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大女儿出生以来,我就告诉自己,要尽可能给予孩子更多的爱,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但是,随着大女儿的逐渐成长,总感觉很多时候自己都违背了初衷,而养育女儿的事情也逐渐成为生活中常常焦虑的源头。
为了缓解焦虑,一年前下定决心学习心理学,虽然没能很系统地去学习,但或多或少对如何与孩子沟通、如何引导孩子向上向善都有些帮助。有时候看到其他人对待自己孩子不是打就是骂,要么大声训斥,我都会感觉些许欣慰,庆幸自己能够坚持持续学习,不断探索与孩子沟通的有效方式。
然而,一向不推崇“大吼大叫”的我,昨晚却因为女儿不愿意练习舞蹈动作的事情,忍不住火冒三丈。事情的缘由是这样的。大女儿现在3岁8个月,在3个月前,有着想让女儿“学习舞蹈以培养气质”私心的我,送女儿上了舞蹈班。上课时间是每周一、三晚6:00-7:30,也就是在幼儿园放学后,由我送去舞蹈培训中心,练习中国舞。
刚开始上课那几天,因为是中途插班,女儿有点跟不上,并几次在课后向我表达了不想学习舞蹈的想法。当时也考虑说,女儿是不是真的不喜欢学舞蹈?就着这个问题,当时咨询了舞蹈老师。老师听后笑着说,很多孩子刚开始都是这样,舞蹈基本功练习比较辛苦,孩子刚接触,总有适应期,等孩子适应后能融入这个集体,自然就不会有这样的想法。而孩子出现这样的反应,作为家长不能马上放弃,更应该坚持陪着孩子度过适应期。如若不然,以后孩子的成长就会出现什么事情辛苦就不愿意付出努力去完成的问题。
听了老师的话,感觉也不无道理。于是每周带着女儿,一课没落地坚持了三个月。虽然女儿没有表现很强烈的抗拒,舞蹈动作也基本跟上了进度,但是每次课程结束,都会有不想继续跳舞的表达。而我每次都是“连哄带骗”,不断地告诉女儿做事不能半途而废,要坚持到底……有时为了让女儿忘却不愿跳舞的念想,我这老母亲也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各种引导。比如,告诉她,早点到舞蹈教室可以拿更多积分换礼物,认真完成舞蹈动作可以奖励鸡翅膀,等到舞蹈比赛结束可以奖励芭比娃娃,等等。
然而,在前几天,舞蹈老师在微信群要求每位学员在家加强新动作练习,拍摄视频提交作业,并在群里点名强调说女儿与另外一位学员的动作不熟练,一定要加强练习。一直抱着佛系心态的我着急了,一来担心女儿动作不熟练会拖舞蹈比赛的后腿,二来觉着要对女儿稍加严格一点,改一改拖拖拉拉的毛病。于是就在昨晚选了比较空闲的时间,陪着女儿一起练习舞蹈动作。不曾想,女儿应付式的跟着我挥动了几下手脚,便开始“左顾右盼”,不是想玩玩具,就是想找妹妹玩游戏,最后把我激怒了。
火冒三丈的我数落了女儿一番,把平常她做得不对的点点滴滴都“倾盆而出”。刚开始,女儿对我的脾气并不以为然,甚至还想着跑出房间去寻求奶奶的“庇护”,都被我严厉制止了。一时间,气氛很紧张,女儿一直哭,最后可能是累了,才和我说要去睡觉。没有完全“丧失理性”的我也知道该收一收脾气了,于是把女儿抱上了床。
没过多久,女儿停止了哭泣。我缓缓地对她说,刚才妈妈批评你,你难过吗?女儿委屈地说,难过。我又问,那你觉得自己有错吗?女儿回答,有错,对不起妈妈。我继续问,错在哪里了……就这样一问一答的对话形成了有效沟通。最后我们达成共识,第二天晚上继续练习舞蹈动作,而且要认真练习……
其实,事后反省自己,我也有错。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女儿的兴趣点却似乎不在舞蹈上,相比画画,女儿就很自觉,每天晚上都会主动找涂色本涂涂画画。 经过这件事情,我深刻体会到这一点。
培养孩子的兴趣,是父母教育孩子的第一课。当初让女儿学习舞蹈确实是自己的私心,没有上好第一课。我想,我得好好补上这一课。
首先,要做到不把某些兴趣强加给孩子。尊重孩子的兴趣,时时处处留心孩子,学会捕捉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因势利导,进一步培养孩子在某一领域和学习上的浓厚兴趣。比如,女儿喜欢画画,就给她自由学习画画,赋予她成长的空间。
其次,要做到从孩子的行为中寻找兴趣。学会如何顺应孩子的思维方法,运用孩子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去激发孩子的兴趣。比如,在女儿玩玩具的过程中,观察女儿最喜欢玩什么玩具,并在适当的时候,和她一起享受玩玩具的过程,从而去发掘她的兴趣点。
再次,要鼓励孩子对事物产生好奇心。当孩子对某件事情感到好奇的时候,或者针对某件事情孩子不断发问的时候,要充分引导孩子主动思考“为什么”。比如,女儿时常喜欢在往返幼儿园途中,观察车窗外的世界,并不断发问,以前我总是敷衍地回答她的问题,以后我要激发女儿主动思考,变回答为提问,让她不断探索“为什么”的答案。
而针对学舞蹈这件事情,我也想好了,不再强迫而尊重,下一次练习,我会主动采纳女儿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