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至此让我想起幼年时历史老师在讲到这段明朝历史时,那份慷慨激昂!
朱元璋出身布衣,家中排行老八又名朱重八。幼年时的朱元璋就是一个给员外放牛的放牛娃,好在他识得一些字,倒是为他日后的崛起铺了好底子。十七岁时父母双亡,无棺木为父母收敛,无土地为父母下葬,只得用破衣裹住尸体借人土地下葬。后便兄弟叔侄分散逃亡过活。朱元璋逃到寺院只为能填饱肚子。谁知也好景不长又遇天灾,无奈便从寺院出来到处化缘,历经很多地方,风餐露宿。这段经历虽然坎坷但却给他的日后打江山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朱元璋在打江山中足智多谋,身先士卒!每战取一块地方他都会安抚民心,为民所想。因他自己出身贫苦,能体会人民的苦。不让士兵骚扰百姓,制定严明的纪律!据说在收复一城时,颁布严明纪律,胡长海之子不遵守违反纪律,朱元璋下令杀,有人说给其在征途的父亲胡长海说一下,马上被朱元璋制止,并亲手把违纪者杀了。没有严明的纪律,怎么能带出有素质的军队呢!这一点给朱元璋点赞!
据史料记载朱元璋是一个特别节俭的皇帝!因其出身贫寒,虽打下江山做了皇帝他还是没有忘本。每天早餐蔬菜和豆腐,坐的轿子该镶金子的地方都用铜代替,并且把零碎的布头缝成了百衲单,从这些都说明朱元璋是一个不忘初心的皇帝。应该点赞!
朱元璋在打江山中善待部下士兵,并广纳贤才,像李善长,朱升,刘伯温,刘基,这些谋士他都招纳过来!朱元璋能听进去话不独断专行。他听从朱升的谋略“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从而收服民心,军心,最后水到渠成!后来他又听从刘基的献策“避免两线作战,各个击破”拿下了陈友谅,张士诚!在他江山稳固后,犒赏三军,为和他一起打江山的元老们立碑,而不是杀光!朱元璋虽然也颇有些手腕治理国家,但他不乱杀无辜!这些也值得后人点赞!
至此后世的君王们对他评价极高!
顺治帝:“朕以为,历代贤君,莫如洪武。何也?数君德政,有善者,有未尽善者。至洪武所定条理章程,规划周详,朕所以谓历代之君不及洪武也。”
康熙帝立碑“治隆唐宋”赞誉朱元璋。还说:“明太祖天授智勇,崛起布衣,纬武经文,统一方夏,凡其制度,准今酌古,咸极周详,非独后代莫能越其范围,即汉唐宋诸君诚有所未及也。”;“洪武乃英武伟烈之主,非寻常帝王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