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河东郡首山栖岩道场舍利塔之碑》,原在山西永济韩阳镇栖岩寺,刻于隋仁寿四年(604年),额篆“大隋河东郡首山栖岩道场舍利塔之碑”,碑文楷书,工稳不苟,法度森严,启唐楷之先河,为隋代碑刻代表性作品之一。该碑记载隋文帝先后“布舍利于八十三州”,令全国造塔之事(仁寿元年奉安舍利敬造灵塔30,二年53,四年第三次分送舍利30余州,在全国共建一百多座舍利塔),是隋代兴佛造塔的珍贵史料。碑材满布砂粒如鱼子状,俗称“鱼子碑”。 1979年,国家文物局公布其为第一批全国书法艺术名碑。碑体通高约3.34米,宽0.99米至1.15米,厚0.35米至0.39米,碑下有高约0.9米的碑座。碑体大体完整,但严重残损,断裂为百余块,部分残块又分三至四层断裂,2015年底修复,现存运城博物馆。
栖岩寺,北周建寺,初名灵居寺,隋时改名栖岩寺。隋文帝奉送舍利赦建佛塔,此寺即其中之一。隋唐时寺况极盛,于山巅、山腰、山麓分置上中下三寺,僧众一千多人,隋末李世民攻打蒲州时,魏征曾在此练兵。唐时该寺名冠群刹,为河东名胜之最,唐明皇避暑胜地。
《栖岩寺智通禅师塔铭》,石高一尺六寸二分,宽二尺三寸四分,二十七行,行十八字至二十三字不等,行书,书者未知,原在山西永济栖岩寺塔林,现栖岩寺一楹不存,塔林颓败,据说此铭收藏于永济市文物部门,启功先生收藏有古拓,跋其后:“天真烂漫,寓古淡于遒媚,足以上逼山阴、下启米老。结体妙有三分不妥处,而疏隽之趣,正在其中,方之他刻,惟有温泉铭合与同参耳。”评价颇高。此铭因启功而得名播四方,我视之为河东碑铭之珍品。
《梁州刺史陈茂碑》,隋开皇十四年(594)立。碑在临猗县卓里乡陈平庄村口陈茂墓地。篆额“大隋上开府梁州刺史陈公碑”,碑文楷书,“字画精劲,风神离雅,疏密得当,大小运宜”,1979年国家文物局公布为第一批全国书法艺术名碑。历经1400余年,现碑上字迹几无。
陈茂(534年——594)字延茂,猗氏人,家世寒微,质直恭谨,为州里所敬。历北周、隋两朝,隋文帝为隋国公时,引为僚佐,善之且厚加礼敬。历官黄门侍郎、行军元帅长孙览司马、蜀王府长史、太仆卿、判黄门侍郎、上开府仪同三司、梁州刺史等。
《碧落碑》,全称《李训等为亡父母造大道尊像》,系唐高宗李治总章三年(公元670年),高祖李渊第十一子韩王元嘉的儿子李训、李谊、李撰、李谌为其亡母房氏祈福而立“大道天尊”,碑刻于天尊之背(久佚)。因不便椎拓,另刻于石,宋元为兵燹所损,元代又重刻,现在山西新绛县城内龙兴寺。此碑高2.26米,宽1.03米,厚0.21米,碑文字形结体有源于殷商甲骨,有源于周朝钟鼎,有出自秦刻、石鼓,而用小篆笔法书写,是一创造。书者不知,书法俊秀,笔法工整,布局严峻,篆字奇古,字多假借,难以认读,为我国书法史上的珍品,国家一级文物。
龙兴寺,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新绛县城龙兴路北端高阜之上。该寺始建于唐,原名碧落观,唐高宗咸亨元年(公元670年)改称龙兴寺。宋时,太祖赵匡胤寓居于此,改寺为宫,后僧人占居,恢复龙兴寺之名。原存建筑主要有大雄宝殿和龙兴宝塔等。1990年,抢修了龙兴塔基和寺院,修建于山门,建起108级青石台阶,修建了碧落碑亭等。
《盐池灵庆公神祠颂》,唐贞元十三年(797)立,韦纵书丹。碑文记颂唐王朝主持整修河东盐池并赐名祭神的盛况,现存运城市博物馆。
河东盐池,约有四千年的开发历史,是我国最古老的盐池之一,国学大师钱穆在《中国文化史导论》写道:“解县附近有著名的解县盐池,成为中国古代中原各部族共同争夺的一个目标。因此占到盐池的便表示他有各部族共同领袖之资格。”黄帝在此战胜九黎部落的酋长蚩尤。
池神庙,唐代大历年间,阴雨连绵,雨水浸入盐畦卤水,发生“红盐自生”,被视为“祥瑞之兆”,唐代宗李豫特下诏书,赐运城盐池为“宝应灵庆”池,赦建“池神庙”,赐封池神为“灵庆公”。池神庙坐北向南,总面积2.6万平方米,依丘陵地势高低错落而建,其南门正对浩渺盐池,田汉先生赞为“千古中条一池雪”。相传舜帝巡视盐池,在此抚琴而赋《南风歌》:“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池神庙藏有明代石刻《河东盐池之图》和元代皇帝铁穆耳所树《新建池神庙碑》等。据统计,前后有唐太宗、宋徽宗、清康熙等39任皇帝都来参拜过运城盐池池神。
《王卓碑》,全称《追树十八代祖晋司空河东太守猗氏侯太原王公神道碑》,乃唐徳宗贞元17年(801)10月24日,王颜为其十八代祖王卓立碑。原碑今在山西省临猗县庙上乡城西村村西200米,砂石质,通高3.43米,宽1.05米,碑额篆书4行20字"追述十八代祖晋司空太守猗氏侯太原王公神道碑",碑文楷书25行,行56字,虢州刺史王颜撰,大理评事韦纵书,华州刺史袁滋篆额。碑阴为《王景祚碑》。前后碑文均漫漶难识。
《中条山靖院道堂铭》,碑原立于芮城县大王镇后坪村西山道院内,一九八二年因道院已毁,移至县博物馆(即城隍庙)碑廊内。唐贞元14年(798)镌建。虢州刺史太原王颜撰,尚书右丞陈郡袁滋书。正中阳文篆“中条山靖院道堂铭”。碑文篆书,共六百四十七字。碑大体完好,唯右边缘稍有破泐。碑文叙述虢州刺史太原王颜,晚年以自己的官俸收入在中条山修建靖远道堂的概况,兼及王本人的籍贯迁徙等经历。碑之书者袁滋,系唐代工篆、隶书家,碑文全为小篆体,书法委婉圆转工力甚佳,为唐代篆书碑中之珍品。王颜系王维(右丞)、王缙(宰相)的侄子。临猗《王卓碑》是王颜为其十八代祖王卓所立。
《绛帖》,为北宋绛州人尚书郎附马潘师旦摹刻,因刻于绛州,故名,又称“潘驸马帖”。该帖刻于宋皇祐、嘉祐年间(1049--1063年),集宋以前书法名家之大全,以《淳化阁帖》为底本而有所增删。《绛帖》前十卷的第一卷为诸家古法帖,第二至五卷为历代名臣法帖,第六、七卷为王羲之书,八至十卷为王献之书;后十卷第一卷为大宋帝王书,第二卷历代帝王书,第三至六卷为王羲之书,第七、八卷为历代名臣法帖,第九卷为唐法帖,第十卷是唐、宋法帖。欧阳修《集古录跋尾》卷十一:“近时有尚书郎潘师旦者,窃取官法帖中数十帖,别自刻石以遗人,而传写字多转失,然亦时有可佳者。”
潘师旦去世后,帖石分为两半,前十卷归长子,后十卷归幼子。长子因负官债,帖被没入官库,绛州太守补刻后十卷足成一部,并刻“日、月、光、天、德、山、河、壮、帝、居、太、平、无、以、报、愿、上、登、封、书” 二十字,以识其第次。连起来成四句话,即“日月光天德,山河壮帝居。太平无以报,愿上登封书”。这一版本名为“公库本”,亦称“东库本”。幼子又重摹前十卷足成一部是为“私本”。故亦有称绛帖为“潘氏二子帖”。这是《绛帖》的第二代。两石于公元1126年靖康之变时落入金人手。1212(金崇庆初年,南宋嘉定五年)金代高汝砺据公库本重刻,共十二卷,是为新一代《绛帖》,称为“新绛本”,新帖避金帝完颜亮讳,故“亮”字缺笔,也称“亮字不全本”。
宋刻《绛帖》存世稀少,即使是明、清刻本也难得一见。
潘师旦尝知秀州(嘉兴),有宅在城中,有祠在滮湖滨,其官为尚书。赵吴兴(即赵孟頫)应其二世孙文显之请,重书园匾,而为《滮湖会景亭记》,评潘师旦:“夫学而有以成其志,壮而得以行其学,归休而有以娱其老,既没而又有以遗其子孙,盖旷世而不数人。吾于故宋尚书潘师旦之见之矣。”