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发散思维
首先,要确定什么是发散思维,就要确定发散思维的反面,不妨称之为“集中思维”。
那么集中思维就是利用相关概念、方法与过程,将事情按照已有套路完成的一种思维。集中思维的优势在于只激活了大脑中比较少的部分,用抽象过的概念迅速的解决问题。突出的优势就是节能高效。但也有一个弊端,叫“Einstellung Effect”(定势效应),也就说,这种思维方式只能产生特定的结果,无法产生创新性的方法。
所谓“发散思维”正是要跳出思维定式,利用整个大脑中的概念来解决这个问题。发散思维会激活大脑中更多的区域,在许多相似、相反的相关概念中探寻思路。这样会消耗更多的时间,过多的能量,但是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
万维钢老师认为:集中思维才是脑力工作者的本钱。只有集中思维才能掌握套路和抽象概念,才能在你的脑子里事先有一个“答案区”。
这让我想起来以前看过的《Learn More, Study Less》。这本书中把大脑中的概念比喻为一栋建筑,而整个大脑就好像一个一个的城市,所有的概念像建筑一样分门别类放在不同的城市里面,每个城市里面的建筑都有路网相连,而城市与城市之间则有高速公路连接。当我们思考一个问题中,就是从这些建筑之间寻找答案。这些建筑物的标记越明显,位置越明确,就越容易找到。城市内路网越完善,城市间路网越发达,那么平均任意两建筑之间的路线就会越短。
那么这次的问题就容易理解了,集中思维需要的是城市内路网,而发散思维需要的是城市间路网。如果想要解决一个跨学科的问题(大多数都是这样的问题),那么就同时依赖城市内路网与城市间路网。集中思维与发散思维同样重要。
用昨天《超级个体》中的概念来理解,就是竹板要长,桶箍也要密,这样的竹筒才能盛更多的水。
如何使用发散思维
- 什么都不想
万维钢老师认为,发散思维有一个重大特点,那就是它可以在后台无意识地运行。因为我们的意识只是大脑各种活动中的一小部分,大脑中的神经元随时都在连接,只是我们没有意识到。所以经常是明明没有在想的问题,突然就获得了灵感。
好的灵感离不开长期思考的积淀,必须先储备好各种各样的知识,才会在潜意识思考中获得更大的思想碰撞。
Johnson把这种发散思维获得的灵感成为“慢直觉”——也就是说这个灵感不是轻易产生的,而是在大量的集中思考之后,通过缓慢的发散思维才形成。
奥克利认为,我们在从事创造性工作的时候,应该交替使用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集中思考一段时间就去做别的,主动停止思考,把问题交给潜意识一段时间。整个思考过程就好像用砖砌墙,集中思考先找来了砖,然后发散思维把砖头砌成了墙。
爱迪生就是这样的,他发现自己经常在半睡半醒的时候最容易产生灵感,所以就半躺在椅子上小睡,然后手里拿个球,如果睡着了,小球就会掉下来把他吵醒。我也喜欢到床上找灵感,往往是在面对屏幕想问题遇到瓶颈时,就爬到床上去睡觉,虽然很累,但很清楚自己不可能睡着,因为即使在床上,我的意识也在一起思考,但是这时候的思考更加清晰迅速。我的解释和前面的不太一样,我认为是因为我的视觉系统被屏幕占用,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因而想象困难。如果我需要在思维的沙盘中构建足够大的模型,就必须腾出更多的资源来为沙盘来服务,这就需要我停止其他不必要的系统,来保证沙盘的顺利运转,比如说视觉、听觉、触觉。而睡觉和冥想则是最好的隔绝五感的办法。我在床上翻来覆去的时候,也是思维运转最快,灵感最多的时候。 - 给点时间
发散思维其实就是给大脑时间去建立新连接的过程。我们学习新知识也需要把新东西和大脑里已有的东西连接起来。这也可以说是一种发散思维,也需要时间。所以每次我们学习一点新东西,要过一小段时间不练,才会感觉学习的更好,这段间隔对大脑十分重要。
关于知识之间的关联,可以做的更主动一些,知识的关联首先要做的是确定边界,即确定的范围,如果不能确定什么是,那就确定什么肯定不是。另一个是确定可能相似的性质,也就是各种可以描述的属性。因为做类比之前,都需要找出可能相同的点,就好像是搜索时的关键词,如果不知道关键词,那还怎么去搜索。 - 两种工作记忆
现在的心理学认为人有两种“工作记忆”。“短期工作记忆”和“长期工作记忆”,所谓学习,就是把进入大脑的短期工作记忆的内容强化吸收,写进长期工作记忆之中去。所谓创新,就是把长期工作记忆中的相关内容调出来,放在短期工作记忆里,跟新信息形成配合的过程。
而我不这么认为,我认为人的大脑起码有三级记忆,甚至是四级。 - Cache,高速缓存,极为有限的存储空间,但是记忆调取都很迅速。人的Cache的存储空间极为有限,为5~8个意象。缺点是中断即丢失。在我们切换任务时,这部分是必须重新读取的内容。
- Memory,内存,我称之为工作空间,这是我们调取以往记忆,并与缓存中的新数据融合处理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主要容纳的是有关的信息,以及所有信息之间的关系。缺点和高速缓存类似,中断后也会丢失,但是由于工作空间是具有关联性的,所以在恢复工作空间的时候,我们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
- Storage,存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知识,这就是我们认为的有价值的信息的存储,在我们思考工作的时候,主要是从这里调取信息。这部分的记忆不仅经常使用,而且相对容易调出,不仅如此,也不存在切换工作就需要重新建立的问题。
- Log,日志,也就是很多地方说的叙事自我,这是我们在回忆时才会调用的信息,这种信息的形式并不像知识的网状关联,而是像磁带那样的前后关联,因此我们在遗忘了什么事情的时候,往往想象前后发生了什么,然后就能回忆出忘掉的部分。
评论
我们有个说法叫“劳逸结合”,其实对于脑力劳动者来说,“劳逸结合”这个词根本不适用。如果你以科研为主,可能早就意识到了,科学家根本没有真正休息的时间。……我有个朋友就有个说法,说搞物理的人不应该开手动挡车,因为我们在路上太容易走神了。我现在还有这个问题,有时候不由自主地沉默,引起妻子的不满。
所以我拒绝开车,因为我发现我非常容易进入自动巡航状态,这对于骑自行车来说并没有什么,但是对开汽车来说非常危险。但是我不能戒掉自动巡航状态,因为这是我最具有创造力的时候,所以我选择不开车。
所谓自动巡航状态,就是我的大脑在集中专注的思考,而所有的行动包括视觉识别、危险判断、运动预测、突发应对等所有相关工作及决策权都交给了潜意识以及小脑。我经历到的情况就是,我都忘记了我在骑自行车,但是遇到突发情况的时候,大脑会先做出避险动作,然后再唤醒意识。正因为有了这样的经历,我更容易相信大脑中不止一个“我”的这种说法。但是,我也相信另一点,我是所有“我”共同思考后所表现出的我。如果他们的关联被切断,也会表现出独立的“我”。而且,我也更容易相信另一点,就是我的很大一部分大脑,是在分析信息并交给不属于“自我意识”的其他部分做决策,“自我意识”是在得到这个结果后,认为是我自己决策,并继续执行下去。这像什么呢?我们建立了一个“人工智能”,既要让“他”帮我们决策,又不能过分在意“他”自己的利益,还要接受我们的“思想”,那该怎么办?必须让“他”无意识地接受我们的决策,并且以为就是“他”自己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