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说:“学习知识并按一定的时间去温习它,不也是很高兴的吗?有同学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的吗?不被别人了解而不抱怨,不也是很有君子风度的吗?”
我们若能达到求知自得其乐,交友衷心喜悦,怀才不遇也不怨天尤人。这也就是上面说的从容不迫,悠然自得的儒雅君子了吧!
而现实生活中我们却行色匆匆,疲于奔命,知识爆炸,读书囫囵吞枣犹恐不及,人情淡薄,交朋结友工于算计,追名逐利,怀才不遇怨天尤人。这传承的古人国学精神风范已荡然无存,现代焦虑油然而生。这还有儒雅的君子风度吗?还有几多衷心的喜悦几多无猜的欢乐吗?让我们好好的学习这古人传下的不朽国学吧!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有子说:“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却喜欢冒犯上司的人,是很少的;不喜欢冒犯上司却喜欢造反的人,更是从来没有过。君子致力于根本,根本确立了,道德原则就会形成。孝顺父母,尊敬兄长,这就是实行仁道的根本吧!”
孝顺父母,尊敬兄长是实行仁道的根本。这实际上就是《大学》“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也就是孟子去见梁惠王时所说的:“尊敬自家的老人,并由此推广到尊敬别人的老人;爱护自家的儿女,并由此推广到爱护别人的儿女。做到了这一点,整个天下便会像在自己的手掌中运转一样了。”
简言之,只有爱自己的亲人,然后才能爱别人。相反,一个连自己的亲人都不能敬爱的人,是不可能敬爱别人的。所以,在儒家学说中,一个人对父母是否孝顺,对兄长是否尊敬这绝不是一个个人问题,也不仅仅是一个家庭问题,而是关系到社会是否安定,天下是否太平的大问题。
(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今天学习了学而第一;实行仁道的根本。且继续学习,今天就学到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