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都应该尽可能简单,而不是较为简单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这是一本心理学方面的书,介绍人们在特定环境下被说服和说服他人的原理,就像机械运作一样。今天看了第1章,有点收获,写写自己的感受。
本书以一位首饰店老板的电话开头,说的他店里的绿宝石不管怎么推销、打折都卖不出去,但一次无意中的涨价(将原价翻倍),却将首饰销售一空,他很奇怪这个现象便向作者发问。其实这种现象可以用动物行为科学来解释,雌火鸡对小宝宝的爱护是通过小火鸡的“叽叽”叫声来判别的,这个声音就像触发器一样,不管是什么东西发出的,雌火鸡都将发出声音的物体作为小宝宝来爱护,即使是天敌。雌火鸡的这个行为称为“固定行为模式”,即对某一事物的条件反射。这个事物可以是一个整体,也可能是整体上的一个特征。
这样,珠宝店老板卖出首饰的原因就好解释了,因为游客对首饰的不了解,认为贵就等于好,价格便成了触发游客购买的因素了。这种条件反射也叫模式化自动行为,自动行为在人类生活中很普遍,也是很必要的,我们每天要面对这么多变化,不可能对每一件事都仔细分析,因为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只有在碰到之前没有碰到的事情时才会慢慢分类、鉴别和校准。
文明的进步就是人们在不假思索中可以做的事越来越多
自动行为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一些商人会通过模仿本来不该有的触发因素,诱导我们条件反射地做一些原本不愿做地事情,比如开篇的首饰店老板,当他意识到这个触发点后,会故意通过抬高价格或者抬价再打折的方式引诱顾客消费来获得利润。这也反映了一个问题:如果某个人掌握了这个影响力的武器,那么他就可以让另一个人乖乖就范,那个人却不曾察觉。
文中还提到了“对比原理”,对于有明显区别的两个事物,我们对第二次出场的事物的判断往往受第一次出场事物影响很大,而且容易放大两者间的区别,比如将两只手分别放到冰水和热水中,然后同时放到温水里,两只手对温水的感知是不一样的。文中分别用了服装零售、卖房、汽车销售进行举例,很有说服力。
这不禁让我想起自己买电脑的经历,13年买电脑时候,当时的想法就是买台轻薄点,能基本办公的笔记本就行,去了电脑城后就看中了thinkpadX1,当时已经付款,在等待电脑过程中店员告诉我这个电脑不能重装系统,而且原版系统不支持AutoCAD,我当时竟然相信了,第一反应就是花五千买个不能工作的电脑太不值,当场要求换个型号,后来店员推荐另一款惠普电脑,比这个贵了几百块,我还是买了,回家后发现这个惠普电脑是08年的机型,当时售价八千多,但已经停产了,很是悲催!
故事并没有完,前两天我又去买电脑,看上了联想的710s,店员报价很低,比京东要低至少五百,我有占了便宜的感觉,当即付款,还好是微信支付,店员告诉我去仓库取机子需要半个小时,在等待的间隙,他告诉我这个电脑系统是windows rt系统,只能安装应用商店里的软件,而他推荐的另一台电脑才是真正的windows系统,那个本我不喜欢。这种感觉真的是太熟悉了,我当时便拒绝了他的建议,半个小时后取货的店员告诉我没有货,需要等三天,我说不等,要求退款这才没有掉坑里。
这两件事发生在两个相距较远的城市,或许这是电脑行业的一种营销技巧?如果不是两次碰见,这次我依然会稀里糊涂掉进陷阱却不曾意识到这是个坑。
邪恶地总结一下这个章节:人和动物一样,大部分地行为都是模式化的,只要找到了这些模式化行为的触发点,那么就可以对某个人、某群人、甚至某个社会为所欲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