“智商”提高的表现吗?由此可以得出,“智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这样的结论。更重要的是,如果脑子里没有形成“智商”可以改变,尤其是可以提高这个准确的概念,那我一定会“被自己令人着急的智商限制死了”!被自己那点儿可怜的智商困在永恒的当下,永无出头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