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的时候,班里有一位女同学,她话不多、很安静,就是这样一位本该平平淡淡过完初中生活的女孩子,却总是引起大家的关注。她吸引大家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她家是卖海产的,她的身上总飘散着浓浓的鱼腥味。
因为这一点,同学们很少有人愿意和她交流,见到她也总是会绕开走,还给她起了几个不那么文雅的外号。整个初中生涯,她几乎一直独来独往。
上学时,没怎么和她交流过,见到她就绕开,和同学开着不咸不淡的玩笑;毕业后,才蓦然醒悟:大家这样对她,彼时尚且年幼的她一定很难过。
十几岁的年纪,不喜欢就绕开,听起来好像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后来才明白,大家都有意识地避免和某个同学交流其实就是在伤害,当时嫌弃的眼神、躲开走的行为和带有嘲笑意味的外号,一定已经一刀一刀地在这个青春期女孩的心上划下了深深的伤口!
只是当时,同学们真的是带着恶意,特意在做这么一件事情吗?应该不是的,同学们好像就是自然而然地这么做了,没有考虑到这样做可能会产生的恶劣后果,也没有考虑过这样做可能会毁掉一位同学的自信和尊严。
要知道校园暴力不是仅指肢体暴力(围堵、殴打等),侮辱性的语言(嘲笑、讽刺、造谣等)也是暴力,不论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网络上,不论在学校还是在求学过程中,只要一个人(或一个群体)的所作所为使得另一方身体受到伤害、财产蒙受损失、精神健康遭到损害,就是校园暴力。
而这位被孤立的同学,确实是被班里人这样的行为伤害到了!也就是说,当时人云亦云的每个人,都在没意识到这是校园暴力的情况下,做了校园暴力的传播者。
十几岁的年纪,懵懂的状态下向别人施加了暴力,给别人带来了困扰和伤害,自己却不自知,真的会这样吗?
答案是会的!其实,这种事情的发生大部分是青少年心理和生理发展不平衡导致的,而这种不平衡使得青少年有了认知上的错误。青少年在生理快速发展的时期,心理发展的速度一般是远低于生理发展的速度的,身高说长就长,心理要成长却需要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
在这种生理心理发展不平衡的情形下,出现了暴力的行为并不一定就说明青少年本身有问题(当然,那些打着“自己还是未成年”的旗号有恃无恐、恣意伤害他人的青少年百分之一万有问题),大多是因为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节奏没跟上。
说白了,就是很多青少年看着已经是个大人了,但是心理实际上还是个不成熟的小孩子。
现如今,每个人都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天都有数以亿计的信息等待被接收,成年人尚且不能完全辨别信息的真伪和好坏,何况是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少年呢?
每天被各种各样的信息轰炸,看到某个明星嘲讽别人的时候大家都笑了,就误将嘲讽认为幽默;
看到某些长得好看的人即使做了很过分的事情还依然有粉丝喜欢,就误将有颜值人的胡作非为认为正义;
看到某些有名气的人残害了他人还逍遥自在,就误将伤害他人认为是微不足道的;
看到某个公众人物三番两次对亲近的人拳脚相加还有人支持点赞,就误将暴力行为认为是江湖气概......
看到施加暴力的人并没有承担什么严重的后果(甚至还有人给加油助威),就会想当然地觉得向别人施暴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也就不会有忌惮,暴力也就变得自然而然。冷漠地对待暴力行为,就是在帮助暴力滋生。
网络信息千千万,如何筛选有助于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信息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接触到的信息是积极的,接触到的社会是阳光正义的,心理发展自然(大概率)会向好的方向行进。
写这些不是想为施加暴力的人辩解,更不是为校园暴力行为找理由开脱(不论什么理由,暴力都是不对的,都是应该被杜绝的),写这些只是想让每个人都先了解校园暴力是什么,只有明白什么行为构成校园暴力,才能审视自己是不是正在被暴力(被暴力过),又是不是正在暴力别人(暴力过别人)。
不论是在学校、在上下学的路程中还是在学校组织的任何活动中,某个人或者某个集体,只要有以下行为,都是校园暴力:
言语暴力
起带有侮辱意味的外号,使用羞辱性的话语;
嘲笑、讽刺、阴阳怪气;
造谣、传谣;
胁迫恐吓他人做不想做的事情;
敲诈勒索......
行为暴力
故意忽视某同学,把他当透明人;
在某同学与别人交流时故意打扰中断不让其讲话;
集结他人一起排挤孤立某同学;
自己或伙同他人拳打脚踢,肢体攻击某同学......
网络暴力
在社交网络上造谣、传谣、人身攻击;
以邮件或短信方式威胁恐吓;
发布某同学隐私(照片、丑事等)令其难堪......
如果有同学正在遭受校园暴力,请及时求助、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如果有同学无意中对他人施加了暴力,请真诚地给被伤害的同学道歉;如果有同学明知道这是暴力还“乐此不疲”,请原地爆炸!
最后,谴责一切暴力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